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2018-01-30 00:53郝志芹
考试周刊 2017年42期
关键词:略读课文小学语文策略

郝志芹

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教师对其给予高度重视。相关教育学者也指出,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只有加强阅读方法指导,才能让学生逐步掌握精读和略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本文则从以精读入手开展略读,培养阅读能力为基础组织略读教学以及优化课堂阅读评价等分析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望给予语文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当前小学语文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大部分,一般精读课文在略读课文之前,目的在于凸显精读课文的重要性,一定程度还反映课文内容延伸。但很多语文教师都忽视略读教学,因此需要探究小学略读课文,由此提高学生阅读效率和自主阅读能力。

一、 以精读课文入手找准课堂教学切入点 引导学生自读

略读课文在阅读教学中起到桥梁作用,更是纽带。从学习内容角度分析,通常略读课文会设置在精读课文后面,并与精读课文形成整体后起到延伸和总结教学内容效果。与此同时,还可适当进行适合教材单元主题延伸课外阅读,为后续写作和口语交际打好基础。例如,在学习《我不能失信》一课时,教师就在教学中用下述方式导入:“同学们,在该组课文学习中大家认识了尊重少年儿童和爱护小动物的列宁,勤于思考、执著追求的李四光,爱护关心下一代的高尔基。那么今天就和老师一起去认识一下宋庆龄,看看她是怎么样的人?”可以说简简单单的语言就将学生引入单元学习中,巧妙与前面精读课文相融合。此外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认真钻研语文教材,尽可能找到适合切入课文的点并由此展开教学。例如,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中的文字和插图就节选自《清明上河图》中汴河和土桥两岸繁忙的热闹景象。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紧抓“名扬中外”关键词作为切入点,必然能明确学习主线。而语文教师还可让学生充分研读课文内容并思考文中究竟哪些内容凸显此幅画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作。同时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细细品读每个段落的刻画,从中产生个体阅读感悟。有的学生在阅读中认为第二段写到三百六十行且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十分了不起,因此它有着名扬中外的美誉,也有学生认为张择端在画作中活化了人物。如此一来学生在品读过程中能紧紧围绕名扬中外关键词自主阅读课文,形成整体阅读体系。

二、 以培养阅读能力为基础组织略读教学 深化阅读水平

当前阅读教学存在人文精神、阅读能力、语文知识三大取向。而略读课文更注重突出学生阅读能力取向,阅读能力也体现阅读素养。所谓阅读素养即学生能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书写语言能力,能从中学习和从各式各样的文章中建构意义。从某种层面分析阅读能力即学生学习力,阅读教学的重任在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而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却在消磨学生阅读兴趣,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和让学生回答明知故问的问题,毫无阅读效果。对此可尝试单元式阅读方式,以“走近毛泽东”单元为例,教师先设置《开国大典》和《七律·长征》两篇精读课文,之后再设置《毛主席在花山》和《青山处处埋忠骨》两篇略读课文。这组精读课文着重展现了领袖毛泽东出众的文学风采,略读课文则表现他作为普通人的情怀。语文教师还可采用主题阅读方式开展略读课程教学,便于学生更深层次了解毛泽东。此外教师还可为学生提供如《毛泽东看戏》《两个红辣椒》《难忘的小红马》《这思考的窑洞》以及《平民小學》等多篇课文让学生在教学中展开分组教学。具体方法为:教师提前复印材料,之后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分发给每一小组不同阅读材料,留给学生相应的自主阅读时间,最后学生交流汇报内容就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如果学生能整体把握文章,那么在汇报时就能紧抓阅读重点,吸引其他学生注意力。

三、 以改变传统评价机制来激发学生阅读 提高阅读能力

教师评价学生阅读目的在于考查学生是否掌握所学知识,能力是否得到巩固,也通过评价反馈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体验因阅读而形成的情感态度。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做任何一件事时都需要兴趣作为驱动力,但从相关调查得知,小学生普遍对阅读课程缺乏兴趣,觉得自己阅读水平较差,如果课程要求阅读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单纯为了应付教学,一定程度也和教师评价呈现结果有关。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表示,当看到教师鼓励性评价会极大激发阅读欲望,相反,如果教师评价只有寥寥几句,会打击学生阅读积极性。小学语文教师应始终相信每位学生都有极大的天赋,都是可塑之才。因此写评语时应以发展性目光评价学生阅读能力,取之精华,根据每个学生特点进行评价,尽可能让评语成为鼓励学生前进的动力,找到每位学生闪光点,大到整体阅读水平,小到一句话或者一个词语的情感表达。语文教师在对学生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也要冷静指出其阅读过程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方向,避免学生因沾沾自喜而产生不思上进的心理。可以说评价略读教学在于考查学生是否能准确把握阅读材料大致意义,教师通过书面或口头评价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效果、学习过程等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同时教师也应重视及时评价反馈和课堂阅读练习设计,通常设计有选择、填空、简答三种题型,在于考查学生对阅读课文某个语段理解、概括和分析能力,由此从多方面提高学生阅读水平。

四、 结语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推进,略读教学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规律和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略读教学方法,既能凸显精读课文重点,也能促使学生多方面掌握知识,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陈丽雯.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4):295-295.

[2] 周亮.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例谈[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2(10):34-36.

[3] 曹晓明.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探讨[J].读写算:教师版,2014(32):84-84.endprint

猜你喜欢
略读课文小学语文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的过程研究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浅谈略读课文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