如何引导高职院校学生树立正确职业观的对策研究

2018-01-29 08:17马瑞敏
科学与财富 2017年35期
关键词:院校职业高职

摘要:高职人才培养以“职业”为目标指向,担负着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培养什么样的人是高职学院必须面对的问题。而强化对学生的职业观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

关键字:高职院校;职业观;对策

职业观是人们对职业的本质、价值、目的和评价标准等问题的根本认识和看法,对个人的职业发展具有指导作用。职业观教育不仅关乎学生今后“如何谋生”、“如何做人”,而且关系到高校培养合格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重视和加强职业观教育,这一点对于高职教育尤为重要。

一、职业观教育对于高职教育的意义

(一)职业观教育是高职教育的组成部分

高职教育致力于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用型人才,相比普通高等教育,高职教育更应当关注学生的职业观教育。这是因为,高职教育本身包括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价值观教育,将职业教育狭义地理解为职业技术教育,忽视对学生职业品质的培养是片面的。 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应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品质,才能经得起企业、市场、社会的考验。

(二)职业观教育是促进高职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

目前,学生、家长、社会对职业教育存在诸多片面看法,导致一部分人看不起高职院校、不愿上高职院校,这既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也制约了高职院校综合竞争力的提高。黄炎培先生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深刻地意识到各种旧思想、旧观念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束缚, 他形象地称其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无形之礁”,并为此开了一个药方———大力开展职业观教育。在今天来看,大力开展职业观教育仍是破解高职教育发展之“礁”、提升高职院校综合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三)职业观教育是深化高职全人教育的必然要求

全人教育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强调克服传统教育的“唯能力论”倾向,使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与技能,还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而言,职业观关乎学生的学习目的和态度、职业理想和发展、择业目的和标准、从业道德和操守;对学校而言,学生的职业观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人才培养模式(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

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观的对策

(一)政府要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规范就业市场,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大学生在择业时选择私营企业就业的比例少,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私营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外企相比缺乏很多社会保障。因此,政府要加快建设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实现到农村、私营企业、基层单位就业甚至自主创业都能享受同样完善的社会保障,这样能够拓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空间,消除其择业时的不合理观念。同时,由于相关劳动法规的笼统性,我国目前的劳动力市场仍缺乏有效监管,如招聘中的学历歧视、性别歧视、院校歧视、户口歧视等现象普遍存在,毕业生的劳动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为此,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应进一步细化相关劳动法律法规,保障就业市场的公平公正。此外,政府要进一步完善人事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户籍制度,建立全国统一规范的人事调动制度,保障就业市场的自由规范,消除行业壁垒,才能有助于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最后,还需要新闻媒体、社会舆论给予正确引导,倡导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鼓励大学生从基层做起、相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从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高校要完善职业观教育体系,提高职业观教育实效性

第一,要确定明确的职业观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方向,使他们能正确处理社会、集体和个人关系,树立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高度统一的自我实现观,养成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吃苦耐劳、团结协助的职业素养。第二,完善职业观教育内容。当前我国高校主要是通过《就业指导》课程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观教育,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和连贯性。鉴于此,应把职业观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大学课程培养体系,从大一开始针对学生发展特点进行系统长期的职业观教育,如针对低年级学生进行专业与职业关系、价值观与人生观教育,针对中年级学生进行自我认识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择业教育。第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革新教育方法,提高教育实效性。高校应加强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同时创新教育方法,如可以开设一些实习课程,让学生尽早地了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与需求,切实提高高校职业观教育的实效性。

(三)家庭应正确引导大学生职业观念,营造宽松环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影响深远。父母的职业行为、职业价值观、职业态度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职业观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家长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引导子女转变价值观念,帮助其正确看待自身处境与社会环境,让其认识到职业没有高低贵贱,都是将自身劳动转化为社会财富,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此外,在子女选择专业和职业时,家长不要从个人意愿出发进行过多干涉,应在其职业发展的道路上做他们坚实的后盾,给与他们鼓励和支持。这样营造一个宽松的家庭环境,让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有更多的自由度和更大的空间。

(四)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自我,做出合理定位

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是大学生形成正确职业观的前提。大学生一方面应坚持客观理性的原则,厘清自己的职业理想、职业兴趣、职业需要,分析自身拥有的资源,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确定自己未来职业想要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要审时度势,正确分析社会环境和就业形势,了解社会对人才种类的需求及对能力素质的要求,根据社会要求不断完善自身,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加竞争资本。最后,在理性分析自我与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大学生应立足现实又放眼长远,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实干苦干、兢兢业业、接受锻炼和挑戰,为社会创造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晓鹤.新时期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研究——以内蒙古地区为例[D].内蒙古大学,2014.

[2]刘鹏.浅析当代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现状及其对策[J].世界桥,2016,(2).

作者简介:马瑞敏(1985.10-),女,汉族,吉林公主岭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教学工作endprint

猜你喜欢
院校职业高职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