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的缅甸非华裔少儿汉语学习者学习动机调查
——以曼德勒福庆孔子课堂寺庙教学点为例

2018-01-30 11:13杨香涤娄开阳
海外华文教育 2017年12期
关键词:硕士学位教学点缅甸

杨香涤 张 英 娄开阳

(曼德勒福庆学校,缅甸 曼德勒999091;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中国北京100081)

一、引 言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缅经贸往来日益频繁,缅甸国内对汉语人才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多。不少缅甸家长希望孩子从小学习汉语,因此少儿汉语教学已成为缅甸汉语教学中的热点。所以,摸清缅甸非华裔少儿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以缅甸曼德勒福庆孔子课堂汉语教学点的478位非华裔少儿汉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问卷调查法和课堂观察法等研究手段,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分析了其学习动机,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与建议。

Gardner(1985)把第二语言学习动机定义为“个体出于愿望或满足感在学习语言时的努力程度”。他还将外语动机分为:工具型动机和融入型动机。本文借鉴了Gardner对二语学习动机的分类,也将缅甸少儿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预设为工具型动机和融入型动机。除此之外,还引入了“从众型动机”的概念,以描述特定年龄阶段学习者的动机状态。

在国际汉语教学领域关于学习动机的研究则有:王爱平(2000)在调查东南亚华裔学生的学习动机时指出,基于华人身份认同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而产生的学习动机是华裔学生学习汉语的最重要的动机之一。邢程(2005)在研究初级阶段越南学生学习动机时说:“第二语言学习动机是学习者学习某种语言的理由或目的,它既是静态也是动态”。刘霜(2012)在研究泰国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时,发现泰国学生有明确的汉语学习动机,但总体的动机水平不太高。杨乐(2012)从年龄、性别、性格、学习汉语时间长短、是否是华人等几个方面调查了泰国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林辛(2013)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印尼慈育大学中文系的汉语学习者进行研究,得出学习者年级不同,动机排列顺序也不同;同时,作者认为影响学习者学习动机的有七个因素,其中教师因素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史文(2013)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观察法等多种方法研究了老挝留学生的学习动机,研究发现老挝留学生在学习者层面的动机最高,而在语言层面的动机最低。

目前有关缅甸少儿汉语学习者学习动机的研究还比较少,除了林仙珍(2011)研究了缅甸成年人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张妙丽(2014)研究了缅甸果敢地区华人青少年学习动机弱化现象之外,尚无其他人关注并研究缅甸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问题,至于缅甸非华裔少儿汉语学习者的动机研究,目前学界较为缺少。

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本文有借鉴意义,不过也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理论研究较多,实证研究较少;二是部分研究中的问卷题量较大,易导致数据的可靠性变弱。本文在设计问卷时希望克服前人研究的缺陷,在设计问卷时尽可能不问太多问题,同时注意获取足够多的样本量,以期使本研究建立在大量数据分析的实证研究之上。

二、调查过程

下面简要介绍本次田野调查的调查地点、调查对象及问卷设计。

(一)调查地点

选择缅甸曼德勒福庆孔子课堂的七所寺庙汉语教学点作为调查地点,分别为:九龙寺庙教学点、耶特寺庙教学点、玛哈迦纳永僧院教学点、翁佐寺庙教学点、瑞萨阳寺庙教学点、叶德娜昂敏寺庙教学点和内比都迪侯寺庙教学点。

(二)调查对象

以寺庙教学点的非华裔少儿汉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儿童心理学创始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四个阶段理论,选取了“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中的9岁至15岁年龄阶段的学习者进行调查[1]。同时,将9岁至15岁缅甸非华裔寺庙教学点的汉语学习者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进入缅校初中或就读缅校初中阶段(9岁至13岁);第二阶段为准备进入缅校高中或就读缅校高中阶段(13岁至15岁)。本次一共调查了478位学生,具体情况如下:

表1 七所寺庙教学点的学生性别、人数信息

调查地点及教学点名称 性别 调查人数(位)玛哈迦纳永僧院 男 36女74 38男翁佐寺庙教学点30女73 43男瑞萨阳寺庙教学点35女63 28男叶德娜昂敏寺庙教学点50女50 0男内比都迪侯寺庙教学点41女43 2总人数478

图一 性别统计

图二 民族统计表

图三 年龄统计

图四 HSK(汉语水平考试)统计表

寺庙教学点是针对缅甸非华裔汉语学习者开设的。这些学习者的汉语水平分别为:初级水平、准中级水平和中级水平,他们分别属于中文幼四、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和六年级共七个不同的年级。参加过HSK(汉语水平考试)一级的学生占4.0%、二级占6.7%、三级占6.7%、四级占1.3%、五级占0.2%,81.2%的汉语学者还未参加HSK(汉语水平)考试见(图四)。未参加考试的学生据个人了解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未达到一定水平不能参加考试和达到水平不参加考试(资金问题);达到水平资金无问题不参加考试(如:学习动机问题、心理问题等)。

(三)问卷设计[2]

调查问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学习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教学点、班级、性别、年龄、民族等;第二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情况,包括:是否参加过汉语水平考试(HSK)(第1题)、HSK级别(第2题)、选择一门外语时的表现(第3题)、选择两门外语时的表现(第4题)、学习汉语的原因(第5题)、对汉语水平的要求(第6题)、学好汉语希望工作的地点(第7题)、目前学习汉语的目的(第8题)。

三、结果与分析

(一)不同年龄阶段汉语学习者问卷调查与分析

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数据统计如下:

表2 不同年龄阶段学习者问卷调查统计

年龄题目序号9岁 10岁 11岁 12岁 13岁 14岁 15岁问卷与答案人数(人)百分比(%)人数(人)百分比(%)人数(人)百分比(%)人数(人)百分比(%)人数(人)百分比(%)人数(人)百分比(%)人数(人)百分比(%)1.缅甸 11 32.4 15 40.5 30 52.3 54 52.4 73 60.3 38 55.9 33 56.9 2.中国 12 35.3 14 37.8 15 26.3 26 25.2 27 22.3 17 25.0 13 22.4 7你希望将来在( )工作。3.中缅边境4 11.8 4 10.8 12 21.0 20 19.4 14 11.6 6 8.8 8 13.8 4.美国 7 20.6 1 2.7 0 0 3 2.9 4 3.3 4 5.9 4 6.8 5.其它国家0 0 3 8.1 0 0 0 0 3 2.5 3 4.4 0 0 1.参加中国的夏令营或冬令营5 14.7 3 8.1 7 12.3 12 11.7 8 6.6 5 7.4 4 6.9 2.到中国旅游购物不需要别人翻译0 0 5 13.5 1 1.8 4 13.9 8 6.6 5 7.4 2 3.4 8你学习汉语是希望能够( )。3.到中国留学 21 61.8 20 54.1 20 35.1 40 38.3 51 42.4 29 29.4 17 29.3 4.找个好工作 6 17.7 5 13.5 16 28.1 29 28.2 37 30.6 20 29.4 23 39.7 5.保持中国人的生活方式0 0 1 2.7 2 3.5 0 0 0 0 0 0 0 0 6.成为中缅交流的友好使者2 5.9 3 8.1 11 19.3 18 17.5 17 14.0 9 13.2 12 20.7

图五 选择一门外语时的动机表现

调查表明:选择一门外语时9岁、10岁学习者的汉语学习相对稳定,从11岁开始至13岁汉语学习动机有所降低,14岁、15岁学习动机又开始上升。此年龄阶段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未完全稳定。

图六 选择两门外语时的动机表现

调查表明:选择两门外语时,优先选择英语的学习者比例较大,尤其是在12岁和13岁。另外,11岁开始至15岁,他们还选择其它(日语、韩语、泰语)语言进行学习。

图七 学习汉语的原因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习者是完全出于自愿来学习汉语的,也有部分学习者选择因为同学在学,另有极少部分学生选择父母要求所以来学习汉语。笔者认为寺庙教学点免费教授汉语是大部分汉语学习者选择学习汉语的动机来源。

图八 对汉语水平的要求

调查显示:

第一,9岁至11岁的学习者对于希望通过阅读汉语书报杂志来学习外语的人数呈现缓慢递增的态势。12岁、13岁处于缅校的初中最后阶段,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没有之前的强烈。14岁、15岁处于缅校的高中阶段,此阶段学习者的理解能力比9岁至13岁阶段强,所以14岁、15岁的学习者愿意用阅读的形式来学习外语。

第二,9岁、10岁学习者更倾向于口头交流的方式。

第三,9岁、10岁处于HSK考试的过渡期,11岁至15岁开始准备HSK考试,所以11岁至15岁学习者通过HSK考试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强。

第四,9岁至15岁的学习者希望通过娱乐的方式来学习外语呈现逐步递减的状态。

图九 学好汉语后希望工作地点

调查显示:

第一,9、10岁年龄阶段的学习者选择到中国工作的比率高,从11岁开始至15岁选择在中国工作的比例开始下降。这表明,学习者在学习汉语初期热情较高,希望可以到目的语国家工作,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则更倾向于在本国工作。

第二,选择在中缅边境工作的人数比重没有较大的浮动,而想去美国工作的学习者只有在9岁时所占比重较大,而9岁之后更倾向于留在缅甸。

图十 目前学习汉语的目的

调查显示:

第一,9岁至15岁之间选择参加中国的夏令营或冬令营的汉语学习者数据整体分布均匀。到中国旅游或购物时,希望可以通过所学汉语进行流利交流的人数较少,并且没有较大的增幅或减少。

第二,9岁开始至15岁之间选择到中国留学的学习者所占比重较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与此同时,9岁至15岁之间希望能够找个好工作的学习者逐渐增多,所以选择留学的人数有所下降。

第三,找到工作后,希望成为中缅交流友好使者的人数逐渐增多。

(二)不同性别汉语学习者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对不同性别学习者的调查数据如下:

表3 不同性别学习者问卷调查统计

年龄题目序号问卷与答案9岁 10岁 11岁 12岁 13岁 14岁 15岁性别人数(人)百分比(%)人数(人)百分比(%)人数(人)百分比(%)人数(人)百分比(%)人数(人)百分比(%)人数(人)百分比(%)人数(人)百分比(%)1.阅读汉语书报杂志男6 17.6 6 16.2 16 28.1 6 5.8 10 8.3 8 11.8 5 8.6女3 8.8 5 13.5 5 8.8 17 16.5 17 14.0 23 33.8 29 50.0 2.流利地进行口语交流男19 55.9 20 54.1 27 47.4 35 34.0 51 42.1 17 25.0 14 24.1女12 35.3 10 27.0 5 8.8 40 38.9 31 25.6 32 47.1 36 62.1你希望自己的汉语能够()。(多选)6 3.通过HSK男9 26.5 5 13.5 25 43.9 22 21.4 38 31.4 15 22.1 10 17.2女0 0 5 13.5 5 8.8 22 21.4 31 25.6 28 41.2 25 43.1 4.看懂汉语电影和电视剧男18 52.9 15 40.5 22 38.6 28 27.2 34 28.1 10 14.7 7 12.1女3 8.8 3 8.1 8 14.0 16 15.5 13 10.7 35 51.5 15 25.9男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5.其它女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男6 17.6 8 21.6 17 29.8 22 21.4 36 29.8 8 11.8 6 10.3 1.缅甸你希望将来在()工作。女5 14.7 7 18.9 13 22.8 32 31.1 37 30.6 30 44.1 27 46.6男5 14.7 7 18.9 12 21.1 13 12.6 12 19.9 5 7.4 0 0 7 2.中国女7 20.6 7 18.9 3 5.3 13 12.6 15 12.4 12 17.6 13 22.4 3.中缅边境男2 5.9 1 2.7 9 15.8 10 9.7 10 8.3 3 4.4 5 8.6女2 5.9 0 0 3 5.3 10 9.7 4 3.3 3 4.4 3 5.2 4.美国男6 17.6 3 8.1 0 0 2 1.9 4 3.3 2 2.9 3 5.2你希望将来在()工作。7女1 2.9 0 0 0 0 1 1.0 0 0 2 2.9 1 11.7 5.其它国家男0 0 3 8.1 0 0 0 0 2 1.7 2 2.9 0 0女0 0 0 0 0 0 0 0 1 0.8 1 1.5 0 0 1.参加中国的夏令营或冬令营男5 14.7 2 5.4 5 8.8 7 6.8 6 5.0 1 1.5 0 0女0 0 1 2.7 2 3.5 5 4.9 2 1.7 4 5.9 4 6.9 8你学习汉语是希望能够()。2.到 中国旅游购物不需要别人翻译男0 0 1 2.7 1 1.8 4 3.9 7 5.8 1 1.5 1 1.7女0 0 4 10.8 0 0 0 0 1 0.8 4 5.9 1 1.7

年龄题目序号问卷与答案9岁 10岁 11岁 12岁 13岁 14岁 15岁性别人数(人)百分比(%)人数(人)百分比(%)人数(人)百分比(%)人数(人)百分比(%)人数(人)百分比(%)人数(人)百分比(%)人数(人)百分比(%)3.到中国留学男12 35.3 11 29.7 12 21.1 14 13.6 19 15.7 7 10.3 0 0女9 26.5 9 24.3 8 14.0 26 25.2 32 26.4 22 32.4 17 29.3 4.找个好工作男1 2.9 3 8.1 11 19.3 12 11.7 19 15.7 5 7.4 6 10.3女5 14.7 2 5.4 5 8.8 17 16.5 18 14.9 15 22.1 17 29.3你学习汉语是希望能够()。8 5.保持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男0 0 1 2.7 2 3.5 0 0 0 0 0 0 0 0女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6.成为中缅交流的友好使者男1 2.9 3 8.1 7 12.3 10 9.7 13 10.7 6 8.8 7 12.1女1 2.9 0 0 4 7.0 8 7.8 4 3.3 3 4.4 5 8.6

图十一 选择一门外语时的动机表现

调查显示,选择一门外语时大部分学生选择学习汉语。从图(十一)中得知9岁时,男性选择学习汉语的比例大,到了14岁、15岁时男性选择学习汉语的学习者大大下降。13岁开始至15岁女性选择学习汉语的比例上升。

图十二 选择两门外语时的动机表现

调查显示:第一,通过图(十二)可以看出,先选英语后选汉语和先选汉语后选英语的男性动机整体呈现递减的状态而女性则最终呈现递增的状态。但是,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先选英语后选汉语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先选汉语后选英语。13岁以后缅校开始增设数理化课程,男性的兴趣转向此类课程,以至于学习语言的时间和精力有所减少。女性对于语言学习随着年龄的增长整体呈现逐步递增的状态。第二,选择其它语言(日语、韩语、泰语)的学习动机增幅不明显。

图十三 学习汉语的原因

调查显示:第一,因为父母要求而学习汉语的男女学习者几乎不存在。第二,因为受同学的影响而学习汉语的男性处于波动的状态,女性从9岁开始至13岁处于缓慢增幅的状态,到14岁时受同学的影响增多。第三,完全出于自愿的学习者中男性呈整体下降的状态,而女性则呈整体上升的状态。男性从11岁之后下降幅度较为明显。

图十四 对汉语水平的要求

调查显示:第一,9岁至11岁男性对汉语水平的要求比11岁以后高,而且从9岁开始至15岁整体呈现下降状态。女性在13岁之前对汉语水平的要求在图中呈现的波动较小,而从13岁之后猛增。第二,男性从9岁时开始学习汉语,因为没有考试的压力,所以在学习一年汉语之后,学习汉语的要求有所降低。而11岁时需要通过HSK初级考试,所以对学习汉语的要求有所提高。11岁之后,完成考试则对汉语水平考试的要求有所回落。而女性呈现连续增长的状态。第三,9岁至15岁男性希望看懂汉语电影和电视剧的要求整体呈现下降的状态。而女性从9岁至13岁呈现缓慢上升的状态,13岁至14岁之间猛增,14岁之后因为进入缅校高中阶段,课业较为繁重。

图十五 学好汉语后希望工作地点

调查显示:第一,9岁至11岁希望在本地工作的男性逐步增多,但在11岁至13岁之间有一个小的回落,13岁之后出现了明显下降;而女性基本处于稳定上升的状态。第二,9岁至11岁之间的男性想来中国工作的人数有增多的意向,到了12岁以后希望来中国工作的期望逐渐减少;女性整体没有较大的波动。第三,选择希望将来在中缅边境工作的男性中9岁、10岁没有较大的波动,到11岁时有所上升,而11岁以后开始下降;女性整体没有较大的波动。第四,选择去美国或其它国家工作的学习者没有明显的波动。

图十六 目前学习汉语的目的

调查显示:第一,自9岁开始至11岁的学习者希望能够参加中国的夏令营或冬令营活动的男性学习者较多,而11岁以后希望能够参加活动的男性学习者较少;9岁至15岁之间的女性没有很大的波动。第二,9岁至15岁之间希望到中国留学的男性所占的比重持续下降;而女性从9岁至11岁所占比重呈现下降状态,11岁以后逐渐增长。第三,男性9岁至11岁时想通过学好汉语找工作的人数逐步增长,但从11岁以后开始出现回落。女性则整体呈现上涨状态。

(三)全部教学点结果汇总分析

下面我们将所有教学点的数据汇总如下:

表4 七所寺庙教学点学习者问卷调查统计

图十七 七所寺庙教学点问卷调查统计

通过对福庆孔子课堂七所寺庙教学点的非华裔汉语学习者学习动机调查发现:

第一,在调查选择一门外语时,77%的学生选择了学习汉语。

第二,在调查学习两门外语时,调查结果显示先选英语的学习者为57.7%;而先选择汉语的学生占35.8%。结合第一题的结果,表明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动机还未完全稳定下来,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

第三,调查结果显示,有95%的学生是出于自愿学习汉语,同时30.3%的学生选择了因为同学都在学而学习汉语,这表明学习者有一定的从众心理。

第四,有73%的学生希望自己的汉语能够流利地进行交流;另有50%的学生希望自己的汉语能够通过HSK,这说明HSK(汉语水平)考试在一定程度上激发着学习者的动机。另外,调查还表明学习者对听说读写都有全面的要求,但偏重于说。

第五,对于将来工作地点的选择,53.1%的学生选择在缅甸工作,近25.9%的学生选择在中国工作,14.2%的学生选择在中缅边境,另有1.9%的学生选择其它(包括:马来西亚、韩国)。大部分学习者学好汉语后还是愿意找与汉语有关的工作。

第六,41.4%的被调查对象希望能够到中国留学,28.5%的人希望能够借助学好汉语找到好工作,15.1%的学生希望能够成为中缅交流的友好使者。

(四)调查结果小结

缅甸少儿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指的是推动和激发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可以分为:从众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它们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年纪较小的学生多表现为从众型学习动机和模糊的工具型动机,随着年龄的增长,工具型动机逐渐成为汉语学习者主要的学习动机。本文通过观察和调查缅甸少儿汉语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得出以下几项结论:

第一,9岁至13岁(准备进入缅校初中或就读缅校初中)年龄阶段的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一直在波动,内心摇摆不定,从众心理较强,因此本阶段少儿学习汉语的动机多表现为从众型动机。

第二,14岁、15岁(准备进入缅校高中或就读缅校高中)年龄阶段的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相对稳定,多表现为工具型动机。这一阶段的男性对于使用汉语找工作的愿望并不强烈,女性的学习动机则保持相对稳定。从这反映出女性的工具型学习动机强于男性。

第三,选择一门外语时,大部分学习者汉语的学习动机比英语的学习动机强;而选择两门外语时,先选择英语其次选择汉语的比例大。整体而言,学习者学习汉语的动机比学习英语的动机弱。

第四,50%的寺庙教学点汉语学习者可以通过HSK考试以考代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可以用课堂活动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四、问题与对策

根据前面数据分析的结果,我们发现缅甸非华裔少儿汉语教学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缅甸少儿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方面:师资数量不足,特别是少儿汉语教师人手不足;同时,师资水平欠佳。

2.教材方面:目前针对缅甸寺庙教学点的教材仅有一部,挑选合适寺庙教学点非华裔少儿汉语学习者的教材任重道远。

3.教法方面:由于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目前的教法略显单调,不够灵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对缅少儿汉语教学的建议及对策

1.针对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可以多利用外派教师的资源优势对本土教师进行培训,同时可借助赴缅志愿者教师的力量,提升本土教师的整体水平。

2.针对教材方面的问题,需要针对少儿的学习特点和学习动机,编写适合不同年龄段和不同需求的教材,特别需要提升教材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例如:针对13岁至15岁少儿工具型动机的不断凸显,可以增加相关职业汉语专业知识教授,例如:商务汉语、翻译汉语、旅游汉语等。一方面,利用不断推进汉语的深入学习,扩大汉语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将来使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奠定基础。

3.针对教法的问题,9岁至13岁少儿从众型学习动机的显著特点,特别需要采取游戏教学法来组织教学。一方面契合该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并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日趋明确学习汉语的意义和价值。教师有必要进行区分教学和因材施教的探索。

4.另外,不仅需要有本土特色,还需要有国际视野。结合YCT和HSK的培训和考试是目前全球汉语学习水平测试的一个统一标准。缅甸少儿汉语学习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级别进行测试。随着这一考试系统的不断完善,这一测试将会为学习者的汉语水平评价提供更加权威的支持。

注释:

[1]同时也是因为寺庙教学点中9岁至15岁的少儿学习者居多。

[2]感谢江汉大学王立教授对本文问卷设计所提出的宝贵意见,如有谬误概由作者负责。

杜素仪:《马来西亚大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冯小钉:《短期留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分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版),2013年第2期。

符冬梅:《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付婷婷:《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研究》,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甘 泉:《韩国留学生本科汉语学习动机变化动态研究》,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高一虹、赵 媛、程 英、周 燕:《中国大学本科英语学习动机类型》,《现代外语》,2003年第1期。

龚 莺:《日本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北京语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郭亚萍:《印尼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贺 阳:《汉语学习动机的激发与汉语国际传播》,《语言文字应用》,2008年第2期。

侯创创:《初级阶段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研究》,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江婷婷:《泰国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论文,2013年。

李爱奔:《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及对策研究》,渤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李佩莹:《非在华印尼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李祖清:《缅甸华人汉语现状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林 辛:《印尼汉语学习者学习动机研究——以印尼慈育大学中文系为例》,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林锡星:《缅甸华文教育产生的背景与发展态势》,《东南亚研究》,2003年第3期。

林仙珍:《缅甸成年人汉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刘 宁:《美国大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相关性的研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刘 霜:《泰国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研究——以泰国勿洞为例》,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刘 芸:《菲律宾华校学生的华语学习动机与华校激发策略》,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孟 伟:《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及成绩间关系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皮亚杰:《皮亚杰教育论著选》,卢濬译,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

祁 畅:《中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秦晓晴:《动机心理论研究及其对外语学习的意义》,《外语研究》,2002年第4期。

秦晓晴:《第二语言学习动机及存在的问题》,《外语教学》,2003年第3期。

沈亚丽:《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及其相关性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史 文:《老挝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王爱平:《东南亚华裔学生的文化认同与汉语学习动机》,《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3期。

王志刚、倪传斌、王际平、姜 孟:《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目的研究》,《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第3期。

吴应辉、杨叶华:《缅甸汉语教学调查报告》,《民族教育研究》,2008年第86期。

邢 程:《初级阶段越南留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熊 琦、张小克:《缅甸汉语教学概况》,《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第3期。

杨 乐:《泰国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研究》,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原一川、尚 云、袁 焱、袁开春:《东南亚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态和动机实证研究》,《云南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8年第3期。

詹文芳:《泰国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张 月:《零起点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赵萍萍:《高级汉语学习者学习动机调查研究》,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Donyei,Z.Survey Article:Motivation in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Language Teaching.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31):117-135.

Gardner,R.C.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The role of attitudes and movtivation.London:Eward-Arnold.1985.

Gardner,R.C.Attitude/Motivation Test Battery:International AMTB Research Project.Canada: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2004.

Jean Sook Ryu Yang.Motivational Orientations and Selected Learner Variables of East Asian Language Learners in the United States.Foreign Language Annals.2003.

Sung&Padilla.Studentmotivation,parental attitude,and involvement in the learning of Asia language i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8.

Williams,M.&Burden,R.Psychology for Second Language Teacher.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猜你喜欢
硕士学位教学点缅甸
规范农村教学点办园行为的实践与探索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缅甸记忆
我校成功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缅甸总统吴廷觉访华
在美国对于就业来说最好和最差的硕士学位
缅甸非常之旅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村小学和教学点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要求全面启动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
回忆缅甸作战中的史迪威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