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的价值论依据与制度保障

2018-01-30 00:01李松龄
山东社会科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劳动力劳动者供给

李松龄

(湖南大学 经济研究中心,湖南 长沙 410079)

一、引言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上明确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在这里,习近平同志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和必要性讲得十分明白。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内容,人们比较一致的认识是,化解产能过剩,降低企业成本,消化地产库存,防范金融风险。这些认识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政策依据。作为理论研究工作者,如何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认识和理解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论述,应该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认为,认识供给侧改革的目标、意义和具体内容虽然十分重要,但还需要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揭示供给侧改革的理论依据。就现有理论研究的情况来看,人们通过对西方经济学供给学派理论的比较分析,探讨供给侧改革理论方面的文章较多,而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论述供给侧改革理论的文章却不多。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深化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探讨和揭示供给侧改革的价值理论依据。供给侧改革的目标是为了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以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的需求,而能够提供供给的生产要素又主要是劳动和资本。因此,唯有不断地提高劳动和资本的创新能力,才有可能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由此可知,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内容应该是、而且必须是劳动创新和资本创新,供给侧改革的理论依据也应当是劳动创新和资本创新的有关理论。所以,我们需要运用劳动价值理论,沿着劳动创新理论和资本创新理论两个方面展开分析和研究,以探讨供给侧改革的价值理论依据。创新供给是去产能、降库存的有效办法,劳动创新和资本创新又是创新供给的两个重要方面,只有把这两个问题认识清楚了,也就是把创新供给的主要矛盾把握住了,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供给侧改革的劳动创新理论依据

之所以需要进行供给侧改革,是因为供给同需求不相适应,严重地制约社会生产力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为生产或生活的需要提供供给的主体是多元化的,既有国内的企业,也有国外的企业,所以,当国内的有效供给不能满足生产或生活上的需要时,消费者就会把对国内的需求转移到国外,有效供给不足、无效供给有余造成国内产能过剩和库存积压,供给侧问题对国内生产力和国民经济发展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如果改革不从供给侧入手,而仅仅着眼于需求侧,那么扩大需求的政策所起的作用可能就是,对国内的需求因为有效供给不足而没有被拉动起来,对国外的需求反而被拉动起来了。近年来出现的对国外某些产品的消费热就说明了这一点。所以,党和政府把供给侧改革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内的着力点,可谓把脉准确。供给侧改革的对象是去产能、去库存,实际上就是去产品不能满足需求的产能,去产品不能满足需求的库存;就是去传统产业中那些不能满足需求的产品的产能和库存。钢铁、煤炭、水泥、房产等传统产品,因为投入过多的劳动和资本,生产过剩,库存过多,无效供给增加,不仅占用资金,抬高成本,而且还增大金融风险,需要通过供给侧的制度变革予以解决。

依据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产能过剩和库存过多的产品之所以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因为它们的使用价值低,不能满足人们的生产或者生活上的需要。如果它们的使用价值高,能够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上的需要,也就不可能出现产能过剩和库存过多的问题。普通钢铁使用价值低,产能过剩,库存过多;特种钢铁使用价值高,就没有这种现象。这就说明,产品使用价值的高低,能否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上的需要,是产能过剩和库存过多的原因或理论依据,创新使用价值从而也就是供给侧改革的着力点。使用价值是由具体劳动生产出来的,使用价值不能满足人们的生产或者生活上的需要,就是具体劳动不能满足人们的生产或者生活上的需要。所以说,与其把产能过剩和库存过多说成是由使用价值不能满足人们生产或者生活的需要造成的,还不如说是因为具体劳动的不当配置是造成产能过剩和库存过多的理由更为贴切,或者更加贴近本质一些。因此,我们不能把去产能和去库存作为需要进行供给侧改革的理由或依据,因为它只是供给侧改革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只有具体劳动的创新理论才能认为是供给侧改革的理论依据。深化认识使用价值理论和生产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的相关理论,是分析和探讨供给侧改革理论依据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具体劳动生产产品的使用价值,产品的使用价值不能满足人们生产或者生活上的需要就会导致产能过剩和库存过多。所以,对于产能过剩和库存过多问题来说,具体劳动是一个比使用价值更为深层次的原因,把握具体劳动的创新使用才可以说是把握住了供给侧改革的根本,或者说才是抓住了供给侧改革的主要矛盾。关于具体劳动的认识,人们一直认为它是一种有用劳动,它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就是有使用价值的产品。“由自己产品的使用价值或者由自己产品是使用价值来表示的有用性的劳动,我们简称为有用劳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5页。有用劳动的定义一语道破了人们对具体劳动的认识。既然具体劳动是有用劳动,有用劳动生产的就是有使用价值的产品,那么人们就有可能进一步认为,产能过剩和库存过多不应该是具体劳动出了问题,或者说不应该是具体劳动出了错,而更有可能的是需求侧出了问题,或者说是因为需求不足导致产能过剩和库存过多,因此改革的重点就不应该在供给侧,而应该在需求侧。有人认为我国目前出现的产能过剩和库存过多的问题,需要通过需求侧的制度变革而不完全是供给侧的改革才能解决的看法,可能就是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认为,所谓有用劳动,是指具体劳动生产的使用价值有用,如果具体劳动生产的使用价值无用,我们就不应该说它是有用劳动。因此,我们不能片面理解“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6页。的意思,不能认为投入生产的具体劳动就是有用劳动。其实,“没有一个物可以是价值而不是使用物品。如果物没有用,那末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4页。马克思在这里十分清楚地说明了不能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就更不能说它是有用劳动了。认识具体劳动,除了把它理解为有用劳动之外,我认为还有必要把它区分为重复劳动和创新劳动。

创新劳动是一种能够创新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具体而言,创新劳动就是一种能够把使用价值变成一种不同于原来的使用价值(即新的使用价值),或者高于原来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新的使用价值具有稀少性的价值特征,不存在需求不足的问题,从而不可能出现产能过剩和库存过多的现象。提高了的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生产或者生活上的需要,因此不容易形成过剩产能和过多库存。只有重复劳动生产的使用价值低,而且数量太多,产能过剩和库存过多的现象才不可避免。过去,我们的认识是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更多的使用价值本身就是更多的物质财富”,*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9页。把投入的具体劳动只是简单地理解为生产物质财富,理解为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自然必然性,因而对具体劳动可以是重复劳动,生产的使用价值难以满足人们生产或生活上的需要,以及由此出现的产能过剩和库存过多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如果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因为短缺经济,不论使用价值高或者低,都为人们的生产或者生活所需要,根本不存在产能过剩和库存过多的问题,这种理解或认识还不足以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话,那么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短缺经济转变为过剩经济,这种理解和认识就会对社会经济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现在,我国已经出现产能过剩和库存过多的现象,而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如果从理论渊源上来说,不能说与这种理解和认识没有一点关系。因此,劳动价值理论不只是要把商品劳动的二重性区分为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而且也要把具体劳动区分为重复劳动和创新劳动。去产能和去库存 就是要去传统产业的重复劳动,创新供给也就是要提倡和发展创新劳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去重复劳动,立创新劳动就应该成为供给侧改革的理论依据。

如果说具体劳动就是有用劳动,那么重复劳动作为具体劳动的一种形式,生产的就不一定是无用的或是有用性很低的使用价值。而且,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来看,我们似乎也不能说,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因为产品短缺,重复劳动生产的就是有用的使用价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因为产能过剩,重复劳动生产的就是无用的或是有用性变小的使用价值。要解释和说明这些问题,就只有通过深化认识具体劳动及其生产的使用价值的变化规律,才有可能作出比较合理和满意的回答。我们知道,具体劳动的有用或者无用,是大或是小,不是由具体劳动本身表现出来的,而是由它生产的使用价值的有用或者无用,以及有用性的大小体现出来的。所以,只有把重复劳动生产的使用价值为什么无用或者有用性变小;创新劳动生产的使用价值为什么有用或者有用性变大的原因讲清楚,才有可能把具体劳动创新的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供给侧改革理论依据的道理说明白。使用价值理论的传统认识是不可能把上述理论问题说清楚的,倒是西方经济学的效用价值理论能够把它说明白。劳动的不断重复生产的产品效用价值边际递减,就把重复劳动生产的产品不能满足人们生产或生活上的需要的道理讲清楚了。因为我们把效用价值视为唯心的价值理论,没有吸取其中的有用成分,用以发展使用价值理论,才难以说明重复劳动生产的使用价值为什么会变小的道理。所以,只有吸取西方经济学效用价值理论中的有用成分,深化对使用价值理论的认识,才有可能把重复劳动和创新劳动的本质特征说明白,具体劳动创新理论作为供给侧改革理论依据的道理也就能够充分揭示出来。

使用价值理论的传统认识之所以难以揭示重复劳动和创新劳动的本质特征,是因为它仅把使用价值直接当作商品体,而不是把它作为如同马克思所说的“物的有用性”。*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8页。如果把使用价值视为物的有用性,而不是商品体,重复劳动生产的使用价值变小,创新劳动生产的使用价值变大的道理就不难揭示出来了。使用价值是物的有用性,体现出来的是一种人和物的关系。就是说,物的有用性是由人感觉出来的,不论这种感觉是由于生理需要还是由于心理需要产生的,表现出来的都是人和物的关系。实际上,一种物的生产性消费或者生活性消费的数量不断增多,人们会感觉到它的有用性边际递减。肥料投入过多,肥效边际递减;食物吃得过多,食效也会边际递减,前者是客观存在,后者是人的生理或者心理上的感受。我认为这同效用价值理论的解释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难怪斯密在他的《财富论》一书中没有严格区分使用价值和效用价值,反而认为效用即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即效用。所以,我们不应该把使用价值理解为商品体,因为它只是商品体中内含的有用性。商品体是客观存在,不会因为生产或消费的数量增加而出现边际递减的现象,而商品体中的有用性则会因为生产或消费的商品数量增加而边际递减。重复劳动生产的商品体随着劳动投入量的不断增加而成正比例地增加,当商品供给多于需求时,它的有用性即使用价值就会随着商品体的不断增加而边际递减。这是重复劳动生产的商品产能过剩和库存过多的理论原因。与此相反,创新劳动是一种稀缺性的劳动,它生产的商品体也是稀缺的,供给不能满足需求,它的有用性即使用价值不会下降,不可能产生有用性边际递减的现象,反而还会因为具体劳动的创新而出现使用价值提高的现象。只有当这种创新劳动因为市场竞争成为重复劳动的时候,生产的使用价值才有可能出现边际递减的现象。这是供给侧改革为什么强调创新的理论依据。我们在研究马克思的使用价值理论时,对马克思提出的商品体就是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8页。的认识深刻,而没有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及的使用价值就是有用性的论述进行深入分析。马克思曾对使用价值有过这样的论述,“交换过程使商品从把它们当作非使用价值的人手里转到把它当作使用价值的人手里。”“就使用价值来看,交换双方显然都能得到好处。双方都是让渡对自己没有使用价值的商品,而得到自己需要使用的商品。”*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22页、第179页。显然,马克思认为使用价值就是商品的有用性,商品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它的有用性却会因人而异。从使用价值是物的有用性,从而使用价值具有边际递减性质的意义上认识重复劳动,去产能、去库存和把供给侧改革必须要创新劳动的道理也就讲清楚了。

供给侧改革提倡创新,其实就是提倡使用价值的创新。无论是新产品、新技术还是新思想,都是它们的使用价值发生了新的变化。如果不是使用价值发生了新的变化,一种产品就不能说是新产品,一种技术就不能说是新技术,一种思想就不能说是新思想。“作为使用价值,商品首先有质的区别;作为交换价值,只能有量的区别,因而不包含任何一个使用价值的原子。”*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0页。这就说明,产品之所以有质的区别,是因为它的使用价值不同于其他产品的使用价值,而不是它的价值不同于其他商品的价值。或者说,是具体劳动的创新而不是抽象劳动的创新能够实现使用价值创新,这是因为,抽象劳动根本就不存在创新或者不创新的道理。所以,研究具体劳动和具体劳动结构的创新,即创新有用劳动和有用劳动的结构,应该是实现供给侧改革的根本。如果把这个根本丢了,我认为就不能完成供给侧改革的目标和任务。这也是我要深化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为供给侧改革提供理论依据的原因。

三、供给侧改革的资本创新理论依据

具体劳动创新理论是供给侧改革的主要理论依据,资本创新理论则是供给侧改革理论依据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主要理论依据。这是因为,劳动和资本虽然都是供给侧的两个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但前者是活的生产要素,而后者只是死的生产要素,后者要依赖前者才能发挥作用。尽管如此,但任何一次具体劳动的创新都离不开资本的创新,或者说都要以资本的创新作为条件。蒸汽机的发明和投入使用引起的劳动创新就是一个例子。所以说,如果具体劳动创新理论是供给侧改革理论的一个主要依据的话,那么资本创新理论也就可以说是供给侧改革理论依据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一般来说,资本创新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一是要有激励技术创新人员的利益机制,因为没有激励技术创新的利益机制,技术人员和普通劳动者的劳动创新积极性就不可能充分发挥出来,资本创新也就不可能有多大的技术含量。二是要有激励资本所有者创新资本投入的利益激励机制,因为投资者不能从资本创新中获得相应的利益份额,他就不可能有投资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如果虚拟资本的收益高于实物资本的收益,资本所有者也不大可能有把资本投入物质生产,扩大实物供给的积极性,而更有可能的是把资本投入金融证券等能够赚钱的虚拟经济行业。正是因为实物资本的收益较低,投资于实体经济的资本增长幅度不如虚拟经济,所以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缓慢。这说明,供给侧改革要把资本创新理论作为它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理论依据,就得把技术创新的利益激励机制和资本创新投入的利益激励机制作为它所依据的一个重要内容。

无论是普通劳动者还是科研技术人员,他们的创新劳动才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所以,如何培育和形成他们的创新劳动能力才是技术创新的关键。现代化的教育和培训固然能够培育和形成创新劳动能力,但是接受教育的却是劳动者,他是否愿意接受教育或者有能力接受教育,才是他能否成为创新劳动者的主要矛盾。一般认为,劳动者愿意接受教育,是因为受了教育的劳动者能够获得较高的收益;劳动者有能力接受教育,是因为他的收入较高,能够支付教育和培训费用。受教育程度高的劳动者获得高收益的理由是因为他们通过教育培训,劳动生产力水平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劳动者是否有能力接受教育,一般人都会认为是他的收入高。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劳动者有的能够获得高收入,有的为什么又不能获得高收入呢?如果劳动力只是作为劳动者的商品,他就只能获得与劳动力价值相当的劳动工资,也就只能维持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农民进城务工,他的劳动力只是作为商品,劳动工资除了维持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就没有多少能够投资于教育和培训。只有劳动力能够成为劳动者的资本,他就既能够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获得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工资,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而且也能够依据劳动力资本,分享剩余劳动价值,才有能力进行内含式的劳动力扩大再生产,即有能力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术水平。或者说,劳动者如果能够把他的劳动力作为资本,他才有条件和有能力接受现代化的教育和培训,进行劳动力的内含式扩大再生产。当然,劳动者接受教育和培训的程度越高,他能够获得的收入就越多,不仅能够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而且还有剩余,这种剩余就是他的劳动力价值的增值。因为劳动力的价值只是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所以只有劳动力价值的增值部分才有可能成为劳动者的剩余,用于教育和培训,实现劳动力的内含式的扩大再生产。这说明,劳动力能够成为劳动者的资本与劳动者有条件和有能力接受现代化的教育和培训是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这种相互影响和促进的关系对于劳动力进行内含式扩大再生产,形成创新劳动力,促进具体劳动的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所以我认为,劳动力能够成为劳动者的资本,是广大劳动者能否成为创新劳动者,从而能否进行创新劳动的根本,是形成技术创新利益机制的核心内容。用奖励的办法激励劳动者和科研人员创新劳动的积极性,固然十分重要,但不具有劳动力成为劳动者的资本所形成的、能够保持持久性的激励劳动创新的作用。劳动力成为资本,激励的不只是科研技术人员,而且还有广大的普通劳动者,这是创新劳动的坚实基础。创新劳动只有建立在这种坚实的基础之上,才能够不断地发扬光大。

不过,劳动力成为劳动者的资本,还有一个理论上的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马克思的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只是劳动者的商品或财产,而不是劳动者的资本的认识。“劳动力只是劳动者的财产(它将不断自行更新,自行再生产),而不是他的资本。劳动力是他为了生存而能够不断出卖和必须不断出卖的唯一商品,它只有到了买者即资本家手中,才作为资本(可变资本)起作用。”*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91页。在这里,马克思承认劳动力是资本,但不是劳动者的资本,而是资本家的资本(可变资本)。其实,马克思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提出上述认识的。劳动者因为没有生产资料同自身的劳动力相结合,生产满足劳动力再生产需要的商品,他才不得不把他的劳动力当作商品。所以,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力只是劳动者的商品而不是他的资本的认识是能够自圆其说的。如果劳动者能够拥有生产资料,不管这种生产资料是实物形态的或是价值形态的,那么劳动力能否成为劳动者的资本就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人力是资本,因为劳动力属于人力范畴,如果说劳动力不是资本,不仅理论逻辑上说不过去,而且人力是资本的认识也不可能是正确的。因此,研究人力资本,就必须要研究和说明劳动力成为劳动者的资本的道理。实际上,劳动力能否成为劳动者的资本,要看劳动力是否具有成为资本的条件。我们知道,资本之所以称为资本,一是在生产过程中,它能够实现其价值及其价值增值;二是实现的资本价值及其价值增值能够为资本所有者占有。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不仅能够生产出劳动力价值,而且也能够生产出剩余价值(即劳动力价值的增值),劳动力成为资本的第一个条件是具备的。如果有一种制度安排能够使劳动者拥有实物形态或者价值形态的生产资料,他就既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劳动力的价值——劳动工资,也能够获得剩余价值(即劳动力价值的增值),劳动力成为劳动者资本的第二个条件也就具备了。所以,如何形成劳动力成为劳动者的资本的制度条件,应该是所有制形式改革的一个方向。如果劳动力成为劳动者的资本的条件完全具备,技术创新利益激励机制就能形成和完善。

激励资本不断投入的利益机制,依据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那就是资本能够无偿占有生产中的剩余劳动价值。激励资本不断创新投入的利益机制,劳动价值理论则认为是资本能够无偿占有相对剩余价值。资本不断投入和资本不断创新投入的利益激励机制是不完全相同的,前者是因为增加资本投入需要增加使用劳动力,从而能够占有增加的劳动力生产的绝对剩余价值;后者是因为创新资本投入,能够提高生产力,生产并占有相对剩余价值。供给侧改革需要资本创新投入,也就需要形成资本创新投入的利益激励机制。如果按照上述认识,资本创新投入获得的相对剩余价值也是无偿的,那么供给侧改革以资本创新理论作为依据,就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因为无偿占有相对剩余价值是资本对劳动的剥削,所以供给侧改革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种制度变革方式,就不应该以这种利益占有形式作为激励资本创新的手段。供给侧改革要以资本创新理论作为依据,就必须对资本创新利益激励机制进行研究,也就需要对资本占有相对剩余价值的性质作出深化认识。我认为,创新投入的资本对相对剩余价值的占有是有偿的,由这种占有方式形成的资本创新利益激励机制也是合理的,资本创新理论能够作为供给侧改革的理论依据。之所以我有这种认识,是因为基于以下的分析、研究和推断。

我们知道,个别资本之所以创新投入,是为了提高生产力水平。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能够降低商品的个别价值,资本所有者通过交换就可以获得社会价值即市场价格高于个别价值的超额剩余价值,即相对剩余价值。所以我认为,相对剩余价值是来源于社会价值高于个别价值的差额,而不是创新资本的个别劳动的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和剩余劳动时间增加的结果。然而传统的认识是,相对剩余价值是来源于个别劳动的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的改变。生产力水平没有提高以前,个别劳动的必要价值和剩余价值有一个比例。生产力水平提高后,因为出现相对剩余价值,总的剩余价值提高了,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剩余价值与必要价值的比例改变,即剩余价值的比例增大,必要价值的比例减少,所以,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源于生产必要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减少,生产剩余价值的剩余劳动时间增加,资本对相对剩余价值的占有是无偿的。*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54页。这种推理的过程虽然没有错,但是把由社会价值高于个别价值的超额剩余价值说成是个别劳动的剩余劳动生产的,却是一个需要研究和认识的问题。需求者以与社会价值等额的市场价格购买个别劳动的使用价值,价格高于个别价值的部分虽然是他的价值损失,但是他得到了与别的个别劳动生产的一样的使用价值,因而是一种有偿的价值损失。或者说,个别资本获得的相对剩余价值是以它的个别劳动生产的无差异的使用价值交换来的,而不是个别劳动增加的剩余劳动时间形成的。流通虽然不能生产价值,但是它能把需求者的价值损失转化为个别资本的相对剩余价值,或者说它能把需求者的价值损失部分转移给个别资本。价值没有增多,也没有减少,只是在需求者与个别资本之间转移。再说,需求者如果不同提高生产力的个别资本交换使用价值,而同没有提高生产力的个别资本交换使用价值,虽然他没有价值损失,但得到的使用价值是一样的,他感受不到有什么价值损失。我之所以认为创新投入的资本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有偿占有而不是无偿占有,就是因为这个道理。如果我说的这些道理还能自圆其说,或者说还没有违背基本常识的话,那么供给侧改革以资本创新理论作为它的理论依据,就没有理论认识上的障碍了。以不断发展生产力为目的的资本创新利益激励机制就能够成为供给侧改革理论依据的重要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深化对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认识,对于确立供给侧改革的理论依据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四、供给侧改革的制度保障

基于供给侧改革的理论依据,对照现有的制度安排,我认为有必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制度变革,才有可能保证供给侧改革的顺利进行。当然,我提出的制度变革内容仅仅是根据供给侧改革的上述理论依据,而没有兼顾其他的认识。因为制度区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其中,正式制度指的是政策法规和法律等等,非正式制度指的是经济学理论、哲学理论和思想意识形态等等,所以供给侧改革的制度保障需要从这两个方面展开分析和讨论。而我要探讨的问题主要是供给侧改革的价值论依据,所以从非正式制度的角度认识供给侧改革的制度保障的内容也就较多一些,而且论述得也更加详实一些。

长期以来,我国之所以对劳动创新的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是因为缺乏相应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作为指导。传统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生产关系等方面的问题上。因为价值关系体现的是生产过程中资本与劳动的关系,资本家与劳动者的关系,也就是人和人之间的生产关系,所以政治经济学对生产价值的抽象劳动研究较多,而对生产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研究较少,甚至缺乏研究。从政治经济学中我们所认识到的只是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就是客观存在,就是物质财富的具体内容,只要投入具体劳动就能生产物质财富,就能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等等的道理,而对具体劳动能够区分为重复劳动和创新劳动,尤其是对重复劳动所造成的不能满足社会日益提高的生产和生活上的消费需求,以及造成的资源无效利用和巨大浪费的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正是因为对使用价值理论的深化认识不足,对重复劳动所造成的资源无效利用和巨大浪费的危害研究不够,劳动创新的有关理论也就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发展。所以,要建立和完善供给侧改革的劳动创新理论依据,就必须对政治经济学中的使用价值理论进行创新发展,对重复劳动的危害性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使用价值理论的创新发展就是具体劳动理论的创新发展,也是有用劳动理论的创新发展,这是建立供给侧改革的劳动创新理论依据所需要和必须坚持的认识。

尽管科研技术人员的作用不容忽视,但我认为劳动创新的基础还在于最广大的普通劳动者。然而,要使广大的普通劳动者焕发出劳动创新的积极性,劳动力成为劳动者的资本则是非常重要的和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能否成为劳动者的资本,而且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够成为劳动者的资本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力通常被认为是劳动者的商品而不是劳动者的资本,人们的思想也因为马克思的有关理论论述而被束缚在这种认识上。实际上,马克思是在劳动者除了他的劳动力以外,没有任何生产资料的前提下,论述劳动力只是劳动者的商品而不是劳动者的资本的,他的这种认识是能够自圆其说的。然而,我国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不是要把劳动者变成无产者,而是要把劳动者变成有产者;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页。这就是说,社会主义无论是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还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都要使劳动者富裕,能够成为有产者。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只是要把劳动力作为劳动者的商品,而且也要使劳动者成为有产者,从而使劳动力有条件成为劳动者的资本。既然如此,我们就有必要把劳动力不是劳动者的资本的传统认识转变到劳动力是劳动者的资本的新观念上来,并且通过相应的制度变革,积极创造劳动力能够成为劳动者的资本的条件。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劳动力作为劳动者的资本的理论就可以成为供给侧改革的劳动创新理论依据的重要内容了。

既然劳动力成为劳动者的资本是劳动力再生产和劳动创新的重要条件,而且也是供给侧改革的劳动创新理论的重要依据,那么就有必要通过所有制形式的变革,使劳动力具备成为劳动者的资本的条件。从以上分析的情况来看,劳动力成为劳动者的资本的第一个条件是具备的,即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和价值增值;劳动力成为劳动者资本的第二个条件还不完全具备,即有劳动力所有权的劳动者尚难以占有部分或者全部劳动剩余价值。如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一种所有制形式能够保证劳动者不仅占有劳动力的价值,而且能够部分或全部占有劳动剩余价值,那么劳动力成为资本的第二个条件也就具备了。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实物形态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能够使劳动者占有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或者部分剩余价值,例如,有土地生产资料的农民通过自己的劳动就能够占有他生产的全部劳动产品。现行的土地承包经营责任制能够把劳动者的劳动力同土地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的产品除了上交国家的,留够集体的,余下全部是劳动者的。农民既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劳动力价值部分的劳动产品,也能占有余下的属于自己的那部分剩余价值的劳动产品。因为农民只是拥有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而不是土地的所有权,所以只能讲土地承包经营责任制是一种准实物形态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形式。

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价值形态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也能使劳动者占有劳动力价值和部分劳动剩余价值。劳动者持有股份公司的股份,并参加劳动生产,就既能够以自己的劳动获得劳动力价值,又能够通过股份分红占有部分剩余劳动价值。如果说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实物形态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形式只适用于小规模的生产方式,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方向的话,那么,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价值形态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因为建立在现代股份制的大规模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因而就是一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制度安排。我认为,这种所有制形式就是劳动力能够成为劳动者的资本的制度条件,也是马克思所指出的重新建立的个人所有制。“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832页。现代股份公司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只是为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即建立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价值形态个人所有制)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并不必然导致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价值形态个人所有制。供给侧改革以劳动创新理论为依据,就必须通过所有制形式的变革,培育和形成劳动力能够成为劳动者的资本的制度安排——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价值形态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企业制度的变革,基本上完成了企业国有制向承包经营责任制,再到股份公司制的转变,并且已经涌现出了大量的现代股份公司,基本上具备了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价值形态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的条件。只是因为劳动力作为商品,劳动者除了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之外,没有多少收入可以用于购买股票,持有的股份甚少,而且也很不均衡,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价值形态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尚未形成气候。所以,需要在股份公司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所有制形式改革的力度,如把公有股份合理配置给劳动者,或者通过增加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提高他们的持股能力,挤出那些不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人所占有的股份。只有把这些基础工作做好了,劳动力作为劳动者的资本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劳动创新能够提高劳动生产力,资本创新也能够提高资本生产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能够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被资本占有又被认为是无偿的,或者说成是资本对剩余劳动的剥削。显然,这样的认识会对资本创新者造成思想上的压力,供给侧的资本创新理论依据也就会受到人们的质疑。长期以来,我国对资本和资本创新的看法基本上停留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之上。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我们根本不敢提资本一词,而是把资本说成资金,如此当然就不可能有资本创新的认识和提法。为了发展生产力,我国扬弃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资本一词不再被排斥,而且不只是要发展国内的资本,还要引进国外的资本。然而,资本创新引起的生产力水平提高所导致的相对剩余价值被资本无偿占有的认识,至今却并没有因为发展生产力的现实和需要而转变。因为资本无偿占有相对剩余价值的观念没变,人们对发展资本仍然心有余悸。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私有资本不敢做大做强,资本转移国外的现象时有发生,其中的原因,不能说与意识形态方面的压力毫无关系。所以,供给侧改革需要资本创新使用,而且要把资本创新理论作为它的理论依据,就必须要有思想观念上的大解放。遗憾的是人们对相对剩余价值或称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利润)被资本无偿占有的认识至今并没有多大的转变,对资本有偿占有相对剩余价值的观念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确立供给侧改革的资本创新理论依据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所以,深化对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认识,对于建立供给侧改革的资本创新理论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资本创新区分为实物资本创新和虚拟资本创新两种类型。其中,实物资本创新能够影响和促进产业的创新发展;虚拟资本创新能够影响和促进金融服务业的创新发展。供给侧改革既需要实物资本创新,也需要虚拟资本创新,但改革的目标主要集中在产业的创新发展上,因此更需要重视对实物资本的创新投入。从现实情况来看,虚拟资本创新的收益大于实物资本创新的收益,人们更多地把资本投向虚拟经济而不是实体经济,实体经济也因为资本投入不足而创新发展乏力。虚拟经济则因为过多的资本涌入,虚假繁荣的泡沫现象大量出现。所以,供给侧改革以资本创新理论为依据,就应该根据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运用利益杠杆,调控资本市场,引导资本更多地流向实体经济,以促进实体经济的创新发展,避免虚拟经济的泡沫化。

要实现劳动创新,就必须要有现代科技和教育制度作为保障。就现行的科技教育体制而言,尽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但与劳动创新对它的要求还相距甚远。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非均衡,城乡劳动者受教育的程度差别大、劳动创新的意识较差、能力不强,科研团队和教育行政化的趋势比较明显、科研教学的评价机制和考核制度不够合理等问题不仅是比较普遍地存在,而且还比较严重。这些问题不只是对培育和形成劳动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十分不利,而且也是制约现代科技和教育自身发展的不利因素。供给侧改革以劳动创新理论为依据,就必须针对这些问题,对现行的与劳动创新不相适应的科技教育体制进行变革,通过建立现代化的科技教育体制,不断地提高劳动者的科技教育水平,促进劳动的创新发展,推进供给侧改革不断前行。

五、结论

供给侧改革是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为目的。要实现供给侧改革的目标,就需要发挥劳动力、资本、创新和政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其中,劳动和资本是生产力的两个基本要素,劳动创新和资本创新因而是供给侧改革的两个重要要方面,供给侧改革因此需要以劳动创新理论和资本创新理论作为依据。我们认为,劳动创新理论和资本创新理论是有其劳动价值论基础的。创新是产品、技术或者思想的使用价值的创新,使用价值是由具体劳动生产出来的,使用价值的创新因而就是具体劳动的创新。使用价值理论的深化认识能为劳动创新理论提供依据,从而是供给侧改革理论依据的重要内容。资本创新能够提高生产力,生产力的提高能够产生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深化认识能够为资本创新收益提供合理依据,从而也是供给侧改革的资本创新理论依据的重要内容。确立供给侧改革的理论依据,需要思想观念的大解放,需要科技教育体制、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以及收入分配体制等方面的制度变革。

猜你喜欢
劳动力劳动者供给
致敬劳动者
劳动者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在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