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意外”传承文明

2018-01-30 19:56田海舰
考试周刊 2017年72期
关键词:传承文明意外中职语文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是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是学校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文化自信的渠道。本文通過对事例的分析,利用“意外”实现教学目标,同时在语文教学中体现育人的功能。

关键词:中职语文;传承文明;教育

【案例背景】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沉积,造就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其中包括天文地理,历法乐章,文化典籍,礼仪习俗,姓氏称谓等。研究古代文化常识,对于继承和弘扬古代的精神文明有着重要意义。中职生在重专轻文思想指导下,普遍存在对中华文化不重视、不了解现象。为此充分发挥语文课堂的作用,以姓名文化入手全方位渗透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中,从而激发学生兴趣,达到传承文明,培养民族自豪感的目的。

【案例描述】

今天开始上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在介绍文学常识时,学生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老师,我们上了几课古诗,我发现他们都有字号,例如李煜字重光,柳永字耆卿,苏轼字子瞻,不像我们就一个名字,他们为什么要取这么多名字?”“对,有许多称呼也不是名字啊,真是怎一个‘乱字了得啊!”从古代文学的学习“意外”到了古代姓名大讨论中了。中断的课堂无法继续,我突然灵光一现,趁着学生有兴趣何不就古人姓名文化来说一说,这也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啊。毕竟平时学生重视专业,可是难得对语文知识感兴趣,尤其是古文知识,因为距今遥远,学生很难看懂就更不喜欢了。何不就这一机会把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中,引起他们对语文的兴趣。

“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提的问题也是很多人心中的疑惑,《仪礼·丧服》中所谓,‘子生三月,则父名之。那我们今天的作业就是:我们的姓氏从何而来?古人起名有什么规律?名字中蕴含了什么样的中华文化精髓?请同学们课后分组搜集资料,解除疑惑。下周我们将对此进行探讨。”

今天又是语文课,同学们经过这段时间的搜集整理想必对我们的姓名文化都有所了解了,今天就验收下大家自主学习的结果。

“先秦时代,姓氏作用是不同的,男子称氏,用以明贵贱,女子称姓,用以别婚姻。姓氏变化反映了贵族的地位和职权的变更。”“中国人的名字具有自己的传统和特点,往往有一定的含义,表示一定的愿望。有的名字包含着出生时的地点、时间或自然现象;有的名字希望具有某种美德,如‘忠、义、礼、信等。有的名字表示希望健康、长寿、幸福,如‘健、寿、松、福等。”同学们说的都很好,中国人的姓氏,从其发端发展、嬗替演变的漫长历史看,曾是中华民族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主要环扣之一,在政治、文化及社会活动等领域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而成了举世无双、特色独备的中国传统姓名文化。可以揭示血缘关系纽带在古代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历史作用。“哦,所以我们名字传承的也是中华优良品德的表现。”“对,中华民族历来被称为‘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积淀让‘百善孝为先‘仁义礼智信,温良谦恭让‘天行健地势坤,师法天地章仁伦‘厚德载物刻入了我们的骨血之中,也成为我们教育孩子的标准。人们也把这些优良的品质融入我们的名字中,表达对孩子的期望。如苏洵在《名二子》中为他两个儿子取名中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同学们一改往日文化课上睡觉,偷偷玩手机,说话三部曲,认真地听着,并不时地发出感叹。

【追寻延伸】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同学们改掉了自己养成的一些不良习惯,例如任性、暴躁、无礼无律等,言行举止变得有礼有节,温良谦恭。古代姓名文化的学习也是我们了解、传承古代文化的一个入手点,希望同学们依然保持这种兴趣,从而了解、热爱自己国家的文化,传承祖国优秀文化,从而振兴中华。因时间有限,希望大家课后继续搜集古代姓名称谓方面的资料,再集中学习,归纳整理以便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我们所学习的课文,也增长我们的古代常识。并探讨通过什么方法可以把古代姓名文化渗透进我们的中职语文课堂,从而让这五千年的文明代代传承下去,我们又该如何从中吸取养分,让我们也具备这些美德。学生们又陷入新一轮的探讨热:如何在中职语文课堂中渗透姓名文化,再把这些文明传承下去。

【案例反思】

1. 充分考虑学情,找到学生兴趣点

这节意外的课虽然结束了,但是留给我的思考却没有结束。在我们总是强调中职生重专轻文时或许并没有找到一个正确引导、激起他们兴趣的切入点。在我们强调中华五千年沉积的博大精深的文化,需要下一代去传承、弘扬时,却并没有深入考虑过学生的年龄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特点。在我们一味强调课堂纪律,强调课堂中课程完成时却没有注重质量和效率,以至于我们只是追求完成语文教学的目的,却并没有检验出学生学习的效果。在我们梳理文言知识时也要把民族传统文化渗透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课文中泛泛而言,学生不一定接受,不如找学生感兴趣的地方,以此为切入点达到预期目的。

2. 和风细雨,润物无声,让学生主动去学

课后学生讨论后交上来的渗透策略也让我看见了我们教学不只是课堂一种形式:设置情境,在课文中解读;擂台大赛,激发学生热情;剧场相声,全员互动配合;文化一角,探讨学习交流……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学生的智慧也会给你一个惊喜。不是轻视,只是找不到重视的理由,兴趣将成为最好的理由。当他们自己想办法时,提高了他们参与感,成就感,反而更容易学进去。在他们想办法,做工作时事实上已经是在学习了,此时可说是全方位地把古代文化渗透进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无声无息间,不需大动干戈,就已经达到了目的。当然这其中少不了老师的指导、配合和鼓励。

所以我们的课堂中每一个“意外”何尝不是一个契机,一个切入我们目标的转折点。善加利用这些意外,传承中华文明,引导学生去探索中华灿烂的文化!这也是我们语文的一个目标。

参考文献:

[1]研究性学习课题“古代文化知识”教师指导方案及总结(2011-08-22).

[2]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作者简介:田海舰,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传承文明意外中职语文
记录历史,传承文明
——数字化测绘建档技术助力历史建筑保护
传承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菲律宾年底“意外”加入亚投行
踏着梦想 传承文明 走向辉煌 铜川市耀州区柳公权初级中学简介
“意外”服药被轻判李宗伟“五一”复出
缅怀先烈 传承文明 亲近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