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日间病房癌症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8-01-31 09:38沈海华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44期
关键词:病房癌症化疗

沈海华

(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急诊室,江苏 南通 226361)

化疗是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但其引起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生理、心理影响,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1]。加上日间病房患者在院时间短,对护理要求更高。舒适护理是个性化、高效、具有系统化的临床护理模式。本研究对我院就诊的日间病房癌症化疗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48例癌症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舒适护理,n=24)和对照组(常规护理,n=24)。其中观察组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62.85±6.24)岁;对照组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62.14±6.37)岁。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巡视病房,配合医师完成治疗工作,严密观察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和体征,及时向主治医师汇报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处理。

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主要包括:1、舒适度评估:评估患者的舒适度,针对其个体化差异制定护理措施[2]。2心理护理:①护理人员接待患者时要以真诚的态度主动关心患者。②对于首次化疗者,全面评估患者情况,向患者及家属简要讲解化疗的基本流程,鼓励患者与已经接受化疗的患者多交流,树立患者坚持治疗的信心。③充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因患者在院时间短,补液结束后就在家休息,需提供简单有效的家庭应对措施。向家属加强化疗知识的宣教,发放宣传手册,以便查阅。④对于多次化疗者,耐心倾听其建议、感受,给予个性化的健康教育;⑤鼓励家属多陪伴及支持,使患者有归属感。3、专科护理:①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用BD留置针,有条件者可应用PICC导管,以保护静脉。②化疗过程中每半小时巡视一次,及时讲解处理患者出现的情况,使其坚持完成化疗;③对于晚期癌症患者,耐心倾听其主诉,进行疼痛评估,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并及时评估药物镇痛效果,采用适合患者的转移注意力方法缓解其疼痛;4、睡眠护理:指导患者休息要有规律,睡前热水泡脚,喝热牛奶,补液结束后做一些消耗较小的体力活动,保证每日睡眠达6小时以上;5、环境护理:保持病房整洁、安静,温湿度适宜,每天上、下午各开窗通风半小时,被褥及时清洁更换,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播放患者爱好的电视、音乐等。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16.67%(4/24),食欲不振发生率25.00%(6/24),腹痛发生率4.17%(1/24),疲乏发生率29.17%(7/2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率37.50%(9/24),食欲不振发生率50.00%(12/24),腹痛发生率16.67%(4/24),疲乏发生率54.17%(13/24)(P<0.05)。

2.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45.97±9.71)分]和护理满意度91.67%(22/2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36.21±10.01)分]和护理满意度79.17%(19/24)(P<0.05)。

3 讨 论

化疗是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使患者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加之化疗将给家庭造成经济负担,患者容易产生负面情绪[3]。因此,良好的护理干预对该类患者至关重要。舒适护理体现以人为本,使患者在心理、生理、社会等方面达到愉快的良好状态,尤其更适用于日间病房患者[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16.67%(4/24),食欲不振发生率25.00%(6/24),腹痛发生率4.17%(1/24),疲乏发生率29.17%(7/2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率37.50%(9/24),食欲不振发生率50.00%(12/24),腹痛发生率16.67%(4/24),疲乏发生率54.17%(13/24)(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45.97±9.71)分]和护理满意度91.67%(22/2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36.21±10.01)分]和护理满意度79.17%(19/24)(P<0.05)。由此可见,舒适护理可有效降低日间病房癌症化疗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病房癌症化疗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换病房
癌症“偏爱”那些人?
对癌症要恩威并施
不如拥抱癌症
病房
跟踪导练(二)(3)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PICC个性化护理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