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体育的教学改革

2018-01-30 16:41林鹏翔
考试周刊 2017年62期
关键词:教育改革中职院校体育

摘要:当前,我国的教学改革逐步开展,从而也给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的中职院校体育教学在“教”与“学”两个方面存在着较多的矛盾,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观念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过于重视完成教学规定、维持教学秩序,而忽略了学生的主观意念和差异性,使得学生出现抵触心理,不能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进而造成学生身体素质迟迟得不到显著的提高。

关键词:体育;教育改革;中职院校

当前,我国的教学改革逐步开展,从而也给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的中职院校体育教学在“教”与“学”两个方面存在着较多的矛盾,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观念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过于重视完成教学规定、维持教学秩序,而忽略了学生的主观意念和差异性,使得学生出现抵触心理,不能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进而造成学生身体素质迟迟得不到显著的提高。这种困境的出现既来自于教师的教授方法不当,也跟学生自身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面对这种困境,本文从改革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两个方面阐述高校体育的教学改革。

一、 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

中职院校体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考虑教学的内容,还要仔细斟酌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人文性,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上进心,让学生学会所教授的体育活动并乐在其中。为此,教师应在教学中注意以下几点的要求:

(一) 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以往的教学方法让教师习惯于以自己为中心进行教学,使教授内容务必遵循教学大纲,而没有考虑学生的想法和需求,同时只关注于是否完成了教学内容而忽视了教学所要求达到的目标。因此,为了适应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体育教师应该先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将学生从课程被动接受者的角度转变为课程的主体,坚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在备课和上课时,既要完成教学内容,更要明确教学的总体目标,不要眼盯着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考虑自己的教学能够给学生带来怎样有益的影响。

(二) 因材施教,创新教学方法。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教学注重的往往是群體而非个人,设置教学目标有时根据自己的经验,有时根据群体的平均水平,没有考虑到个体的差异性,使得总有一部分学生不能享受到体育带给他们的乐趣,因为最终考核评价不理想而深受打击,对体育运动丧失了信心和热情。因此,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应当坚持体育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地位,利用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设置合理的学习内容和考核标准,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潜力。

(三) 理解体育教学的内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大学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使得大学生得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通过开展体育运动,强健学生体魄,让学生养成热爱体育运动的好习惯,并在参与体育运动中培养团队协作能力、与人交际的能力、吃苦耐劳的能力、积极向上的态度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大学体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局限于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应当考虑到体育带给学生们的长远意义,依据每一群学生的兴趣爱好,设置一些丰富的团体活动,让大学生们从中学会遵守规则、团结合作、顽强拼搏,让他们在体育课上真正学有所得。

另外,教学的改革还需要学校和教育部门的协同参与,合理设置教学大纲,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差异。例如在农村,由于设施和人才的匮乏,体育教学中就无法像城市中一样开展得有声有色,一方面应当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力度,输入人才和资金,另一方面,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将“包班”的教学模式逐步转变为“走教”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学生教学收获的最大化。

二、 学生学习方法的改革

学生在进行体育学习方面同样需要改变。虽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尚不成熟,在学习新东西方面如果没有经验丰富的老师的引领,是没办法完全掌握和理解的。现实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在课上不注重教师的指导和引领,忽视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把体育课当成技能培训课、活动课,这样就达不到体育教学的预期效果。为此,学生以及学校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变:

(一) 学生要理清自己的体育学习思路。学生应当明确把自己作为课堂的主体,树立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作用,认清体育运动对自己身心健康极大的促进作用,积极参与体育教学,展示出自己的优势,在课堂上与教师互相配合,在磨合中与教师的教学观念达成共识,再结合科学、系统的锻炼,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同时认真学习相关的体育理论知识,实现体育教学对自己的积极促进作用。

(二) 各方面需要各尽其职,协同努力。体育教学改革的完成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需要各方的互相配合、齐心协力,必须多管齐下,围绕学生本身进行教学的改善,积极改革现有体育课程,丰富课程内容,完善学校体育基础设施,大力组织校园体育活动,发展学生体育社团,形成校园体育文化。与此同时还可以进行学生体质状况的跟踪和反馈,建立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和教师的体育教学的科学体系,建立相关激励制度等,不断推进体育教学实践。

(三) 将体育学习素质作为评价体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标准。体育学习素质包括体育学习的观念、能力、人格、情感、行为等,决定了大学生学习体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衡量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也是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成果的直接反映。通过树立起体育学习素质这个标准,使学生真正理解体育的内涵,认真学习体育知识,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具备健全的人格。

体育运动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应当成为学校和教师关注的焦点。在推进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通过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使体育教学从“体教结合”向“体教融合”改变,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式和培养方式,使得体育教学真正受益于广大学生,形成师生教学的和谐关系,促使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运动,锻炼强健体魄,培养优秀人格,进而实现身心的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林鹏翔,中二,浙江省温州市中等幼儿师范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育改革中职院校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2016体育年
中职院校Flash动画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中职院校PhotoShop课程教学浅谈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我们的“体育梦”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