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分析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习题拓展

2018-01-31 08:34刘军
考试周刊 2017年61期
关键词:分析能力培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深入人心,广大一线教师都在苦苦追寻着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良方。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的学习方法仅靠记忆,分析能力相对薄弱,这不仅导致其在校的学习与付出不成正比,更让其离校之后,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关键词:分析能力;培养;习题拓展

秉持新课改理念的我们,如何将能力培养融入物理教学是我们探索的重点目标。而习题教学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能力培养的主阵地。通过对一线教学的了解,很多学生在进行物理学科的学习时,将题目表象作为关注的主要目标。记忆题干,记忆解题答案。然后,通过不停地重复来加深记忆。

但很多物理习题的课堂主要追求知识应用的全面性,按照教材知识点的分布,针对习题情景进行相应的拓展,从而完成对习题的讲解。但這种教学方式,关注点放在了这个物理情景本身,对于物理情景或物理过程的递进式关系没能够施以足够的重视。这也促使了学生对分析能力的专项训练没能够得到充分实施。

物理的分析,其实更多的也就是过程,状态的分析。为了让学生重视过程和状态的分析,以过程和状态的组合关系来展现题目的组成方式,并依据学生的思维能力从易到难递进地去解构习题。本文以运动学这一部分内容为例来一起探讨如何在习题中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

高中物理大部分内容是运动学,而运动学里面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过程和状态的分析能力,所有的题目其实也是多个过程的不同组合方式。结合由浅入深的原则,我就可以将相应的题目按单一过程到多过程的原则进行排布。而多过程的题目中,可以按照过程之间的组合方式对题目进行分类别的专题探讨。多过程的组合方式有整体过程与部分过程之间的组合,不同运动过程顺序进行的组合,相对独立的过程组合三大类。

(一) 单一过程

单一过程一般只涉及一个运动过程,这种类型的题目基本上也就是基础公式的应用。涉及难度不大,在后续的学习内容上,对于单一过程更多的也是增加其受力分析的难度,或者情景本身的难度。

【例1】 飞机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50s内速度达到400m/s,试求这段时间内飞机的加速度大小。

【例2】 一质量为m的箱子,在一个与水平面为θ的固定斜面的顶端,其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将箱子从静止开始释放,求箱子的加速度。

(二) 多过程

对于多过程的问题,就要分析过程之间的转接状态,状态之间形成过程,所以在题干中所涉及的瞬时状态都要引起注意,将这些状态提出来,结合题目的已知和未知条件寻找适合的研究过程,而过程之间的纽带就是过程中相同或者相关联的物理量。

【例3】 质点沿一直线运动,先从静止开始以2.5m/s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4s,接着以大小为10m/s的加速度匀减速运动直至停止.求:(1)4s末的速度? (2)质点运动的总位移。

这个题目涉及的状态有状态1——最开始的静止状态,状态2——4s末,状态3——最后的停止状态。他们能够组成的过程有状态1-状态2,状态2-状态3,状态1-状态3,由于状态1-状态3的整体过程中运动形式发生了改变,加上题目的已知和未知条件都是只涉及分开的两个过程。所以选择了两个分段过程状态1-状态2,状态2-状态3。这两个过程的组合方式就是属于不同运动过程顺序组合的方式。这种类型的组合方式过程之间的桥梁就是前后过程链接状态的速度。即这道例题中的状态2——4s末,结合运动学公式在状态1-状态2的过程中求出状态2的速度带入状态2-状态3的过程即可。

【例4】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以v增加到2v时经过的位移是x,则它的速度从2v增加到4v时所发生的位移。

这道多过程问题的类型就属于整体过程与部分过程之间的组合。涉及的状态有状态1——速度为v,状态2——速度为2v,状态3——速度为4v。状态间两两组合的过程有状态1-状态2,状态2-状态3,状态1-状态3。这三个过程的共同点是加速度相同,任选两个过程联立还可以得到两个过程中共同状态的速度相同。

【例5】 为提高冰球运动员的加速能力,教练员在冰面上与起跑线距离s0和s1(s1

这道例题是2017年全国二卷的第一道大题,这道题目就是多过程中相对独立的过程组合。冰球的运动和运动员的运动相互独立,互不影响,针对每个运动过程都可以列出相应的方程,过程之间的关系就在于他们的时间相同,这样就把两个方程联立起来了。

按照这样的思路,对我们遇到的习题进行重新排布,将学生的关注点放到对状态和过程的研究中,避免了学生只注重题目表象,忽略题目本身内涵的不足之处。经过这几年的实验,每个类型的题目以专题的形式汇总在一起,对学生进行训练,让学生体会针对每种类型题目分析的奥妙,再将各种类型题目以综合训练的形式混搭起来,让学生学会去分辨题目的各种类型,让学生学会知识点的同时,更学会知识点的相关拓展,提升学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分析能力,提升学生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刘军,重庆市第七中学。

猜你喜欢
分析能力培养
初中历史课堂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浅谈学生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分析能力的提高
论初中数学教师对学生解题错误的分析能力
电子白板让初中历史课堂更精彩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