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

2018-01-30 21:15刘照坤
中国陶瓷工业 2018年3期
关键词:氮化硅莫来石陶瓷材料

名称: 一种氧化锆基纳米复合陶瓷模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专利)号:CN201710799337.7

公开(公告)日: 2018.01.19 申请日:2017.09.07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浩焱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发明(设计)人:刘 浩;张 君;张欢芬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氧化锆基纳米复合陶瓷模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模具材料的原料包括:氧化锆、碳化硅、氧化铝、氧化镧、氧化锌、氧化钛、钼、镍和氧化镁。其制备方法是先将氧化锆、碳化硅、氧化铝加至乙醇制成悬浮液A;再将氧化镧、氧化锌、氧化钛、钼、镍和氧化镁加至乙醇中制成悬浮液B;然后将悬浮液A和悬浮液B混合,混合悬浮液倒入球磨罐中,利用硬质合金球机械球磨,研磨液干燥置于100 ℃条件下真空干燥,所得复合粉料过筛后经热压烧结,即得。与氧化锆陶瓷模具材料相比,本发明的复合陶瓷模具材料具有更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和优良的减摩耐磨性能。

名称: 一种制备碳化硼陶瓷材料的方法

申请(专利)号:CN201610705057.0

公开(公告)日: 2018.03.06 申请日:2017.08.23

申请(专利权)人: 陈广新

发明(设计)人: 陈广新

一种制备碳化硼陶瓷材料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将B C混合粉体与粘结剂混合均匀,选取粒度在24-60目间的颗粒作为模压物料;(2)在100-300 MPa的压力下模压成形,再在300-500 ℃干燥10-12 h;(3)将素坯作为骨架,采用Si作为熔渗剂,进行真空熔渗,获得碳化硼陶瓷材料。本发明的方法步骤简单、温度要求低,在较低制备成本的条件下能够获得致密度高的碳化硼陶瓷复合材料,并且本发明的方法能够生产各种形状复杂的产品,易于在碳化硼陶瓷材料制造领域推广应用。

名称: 一种耐高温的陶瓷烧制工艺

申请(专利)号:CN201711128743.7

公开(公告)日: 2018.04.20 申请日:2017.11.15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发明(设计)人:张熙茹;陆 沁;杨丽珠;钱芳芳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的陶瓷烧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色泽干净的瓷石,用锤打致使瓷石变成瓷粉,保留细腻的瓷粉即可;(2)在瓷粉中加入碳化硅及氮化硅与水调和,调和以后的泥块进行反复揉搓,揉搓时间每次在两到三分钟,揉搓以后将泥块摔在泥盘上,反复两小时以后,切割以后检查是否有气泡;(3)揉搓以后的泥块进行做胚;(4)粗胚制成以后,自然阴干;(5)粗胚阴干以后,对粗胚进行精加工;(6)打磨以后使用彩釉进行上色,上色两次,第二次上色以后,进窑烧制。此工艺在陶瓷制作过程中加入了耐高温的材料,并且使用摔打的方式排挤气泡,使得此陶瓷在烧制过程中具有耐高温的作用。

名称: 一种陶瓷摩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专利)号:CN201711376454.9

公开(公告)日: 2018.05.29 申请日:2017.12.19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天宜上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设计)人: 吴佩芳;释加才让;范叶明;党一纵;崔新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陶瓷摩擦材料,涉及制动盘领域,本发明提供的陶瓷摩擦材料包括,纤维预制体骨架与包覆在所述纤维预制体骨架上的陶瓷材料,以及成核剂;所述陶瓷材料包括氧化铝、氧化锂、二氧化硅、三氧化钼、硅酸锆。本发明陶瓷摩擦材料采用成核剂,通过调节陶瓷材料中晶体种类和大小,有效提高了陶瓷材料的强度、硬度和断裂韧性,同时增加陶瓷材料与纤维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

名称: 高效节能自动化隧道窑

申请(专利)号:CN201711048467.3

公开(公告)日: 2018.03.30 申请日:2017.10.31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旭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设计)人: 黄聿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自动化隧道窑,其包括窑体、窑车、窑车推送装置、供热系统、助燃排烟系统和集散控制系统;所述窑体设有预热区、氧化区、高温烧成区与冷却区;窑车包括车身底座,耐高温碳化硅/莫来石/堇青石/陶瓷立柱、横梁、支撑梁的三层板层;供热系统包括设于所述窑体两侧壁的燃气管路、氧气管路和微波热辐射喷枪;所述助燃排烟系统包括排烟单元、余热利用单元和抽气降温单元;所述集散控制系统对所述窑车推送装置、供热系统、助燃排烟系统中的各个控制单元进行自动化控制,本发明的隧道窑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能耗低利用率高、温控均衡等优点,可解决烧制陶瓷、发泡陶瓷制品产能低、所需人工多以及炉腔内温度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名称: 一种高强度二硼化钛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专利)号:CN201711365669.0

公开(公告)日: 2018.05.29 申请日:2017.12.18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斯凯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设计)人: 乐东岳;丽 芳;张国锐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二硼化钛陶瓷材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二硼化钛粉末105-110份、硼粉8-12份、硼硅酸铝钙6-9份、氧化钛镁钾3-5份。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高强度二硼化钛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在较低的烧结温度下所制备的二硼化钛陶瓷材料,依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并且通过降低烧结温度,有利于降低制造过程中的能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益,具有重要的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

名称: 一种多层骨架结构的刚玉-莫来石基泡沫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专利)号:CN201711105343.4

公开(公告)日: 2018.02.16 申请日:2017.11.10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发明(设计)人:贾文宝;陈若愚;黑大千;汪瑜凡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骨架结构的刚玉-莫来石基泡沫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先将氧化铝微粉和硅微粉、聚甲基丙烯酸铵、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羧酸盐和水混匀,制得浆体Ⅰ;将氧化铝微粉、硅源和硅溶胶混匀,制得浆体Ⅱ;再在真空条件下将聚氨酯海绵浸渍于浆体Ⅰ中,采用压缩空气喷吹或者离心甩浆,自然干燥,保温,得到刚玉-莫来石基泡沫陶瓷预制体;然后用浆体Ⅱ对刚玉-莫来石基泡沫陶瓷预制体坯进行真空浸渍,压缩空气喷吹或者离心甩浆,自然干燥;最后在一定条件下保温,即得多层骨架结构刚玉-莫来石基泡沫陶瓷。本发明制备的多层骨架结构的刚玉-莫来石基泡沫陶瓷的强度高、热震稳定性好和优异的抗侵蚀冲刷能力。

名称: 防静电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申请(专利)号:CN201711234878.1

公开(公告)日: 2018.05.04 申请日:2017.11.30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市商德先进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设计)人:朱佐祥;向其军;谭毅成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静电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防静电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原料混合得到混合料,按照质量百分含量计,原料包括:0-3%的五氧化二铌、0-3%的三氧化二铁、0.5%-3%的氧化铟、0.5%-3%的氧化锌、0.5 t%-3%的三氧化二镓、0.5%-3%的二氧化钛、0.5%-3%的三氧化二铝及80%-85%的氧化锆;在保护气体的气氛中,对混合料在施压的同时进行渗碳烧结,得到防静电陶瓷。上述防静电陶瓷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防静电陶瓷兼具较好的防静电效果和较好的抗弯强度。

名称: 一种包括非钙态矿相的陶瓷的制备方法

申请(专利)号:CN201711157906.4

公开(公告)日: 2018.03.30 申请日:2017.11.20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白米陶瓷有限公司

发明(设计)人: 黄秋兰

一种包括非钙态矿相的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根据0.35(Bi K )TiO 0.42BiFeO 0.12Bi Fe O 0.11Bi Ti O ,制备按化学计量配比各个Bi、K、Ti、Fe化合物的均一混合物;步骤二,将所述均一混合物转化成均一粉体;步骤三,诱导所述均一粉体中的反应以产生混合金属氧化物;处理所述混合金属氧化物成可烧结的形式;步骤四,烧结所述可烧结形式的混合金属氧化物以产生所述陶瓷。该陶瓷具有良好的压电性能。

名称: 一种高长径比莫来石晶须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申请(专利)号:CN201711411333.3

公开(公告)日: 2018.05.22 申请日:2017.12.23

申请(专利权)人:景德镇陶瓷大学

发明(设计)人: 肖卓豪;孔令兵;李秀英;董晓烽;罗文艳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长径比莫来石晶须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重量百分比配方组成:石英玻璃粉20-26%、Al O 72-78%、Y O 0.5-2.0%、金属钨粉0.5-2.0%、非晶硅粉0.5-2.0%,经原料混合、初磨、复磨、过筛、压制成型、烧成、自然冷却获得高长径比莫来石晶须陶瓷材料。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在现有原位制备莫来石陶瓷材料的组成配方和工艺基础上,适当添加无毒副作用的添加剂,并通过对部分原料进行预处理和制备工艺优化,获得原位形成以高长径比莫来石晶须为主晶相的陶瓷材料。所制备的陶瓷材料相对坯体的收缩率在5%以内,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和较高的孔隙率同时拥有较好的机械强度。

名称: 层叠陶瓷电容器

申请(专利)号:CN201711007819.0

公开(公告)日: 2018.05.04 申请日:2017.10.25

申请(专利权)人: 太阳诱电株式会社

发明(设计)人: 大野亮;福冈哲彦;楠本昌司;河野明彦

本发明提供外部电极与主体的连接强度高的层叠陶瓷电容器。层叠陶瓷电容器包括主体和外部电极。主体具有层叠部和侧边缘部,层叠部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层叠的多个陶瓷层;交替配置在多个陶瓷层之间的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内部电极;朝向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且引出第一内部电极的端面;配置在端面与第二内部电极之间的端边缘部;以及朝向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且露出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内部电极的侧面,侧边缘部覆盖层叠部的侧面。外部电极具有配置在端边缘部且从端面进入到侧面与侧边缘部之间的进入部,外部电极从端面侧覆盖主体。

名称: 一种陶瓷透水砖及其生产方法

申请(专利)号:CN201710997097.1

公开(公告)日: 2018.03.06 申请日:2017.10.20

申请(专利权)人:景德镇陶瓷大学

发明(设计)人: 苗立锋;江伟辉;梁 健;包镇红;徐贵荣

本发明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陶瓷透水砖及其生产方法,所述透水砖包括骨料、结合剂及可燃性原料,可燃性原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自内向外加热砖坯,同时,窑炉自外向内加热砖坯,内外加热共同作用下,提高了砖坯内外部结构的均匀性,其性能更加均一;另外,热效率大幅提高。燃料燃烧后的残渣原位作为透水砖骨料得到充分利用,实现了燃料废渣的零排放,节约了透水砖的生产成本;此外,可燃性原料燃烧后体积缩小,残渣颗粒间形成了较大的孔径,同时残渣本身也具有一定孔隙,这种特殊的结构赋予透水砖强度高、透水好的性能。本发明的透水砖焙烧时采用梯度升温的方式使可燃性原料充分燃尽,同时还能避免砖坯过烧,保证了透水砖的品质。

名称: 一种莫来石结合碳化硅复相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申请(专利)号:CN201711172407.2

公开(公告)日: 2018.05.11 申请日:2017.11.22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科润冶金材料有限公司

发明(设计)人:鲁庭志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莫来石结合碳化硅复相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中以碳化硅为骨料,以煤矸石、高铝矾土为生成莫来石原料,引入莫来石纤维作为晶种,促进烧结过程中莫来石晶须的生成;同时引入酸化后的钾长石,降低陶瓷坯料体系的液相形成温度,促进莫来石晶体的形成和长大,达到降低陶瓷烧成温度的目的,降低了能耗,同时原位生成的莫来石晶须作为结合相在碳化硅晶粒周围形成“骨架”,形成的三维网络结构保护层包裹在碳化硅表面,达到隔绝碳化硅与空气接触的目的,提高了莫来石-碳化硅复相材料的抗氧化性能、强韧性,且提高陶瓷材料的轻质隔热性能,产品具有优良的抗热震稳定性、高温力学性能。

名称: 莫来石陶瓷纤维棉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专利)号:CN201711376816.4

公开(公告)日: 2018.05.29 申请日:2017.12.19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图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设计)人: 杨自海;张兔子;朱博敏

本发明涉及一种莫来石陶瓷纤维棉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先通过高温聚缩将莫来石前驱体制备为莫来石纺丝原料,然后通过离心甩丝或者喷吹成纤来制备得到纤维棉原丝,再进一步通过固化、裂解、烧结等工艺制备出莫来石陶瓷纤维棉。制备得到的莫来石纺丝原料软化点及流变性可调,且成本较低,在后续的纺丝操作过程无溶剂、绿色环保,纤维棉原丝对空气中湿度不敏感,便于规模化生产。而所制备得到的莫来石陶瓷纤维棉柔韧性极佳,高温力学性能优良,并能广泛应用于汽车尾气隔热衬垫、高温过滤芯载体、工业窑炉保温棉等领域。

名称: 一种高力学强度电子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申请(专利)号:CN201711469479.3

公开(公告)日: 2018.05.18 申请日:2017.12.29

申请(专利权)人:孙 祎

发明(设计)人:孙 祎;杨明忠;张建初

本发明涉及电子陶瓷介质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力学强度电子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陶瓷粉为基体,自制含硅的碳纤维和改性纳米蒙脱土粉末作为补强剂,并辅以自制硅溶胶、氮化硅和氧化铝等制备得到高力学强度、韧性好的电子陶瓷材料,将去离子水、正硅酸乙酯、无水乙醇和盐酸混合搅拌反应得到自制硅溶胶,有利于电子陶瓷材料的韧性得到提高,加入改性后纳米蒙脱土,使其片层间距增大,有利于基体物质的插层,提高电子陶瓷材料的结晶度,有利于电子陶瓷材料的力学强度得到提高,继续加入氮化硅和氧化铝,这些颗粒进入基体内部,抑制晶粒生长和晶粒异常长大,有利于电子陶瓷材料的力学强度和韧性得到提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名称: 无机盐-陶瓷基复合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专利)号:CN201711322766.1

公开(公告)日: 2018.05.18 申请日:2017.12.12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琪臻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设计)人:唐 华

本发明属于储热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无机盐-陶瓷基复合储热材料。以重量份数计,该储热材料由以下组分制备得到:K CO 24-32份、CaCO 20-28份、BeO 6-0份、Si N 10-16份和SiC 13-18份。该储热材料原料选用及配比科学合理,烧结出的材料内部具有超微多孔结构,材料的热性能和机械性能均满足工业应用需求:熔融温度1200-1260 ℃,总储热能力170-190 J/g,其使用的最高温度达到1300-1400 ℃。

名称: 氮化硅陶瓷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备氮化硅流延膜的应用

申请(专利)号:CN201711221439.7

公开(公告)日: 2018.03.30 申请日:2017.11.29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大学

发明(设计)人: 施 鹰;贾颍飞;谢建军;雷 芳;章 蕾;丁毛毛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氮化硅陶瓷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备氮化硅流延膜的应用,将氮化硅粉体、烧结助剂、分散剂和溶剂混合,进行第一次球磨,再加入粘接剂和增塑剂,进行第二次球磨,经真空脱泡后,得到浆料,所述硅氮化硅粉、烧结助剂、分散剂、溶剂、粘结剂和増塑剂之间的质量比为100 : (5-15) : (49-67) : (2-3.5):(10-20): (10-40);将浆料进行流延成型,干燥,得到平整、均一、致密且柔顺,利于后期成型加工及烧结的S i N 素坯。本发明方法得到的氮化硅陶瓷浆料均匀,黏度低,固含量较高,适合流延成型,并且制备工艺简单,易于实现产业化。

名称: 陶瓷金属电路基板以及使用了该陶瓷金属电路基板的半导体装置

申请(专利)号:CN201680039837.4

公开(公告)日: 2018.03.27 申请日:2017.06.01

申请(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东芝;东芝高新材料公司

发明(设计)人: 那波隆之;加藤宽正;北森升

一种陶瓷金属电路基板,其特征在于,具备陶瓷基板、以及分别介由接合层与该陶瓷基板的两面接合的金属板,其中,在设置于所述陶瓷基板的一面的金属板的表面设置金属被膜,同时在设置于另一面的金属板的表面具有未设置金属被膜的部位。而且,接合层优选形成有从金属板的侧面露出的露出部。根据上述构成,可以提供一种与所接合的部件配合后的使用方便性优良、耐热循环特性优异的陶瓷电路基板。

名称: 具有立体无釉装饰纹路的陶瓷制品及制备工艺和印模

申请(专利)号:CN201710946894.7

公开(公告)日: 2018.03.06 申请日:2017.10.12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省德化云水窑陶瓷有限公司

发明(设计)人: 许庆水

本发明涉及陶瓷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立体无釉装饰纹路的陶瓷制品及制备工艺和印模。该种具有立体无釉装饰纹路的陶瓷制品,包括陶瓷基体,所述陶瓷基体包括陶瓷坯体和设于陶瓷坯体上的釉料层,陶瓷坯体上设有脱离釉料层的纹路。本发明提供具有立体无釉装饰纹路的陶瓷制品及制备工艺,在陶瓷基体上形成脱离釉料层的纹路,该纹路上没有覆盖釉料层,其立体感明显、质感与传统的浮雕陶瓷有明显的区别,该纹路陷入陶瓷坯体的表面中,并可在陶瓷纹路中填充色料对其进行装饰,所形成的艺术效果独特,该种具有立体无釉装饰纹路的陶瓷制品,制备工艺简单、可通过印模制作不同的纹理效果,成型快、成品率高。

名称: 一种绝缘型陶瓷散热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申请(专利)号:CN201711098908.0

公开(公告)日: 2018.05.08 申请日:2017.11.09

申请(专利权)人: 徐州赛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设计)人:阚 森;;刘 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绝缘型陶瓷散热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高岭土/SAPO-34纳米材料、蒙脱土、纳米碳酸钙、改性脲醛树脂、聚合改性酚醛树脂、聚硅氧烷、氧化锆、磷酸二氢锌、丙烯酸异丙酯为主要原料,通过将高岭土/SAPO-34纳米材料硅烷化处理再进行改性脲醛树脂复合制备出性能优异的绝缘型陶瓷散热材料;本发明通过将高岭土/SAPO-34纳米材料硅烷化处理再进行改性脲醛树脂复合制备出的绝缘型陶瓷散热材料具有优异的绝缘性及散热性能。

名称: 氮氧化铝陶瓷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专利)号:CN201610846350.9

公开(公告)日: 2018.04.03 申请日:2017.09.23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发明(设计)人: 王思青;张术伟;王衍飞;张长瑞;李斌;杨 焕;周六顺;肖永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氧化铝陶瓷粉体及其制备方法,氮氧化铝陶瓷粉体为Al O N,通过以下方法获得:以有机醇铝和糖类化合物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氮氧化铝先驱体,该氮氧化铝先驱体在加热过程中生成γ-Al O 和炭黑,部分γ-Al O 和炭黑在1350-1550 ℃保温下经碳热氮化还原反应生成AlN,AlN与剩余的γ-Al O 在1750-1850 ℃保温下经高温固相反应生成Al O N。制备方法包括:(1)制备铝源和碳源;(2)制备AlON陶瓷先驱体;(3)分段热处理。本发明的氮氧化铝陶瓷粉体具有纯度高、粒径小、颗粒均匀等特点,与常规的固相合成法相比,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合成温度低、制备工艺简单、制备成本低等优点。

名称: 一种氮化硅陶瓷

申请(专利)号:CN201711412039.4

公开(公告)日: 2018.03.27 申请日:2017.12.23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名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发明(设计)人: 裴晓辉;李 蓓;孙琼珂

一种氮化硅陶瓷,各组分及组分的重量份数如下:氮化硅80-100份、氧化镁20-30份、氧化铝15-18份、氟化镁20-25份、三氧化二铁15-18份、高岭土5-8份、聚乙二醇5-8份、硅烷偶联剂2-5份、水30-40份。本发明提出的氮化硅陶瓷耐磨性好、韧性好、润滑性好,使用寿命长,其抗蠕变性提高三个数量级。

名称: 一种中高温低膨胀系数镁橄榄石-锂辉石复合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申请(专利)号:CN201711266012.9

公开(公告)日: 2018.04.06 申请日:2017.12.05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工程学院

发明(设计)人: 赵利敏;郝好山;程永光;王 娇;刘少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高温低膨胀系数镁橄榄石-锂辉石复合陶瓷材料,以镁橄榄石、镁砂、碳酸锂、正硅酸乙酯,异丙醇铝以及硝酸锂为原料,首先将镁橄榄石在高温下烧结,得到镁橄榄石熟料,然后将合成的镁橄榄石、镁砂进行混合,将镁橄榄石、镁砂的混合粉体与和锂辉石粉料进行配料,并将粉料倒入球磨罐球磨,出料烘干后,加入PVA溶液作为有机粘合剂进行造粒,将造粒后的粉料倒入模具中压成圆柱形块体。块体排胶后随后高温下烧结得到镁橄榄石-锂辉石复合陶瓷材料。本发明制备陶瓷材料,改善镁橄榄石材料的热震性能,提高镁橄榄石格子砖在温度急剧变化过程中的稳定性,该类材料在中高温区具有较低的负膨胀性能,同时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

名称: 用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制造陶瓷基质复合物

申请(专利)号:CN201710854569.8

公开(公告)日: 2018.04.06 申请日:2017.09.20

申请(专利权)人: 波音公司

发明(设计)人: D·J·布雷利;J·H·贝尔克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用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制造陶瓷基质复合(CMC)材料的系统和方法。一个实施例是用于形成陶瓷基质复合结构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碳纳米管、石墨烯和氮化硅碳的混合物,加热该混合物以使碳纳米管和石墨烯键合,以及烧结所述混合物中的氮化硅碳。

名称: 一种色差小的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申请(专利)号:CN201711294743.4

公开(公告)日: 2018.05.25 申请日:2017.12.08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搜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设计)人: 张秀芝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色差小的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陶瓷复合材料,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氧化锆13-21份、丙二醇甲醚3-7份、麦饭石18-26份、丙烯酸丁酯7-15份、甲基三乙酰氧基硅烷3-7份。将氧化锆、麦饭石混合研磨、加入丙二醇甲醚溶液加热密封搅拌处理,制得混合物A;将丙烯酸丁酯、甲基三乙酰氧基硅烷置入混合物A中加热密封搅拌处理,超声处理,离心分离取沉淀、洗涤烘干、制成坯体,烧制,冷却即得。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强且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具有良好的断裂韧性和抗弯强度,特别是其色泽与人体牙齿近乎完全一致,仿真度极高,与人体牙齿的色度差在正负0.5个色度范围内。

名称: 用于高速铣削合金工具钢的金属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专利)号:CN201711260385.5

公开(公告)日: 2018.05.08 申请日:2017.12.04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夏普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发明(设计)人: 周悫昱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速铣削合金工具钢的金属陶瓷及其制备方法,用于高速铣削合金工具钢的金属陶瓷的组分及各组分质量百分比如下:8.0-20.0%的Co +Ni粉、10-15%的TaC粉和/或NbC粉,11-15%的Mo,余量为费氏粒度小于1.0μm的Ti(C,N)粉。本发明实现了高温硬度与韧性的良好匹配,提高了金属陶瓷的综合性能以及抗热冲击和抗热塑变形的能力。

名称: 一种黑色氧化锆陶瓷材料组合物及其应用

申请(专利)号:CN201711498437.2

公开(公告)日: 2018.05.15 申请日:2017.12.28

申请(专利权)人: 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设计)人:邱基华;李喜宏;白姣姣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色氧化锆陶瓷材料组合物,包含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成分:氧化铁0.01-4%、氧化钴0.01-3.5%、氧化铝0.01-15%、氧化锌0-3.5%、氧化钇2-7%、氧化钛0-4%、二氧化硅0.01-1.0%,余量为含有氧化铪的氧化锆。本发明通过在氧化锆陶瓷粉体里面添加黑色的着色剂,控制所添加的二氧化硅和氧化铝的粒度,提高氧化锆陶瓷的遮盖力和黑度,降低其透光度,提高其成型瓷体的机械强度,保证产品颜色和强度两方面的优异效果。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采用所述黑色氧化锆陶瓷材料组合物制备而成的黑色氧化锆陶瓷以及所述黑色氧化锆陶瓷的制备方法。

名称: 一种具有多孔发热膜结构的陶瓷加热体的制备工艺

申请(专利)号:CN201711394637.3

公开(公告)日: 2018.05.18 申请日:2017.12.21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市卓力能电子有限公司

发明(设计)人: 丁 毅;程宏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多孔发热膜结构的陶瓷加热体的制备工艺,涉及加热体的制备工艺技术领域;该工艺包括混料、球磨、托盘、成型与干燥、烧结、灌蜡、机加工、涂覆、金属化烧结、接电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整个制造工艺简单,通过采用箱式炉在氧化气氛和常压下烧结胚体,制得的加热体加热均匀且加热效率高。

猜你喜欢
氮化硅莫来石陶瓷材料
溶胶-凝胶法制备氮化硅陶瓷微球
多孔氮化硅陶瓷天线罩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高温压电陶瓷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Sm2O3、Y2O3对刚玉-莫来石多孔陶瓷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莫来石晶须生长机理及研究进展
CeO2稳定ZrO2陶瓷材料的研究进展
B4C-TiB2复相陶瓷材料研究进展
高熵陶瓷材料研究进展与展望
纳米η-Al2O3粉与不同硅源原位合成莫来石的研究
高纯度莫来石晶须的制备与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