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理财视角下的养老理财规划研究

2018-01-29 20:33韩雨初冯溪达
科学与财富 2017年35期
关键词:生命周期养老老年人

韩雨初+冯溪达

一、研究目的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呈现“新常态”,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且步入老龄化快速发展的时期,根据《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百年预测》的结果,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进一步增至2.48亿,占全国人口的l7.20%,养老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希望在当前形势下,通过退休规划储蓄充足的养老金,实现退休理财目标,维持一定的生活水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使退休人员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保障退休人员的晚年生活。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形式,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方法;结合比较与归纳分析法,总结分析国外发达国家养老理财规划的理论和经验,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

二、相关理论

(一)货币时间价值理论

货币拥有者放弃现在使用货币的机会而进行投资,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得到的最低增值。其实质是资金周转使用后的增值额,即货币的时间价值只有在生产经营的周转使用中才能产生。货币的时间价值揭示了不同时点上资金之间的换算关系。

(二)生命周期理论

根据该理论,一个人的消费行为将综合考虑其过去积蓄的财富、现在的收入、将来的收入,以及可预期的支出、工作时间、退休时间等诸因素,决定一生中的消费和储蓄,以使消费水平在一生内保持在一个相当平稳的水平而不出现大幅波动。

人的生命周期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人力资本积累阶段,社会的即期消费部分地转化为未来的人力资本;第二阶段人力资本向金融资本转化阶段,人力资本在工作中会逐渐转化为金融资本或者更广义的对未来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索取权;第三阶段金融资本兑现阶段:退休人员在退休后依靠积累的金融资本和工作人口交换生活资料以维持生活水平。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收入和支出并不总能保持平衡,而实际上多数情况下是不平衡的。

生命周期理论在家庭理财中的运用主要表现在,家庭为其消费行为或项目作决策安排时,应理性考虑效用的最大化。核心目标是追求家庭整个生命周期内总体效用的最大化,而其预算约束条件是家庭生命周期内的收入与消费支出平衡

(三)资产组合理论

资产组合理论即组合资产,根据风险高低不同,收益多少不同,风险等级不同把多种资产组合投资,从而降低因风险而产生的损益,获得尽可能大而又比较稳定的投资收益。该理论是研究在各种不确定的情况下,如何将可供投资的资金配置于多种资产上,从而寻求不同类型投资者所能接受的收益和风险水平相匹配的投资组合的系统方法。

三、问卷情况——以天津市为例的养老理财情况调查

(一)年龄情况:在调查样本中,年龄在50—60岁的老人占多数,达到总体比例的47.59%,年龄在60-70岁的老人占32.11%,年龄在70-80岁的老人占16.90%,年龄在80岁以上的老人占3.40%。

(二)學历情况:在被调查的所有有效样本中,小学学历占25.15%,初中学历占33.37%,高中或中专学历为24.55%,大专学历占9.50%,大学本科占7.43%。

(三)工作性质:本次调查的有效样本中,国有企业62.05%,事业单位12.29%,政府机关4.39%,私营企业4.00%,,个体营业0.78%,其他工作单位9.95%,无就职单位6.25%。

(四)理财规划: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仅有39.53%的老年人有自己的养老理财计划,而剩下60.47%的人,还未进行养老方面的规划。

(五)困扰问题:在还未进行却有意向进行养老规划的老年人中,有将近24.89%的人无法获得的理财信息,31.33%的人无法从获取到的信息中找出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余下43.78%的老年人是对理财的时间、投入金融等方面存在问题。

四、问卷分析

由上述基础信息可知,现如今,许多家庭还未开始养老理财计划,还未意识到养老理财的重要性。通过调查,总结出以下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一)“理财”概念的误解

老年人总认为理财就是投资,而投资就是风险与收益并存的,他们不愿意冒险,就拒绝理财。但理财并不等于投资,理财是对个人财产的更好规划和管理。

(二)理财思路的误区

老年人大多都属于风险厌恶型,一般都会选择保守型的理财组合。这样的组合不会出现重大亏损,但是产生的收益也是比较低的,不利于资金的最优配置。很多老年人不懂得理财,也不放心理财产品,甚至认为,理财是年轻人的事情,老年人没必要了解。

(三)理财产品的问题

1.老年人最喜欢的理财方式就是存钱。储蓄确实是风险最小、收益最稳定的一种理财方式。由于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且当前储蓄利率逐年降低,可获得的收益变少,银行储蓄并不能让养老金保值增值。

2.老年人认为其他机构(证券公司等)所具有的风险性超出他们的承受范围,因此股票、债券等投资方式并不受老年人的欢迎。

3.部分受教育程度高的老年人,具有一定的保险意识,会购买一定比例的保险。但保险公司为老年人设置保险险种的保障成本很高,往往超出老年人的资金承付能力。

(四)理财知识的缺失

1.随着网络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信息都呈现在各大网站上。对老年人来说,想要获得有效的信息可能需要更多的精力,去学习如何浏览网页,如何使用电脑、智能手机等。部分老年人还需要依靠子女来获取信息,甚至就放弃了解理财信息,只在银行进行储蓄。

2.经过实地调查,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前台也放有理财、债券的信息,但许多老年人大多只是浏览,最后还是选择自己最为信赖的产品,不敢轻易尝试新的理财方式。

五、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养老理财观念

“养儿防老”是我国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通过进行个人养老规划积累财富用于日后的退休生活,这一观念对广大居民还比较陌生,特别中老年人。这就需要社区、金融机构等相关部门针对中老年人进行金融理财方面的教育,树立起正确的养老理财观念,借鉴国外包括基于生命周期的资产组合教育,说服中老年人持有年金保险、风险程度较低的资产组合,对当前和未来的金融市场发展进行分析,再与个人实际情况相结合,方便老年人做出清晰明确的选择,制定合理的养老规划,保证晚年生活的质量。

(二)丰富理财种类,提供金融理财服务

首先,金融机构尝试开发一些专门适合老年人的金融产品、养老理财产品等,使他们的养老金保值增值。其次,还可以尝试跨行业合作,提供全面综合的理财服务,创建养老投资平台。第三,由于单一品种的金融产品很难满足人们对产品流动性、回报率以及风险等方面的特定需求,而个人又往往不具备从事投资的专业知识和信息优势,因此理财专业人士所提供的专业服务就格外必要。金融机构可以培养一些养老理财规划方面的专业顾问,从专业的角度出发,为老年人提供所需的各类养老理财咨询信息和个性化、可行的养老理财目标和方案建议。不仅要将信息放在网络平台,还要面向大多数老年人推广,例如在一些老年人集中的社区与居委会合作举办推广宣传活动。既保证了活动的规范性,又增加了可信度。

(三)保证合法权益,健全金融法律体系

我国已经进入法治社会,只有社会生活有法可依,才能保障公平公正的基础和前提。法律法规和政策因素对退休规划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所以,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养老理财体系也要注入新鲜的血液。对于养老理财产品的推行,更需要有法律上的支撑,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应进一步加快探索出台个人养老理财的税收政策及相关配套措施,构建有利于个人养老储蓄发展的长效机制。这样才能让老年人真正放心,去尝试新的理财方式。

项目基金:

本文由天津财经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SRT)资助,项目编号:2016SRT-12。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命周期养老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从生命周期视角看并购保险
民用飞机全生命周期KPI的研究与应用
企业生命周期及其管理
养生不是养老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养老更无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