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干预效果分析

2018-01-31 09:38张丽霞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44期
关键词:行为能力家属资料

张丽霞

(内蒙古包钢医院血液科,内蒙古 包头 014010)

高血压是老年患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由于人们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的变化,导致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人数不断增多,严重影响了患者自身的生命健康,如今,针对高血压患者,主要是采用药物进行治疗,由于部分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不全,从而无法获得最佳疗效,因而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十分必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200名入组患者均为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使用数字随机法将两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有74人,女性有26人,年龄区间在64-82岁,平均年龄为(75.92±2.53)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有64人,女性有36人,年龄区间在62-85岁,平均年龄为(76.91±2.95)岁。将符合以下标准的患者纳入病历资料,要求如下:①不得患有恶性肿瘤、多器官功能衰竭、传染病等;②患者家属知晓本次研究并支持患者参加;③所有的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中老年高血压疾病;④患者及其家属知晓参与本次研究的目的以及可能发生的风险;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患者后,研究人员将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若所得出的结果为(P>0.05),则视为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则加强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健康宣教:在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应与患者进行一对一的高血压疾病知识宣教,让患者知晓高血压疾病的治疗主要在于长期坚持用药,同时告知患者不良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对疾病的不利之处,嘱咐患者家属共同纠正患者的不良习惯;让患者知晓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对于自身疾病的有利之处,提升患者对于工作的配合度[1-2]。(2)心理护理: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在患有慢性疾病后,对疾病的知晓程度不高,担心长期接受治疗需要花费较多的金钱,害怕自身的状况会加重家人的负担,因而极易产生负性情绪,护理人员针对出现负性情绪的患者,应多于患者讲解尽早及时的遵医嘱接受治疗对自身疾病的有利之处,若任由疾病进展,会进一步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同时应嘱咐患者家属多花时间陪伴患者,开导患者,让其能够在治疗期间保持愉悦的心情,积极勇敢的面对疾病。

1.3 观察指标

护理人员应记录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同时评估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包括患者的服用依从性、对疾病的知晓度以及对医护人员的配合度,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越好,在收集好上述资料后,使用相应的软件进行处理。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所有的实验数据都应使用Excel软件分析处理后,再将其按照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的标准,使用SPSS20.0数据包处理,检验水准以α=0.05,只有得出的(P<0.05),本次研究才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评分为(84.94±3.1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评分(72.19±2.94),不良事件的发生率(9%)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6%),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更好,(P<0.05)上述观察指标数据具有可比性。

3 讨 论

高血压[3]属于一种需要长期接受治疗的疾病,且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患者高度配合,才能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而部分患者在治疗期间,对于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度不高,各种不良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都影响着疾病的进展,因而必须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比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评分,观察组患者的服用依从性、对疾病的知晓度以及对医护人员的配合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的发生明显降低。

综上所述,对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加强对其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降低患者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该护理方法可在相关科室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行为能力家属资料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一起自主高坠死亡的现场分析
珠三角地区农地确权模式研究
“行商”
论中学生的民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