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习作评价策略的有效性探究

2018-01-30 06:08何月燕
考试周刊 2017年62期
关键词:有效性探究评价策略

摘要:小学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习作评价又是习作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然而“以教师批改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教学观念桎梏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得作文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有效的习作评价能够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力,增强写作信心,从而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评价策略;有效性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习作能力”,“要考查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也就是说,评价学生的习作不再单纯是老师的事,而是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通过一堂堂高效的作文讲评课,掌握有效的修改方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然而,当前的小学习作教学却不尽如人意,教师只注重习作前“一言堂”的教学形式,然后“闭门造车”——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精细的修改、评价,作文本上留下密密麻麻的红笔印记。笔者初教作文时也是如此,花了大把时间对每位学生的作文都做了精细的批改。可是这种“全权代理”的单向性教学模式,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让自己疲惫不堪,学生却收效甚微。

基于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进行了反思与探究,在近几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把作文评价与修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我评改、家长参评,逐渐培养他们的自评自改能力,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当然,此种教学评价模式虽然使自己从习作批改中逐步解放出来,但在习作中如何有效地评价作文显得尤为重要。

一、 精选讲评内容

(一) 选材新颖。生活是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然而有些学生一到写作就犯难,要么抓耳挠腮下不了笔,要么选择一些“老掉牙”的题材。一篇优秀的习作应该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新颖的选材能够让人眼前一亮,提高作文的档次。因此,批阅学生作文初稿时,笔者通常根据该篇习作的要求,选取最具新颖的选材供讲评课借鉴。

(二) 结构创新。所谓文章的结构,就是指文章各部分之间的组织和安排。这对小学生来说,有些难度,以致有些学生在习作中容易出现结构混乱的现象,想到什么写什么,完全没有谋篇布局的思維。笔者在批阅学生作文初稿时,特别留意作文中的精巧构思,精选一些典型文章组织学生进行评论、学习与借鉴,让学生在习作中多关注自己文章结构上的创新。

(三) 语言丰富。习作中学生呈现的语言文字即是对生活的一种审美历练。丰富的语言能够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一篇优美的文章,其文字表述必定是生动形象的,其语言形式必定是灵活多变的。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习作中多关注不同的语言形式,而不是在写到人物语言时,一下笔就写“某某说”,全篇没有任何语言形式的变化,导致整篇文章干枯无味、毫无新意。

二、 探究讲评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评价的主体要多样化。”这就要改变教师单一的评价方式,引入其他的评价主体。教师在研读学生习作初稿,对其有了初步评价与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在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文章,邀请全班学生共同参与到习作的评价与修改中。

(一) 有的放矢,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在讲评课中应多为学生设计台阶,让他们拾级而上。选择不同层次水平学生习作中的优点所在,在讲评时重点指出其中的精彩环节,并给予有针对性的表扬鼓励,一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二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这也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也会激发学生修改完善自己习作的兴趣。

(二) 对比得失,提高自我

习作讲评中,教师采用的“范文”,并非十全十美的文章,而是具有代表性的习作,这既有优点,也有不足,具有修改的价值和必要。在课堂上将其展示出来,让全班同学共同点评,找出其中的优缺点,各抒己见,发现问题,说明原因,提出修改意见,共同评议,共同提高。

三、 多样化的评价

(一) 生生互评

学习伙伴在教学评价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学生对同伴的作文更具阅读兴趣,他们乐于互评。采用正确的互评方式,不仅能从伙伴的习作中吸取经验和方法,而且为下一步的自评环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学生互评这一环节,笔者经常采用“田忌赛马”式评价,即根据学生不同层次的写作水平,让优秀的习作者评价中等水平的学生,中等水平的习作者评价基础薄弱的学生,基础薄弱的学生鉴赏优秀习作者的文章,这种评价方式更具针对性,学生能够更明确地发现评改对象作文中的优缺点,他们评改的兴趣与积极性更高,评价的效果更佳。

(二) 学生自评

在生生互评的基础上,学生对自己习作中的优缺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之后,教师可趁热打铁,留出时间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边改边评。从字、词、句、段、标点等方面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参考同学的评改,举一反三,吸取他人的精华之处,使自己的作文锦上添花。这样的评价,不仅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自查修改的能力,而且能够减轻教师评改的工作量,可谓一举两得。

(三) 家长参评

家长对孩子的评价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学生习作也是家长了解孩子的一面镜子。在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的基础上,邀请家长参评学生的习作,不仅可以了解孩子的习作情况,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孩子习作的积极性,同时也增进亲子关系,有利于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总之,有效的习作评价,不仅能让学生看清自己作文的优缺点,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增强学生的习作信心。有了兴趣、信心,学生也会逐步爱上写作,提高写作水平,达到理想的作文境地。当然,与此同时,改变传统的习作教育教学方式,教师在习作评改中既得到了解放,也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闵崴.“互动式习作评改”教学模式研究[D].沈阳:东北师范大学,2012.

[3] 刘婧.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评价的反思与策略优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何月燕,福建省漳州市实验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有效性探究评价策略
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性探究
“儿童立场”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课堂评价策略的建构
美术作业情感式评价策略探索
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