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妊娠合并生殖道感染终止妊娠患者的护理

2018-01-31 09:38朱雪萍吕霞娟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44期
关键词:羊膜毒血症胎膜

朱雪萍,吕霞娟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妇幼保健院,江苏 无锡 214002)

流产是妊娠中期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中生殖道感染是流产的最重要原因,常可导致先兆流产,发展成难免流产、死胎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1]。感染性休克也称为脓毒症,具有发病凶险、病情多变、预后差、存活生活质量低等特点,有1/4脓毒症患者死于住院期间,感染性休克病死率更是接近50%[2]。严重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降低了世界人口质量。因此,本研究就我院近年来收治的6例妊娠合并生殖道感染终止妊娠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探讨护理干预措施,旨在为日后临床诊疗护理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妊娠合并生殖道感染患者6例,分析其一般资料及病史。产妇年龄28~37岁,平均(31.33±3.83)岁,孕14~26周。所选对象均为自愿参与,精神、智力正常。

2 结 果

2.1 患者基本情况分析

本组6例患者孕周14~26周。其中4例胎盘低置状态存在,2例无胎盘低置状态(其中2例为双胎),4例患者曾有宫腔手术史。本组4例患者阴道分泌物培养阳性,3例宫腔分泌物培养阳性,妊娠结局显示:6例胎儿均难免流产,2例产妇出现脓毒血症休克(1例行剖宫产,1例行子宫切除),1例动脉栓塞+雷内引产。4例患者既往均有先兆流产史,6例患者均无无早产史。

2.2 本组6例孕妇感染病原体分布构成比

本组6例孕妇感染病原体有7种,阴道感染病原体有4例(解脲脲原体),宫腔感染病原体共3例(2例大肠埃希菌与1例粪肠球菌),血液感染病原体有1例(大肠埃希菌)。

3 护理方法

3.1 病情观察

密切监测患者神智、生命体征变化,包括体温、血压、脉搏、呼吸以及心率等,详细记录,有2例患者体温升高、血压明显降低,精神萎,护士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处理,给予护理干预,降低了脓毒血症休克导致的患者死亡风险;患者出现胎膜早破、体温升高等情况,遵医嘱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严格用药规范,观察用药后的效果。根据病情的发展,能及时配合医生,积极处理,避免病情恶化。

3.2 心理护理

加强对孕妇和家属的情绪指导,讲解情绪对病情及胎儿的影响,紧张和焦虑等心理均易诱发宫缩,不利于保胎治疗;重视患者的心理特点,耐心倾听其主诉,给予详细解释介绍,可适当介绍既往保胎治疗成功的案例,指导其家属给予产妇支持和鼓励,帮助孕妇树立坚持下去的信心。难免流产后护理人员需要加强病房巡视,协助产妇解决自理能力不足,运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以及亲切热情的态度主动与患者沟通;要加强疾病相关知识,讲解本病的发生原因、治疗及转归,讲解有关感染方面的知识,让产妇对病情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减少其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3.3 阴道流液的护理

有2例患者在孕期出现阴道流液的情况,胎膜早破试验阳性。护理人员应协助其取左侧卧位,以增加胎盘、胎儿的血流灌注,注意观察阴道流液的量、性质及颜色,做好相应记录;按需吸氧;做好孕妇的会阴护理,每日定时对外阴部进行消毒擦洗,保持外阴部清洁干燥,勤换内衣内裤,贴身衣物应以纯棉质为主。

3.4 饮食护理

根据每位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饮食营养计划,一般主要以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钙及粗纤维、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指导患者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防止便秘,协助并教会产妇卧床进食,嘱咐其少食多餐,不可过量或过少饮食,循序渐进,鼓励多饮水,以保持血容量。

3.5 其他护理

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孕妇应指导其绝对的卧床休息,保持外阴清洁,尽量避免咳嗽和用力使用腹压,以免增加官腔压力,防止残余羊水流出诱发脐带脱垂。

体温升高患者,护士应加强病房巡视,调整病房温湿度,保持床单元、衣物干燥舒适,提供生活协助,给予安全宣教,落实降温医嘱。

4 讨 论

妊娠期生殖道感染不仅仅是危及产妇本人,同时也可引起新生儿感染,是围生儿与产妇致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3]。本组6例有3例宫腔分泌物培养阳性,导致宫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包括:①胎膜早破:胎膜是保护胎儿预防感染的重要物质,一旦发生胎膜早破将使阴道条件由弱酸向弱碱性改变,为细菌繁殖提供可趁之机。破膜后阴道内致病菌上行性感染,导致母婴传播,胎膜早破与羊膜腔感染具有重要关联;②细菌性阴道病和羊膜腔感染:宫颈或阴道内细菌上行进入羊膜,达到羊膜腔后繁殖生长,引起感染,目前已被多项研究报道细菌性阴道病是引起上行性宫内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③绒毛膜羊膜炎:若产妇在妊娠前即存在子宫内膜炎征象且炎症未清除完毕的状态下,将会累及胎盘和胎膜,进一步扩散至羊膜,导致感染;④医源性因素:既往有过多次流产、宫内操作治疗等技术,可增加宫内感染的几率;⑤患者自身因素:患者抵抗力下降、长期贫血、体质较差的患者宫内感染几率较大,这一机制尚不明确。通常宫内感染患者临床在诊断过程中以病史观察为主,包括既往早产、产褥期感染史、胎膜早破史、既往阴道炎和宫颈炎史[4]。本研究对6例患者进行病史资料分析发现:所有患者均无早产史,其中4例先兆流产史,4例胎盘低置状态存在,4例有子宫手术史(其中包括2例剖宫产史, 1例宫腹腔镜史,1例宫腔镜),5例存在体温升高,此外本组6例均存在贫血与C-反应蛋白升高。脓毒血症是一种非常凶险的疾病,具有极高病死率,当脓毒血症并发难治性低血压(液体复苏无效)或高乳酸血症时,即可导致脓毒血症休克,本组2例脓毒血症休克患者均由感染所致,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5]:①改善气体交换受损,按需给予吸氧,密切观察患者血氧饱和度,动态监测动脉血气分析;抬高床头30~40°,定时翻身拍背;②纠正生理状态紊乱,准确记录出入量,评估患者营养状态,遵医嘱给予支持疗法,静脉输悬浮红细胞、白蛋白,补充微量元素、氨基酸等;③积极预防感染加重,治疗原发病灶,遵医嘱定时使用抗生素,正确采集标本,预防泌尿系统的感染,做好会阴护理,每日评估各种管道留置的必要性,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④满足手术条件情况下配合手术,尽快去除原发病灶。

本调查还发现,孕中期生殖系统感染对于妊娠结局和胎儿健康均具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可直接导致难免流产的发生,严重时甚至威胁孕产妇生命,应及早给予护理干预,提供有效措施。本研究通过加强护理干预后,6例患者均康复出院,其中2例脓毒血症救治及时有效(1例行剖宫产,1例行子宫切除)。对于宫内感染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有助于保障孕产妇健康,降低并发症,尽可能保留子宫及日后生育功能,对其病情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可通过上行途径、血行途径、逆行种植、介入性操作不当四种途径感染,其中以上行性感染最为常见。总结妊娠合并感染预后不良患者的预防要点:(1)及时纠正可导致产妇抵抗力低下的疾病,如营养不良、贫血以及慢病等。(2)对妊娠合并感染性疾病进行及时治疗,如子宫颈炎(包括衣原体感染)、阴道炎等。(3)要避免产程延长和胎膜早破。(4)减少不必要的阴道及肛门检查。

猜你喜欢
羊膜毒血症胎膜
产前超声诊断羊膜带综合征2例
羊妊娠毒血症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
产前诊断羊膜腔穿刺术改期的原因分析
连续性血液净化应用于重症脓毒血症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诊断脓毒血症的临床意义
足月胎膜早破256例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胎膜早破伴新生儿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探讨胎膜早破患者临床治疗方法
高容量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脓毒血症致早期急性肾损伤的效果分析
经腹羊膜腔灌注术治疗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