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2018-01-29 10:24韩莹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9期
关键词:能力提高

韩莹

【摘要】古人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中华民族历来有好学读书的习惯。这句话的意思是,书读得多了,写起文章来就好像有神帮助一样,写的快,写的好。

【关键词】阅读培养 阅读的重要性 能力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9-0085-01

读书就是阅读。阅读的培养是小学语文素质教育重中之重,阅读能力水平的高低和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是密不可分的。

一、正确引导,培养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良师益友”,要是让孩子对课外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就能够自然而然地把心思转移到课外阅读上来。只要孩子有了阅读的兴趣就会自己找时间来读书,鲁迅曾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会有的。

教师和家长共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让学生拥有一种开心、浓厚的读书氛围。如果说兴趣是影响阅读的内因,那么环境就是外因。对于教师来说,要多花时间来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要经常性地开展一些形式多样以读书为主题的活动,为孩子创造展示与交流读书成果的机会,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对于家长来说,要充分认识到阅读对孩子健康成长的影响,要激励孩子进行课外阅读,并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有条件的家庭,建议家长和孩子共同读书,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

二、循循善诱,真正理解阅读的重要性。

增强学生理解能力,理解文章含义,上课时,因学生资质的高低不同,导致阅读水平的高低不同,分析其原因是,有一些学生喜欢课外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提升了他们的理解能力,在课堂上很轻松的跟上了老师的思路,反之不喜爱阅读的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理解课文知识的时候相对有些吃力,而且掌握的还不是很准确。针对这种状况,老师就要向不喜欢阅读的部分同学阐明吃得透、学得精的学生是怎么做到的,致使不喜欢阅讀的学生知道阅读的重要性,从而让自己慢慢的喜欢阅读、爱上阅读。

提升阅读档次,学生喜欢课外阅读是好事,但是目前的学生阅读市场多种多样,学生很容易错误选择一些有害无益的图书,有些书里含有暴力等情节,阅读了这些图书,不但起不到良好的作用,反而更是容易误导学生,因此,教师可以推荐给学生一些对他们帮助较大的课外阅读内容,除四大名著外,尤其是一些名家名作,除了语言优美,故事情节动人之外,还要含有深刻的人生道理的图书,避免学生走进误区,只有这样学生在阅读中,才会积累到的了名言佳句;在阅读中,才能树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和品位。

三、加强指导,切实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水平。

阅读水平的提高绝非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有坚定的信心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技巧,如果只是泛读不能理解其含义,我想,读了也是和没读区别不大。小学生刚入学时,先读“三字经”后读“弟子规”,如“人之初,性本善……”,又如“弟子规,圣人训……”等,读的时间长了,朗朗上口。但是他们并非懂得其含义,需要老师的讲解。阅读中弄通字、词、句是关键,正确把握读音,理解词义,区别名词、动词、副词,从汉字的意义和组合关系来掌握推其意义和用法。做些同义词、近义词的比较,对理解课文有很大帮助。传授知识不如传授一种方法,也就是古人常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即送给学生鱼吃,不如教给学生一种打鱼的方法,就是这个道理,通过老师的指导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因此我们把阅读方法的指导放在首位,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读是给学生阅读做示范,激发学生的摹仿兴趣,指导学生学会精读、略读、选读、默读,即逐字逐句认真细读的方法。

阅读是学生获得众多知识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阅读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其想象力,改善其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阅读是开启学生的心灵之窗,塑造其灵魂,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涵养其精神;阅读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更富于人性,更懂得求真、为善和审美;阅读可以改变人的心境,增加人的生活情趣,使人生活得更加充实,更有意义。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是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要不断探索,提高和完善自身的素养,力争使自己的每节课都成为高效课堂,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使自己的语文阅读教学,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张学俊.浅析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对策,《中国校外教育》,2015年12期

[2]温思洁.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南方论刊》,2009年第S2期

猜你喜欢
能力提高
如何培养初中生英语的阅读能力
实践教学对缉私能力提高的探索
浅谈学生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分析能力的提高
影响中职生英语写作能力提高的因素及相应措施
关于小学科学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探讨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