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文化生活”中“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课堂教学导入研究

2018-01-31 13:28李梦圆
新一代 2017年20期
关键词:文化生活思想政治课课堂导入

李梦圆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与更新,教育系统的完善变得越来越重要,课堂教学模式与教育观念也随之调整,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是一节课良好开端的领路人,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者,是一节课顺利开展的关键主体。课堂导入是一堂课的起始,但易被一些教师所忽略,它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却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导入是课堂教学进入新课程时的行为,好的课堂导入可以引起学生注意,调动学习动机,明确学习内容,建立与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如何将一堂课上好,利用好一堂课的开头引起学生兴趣,调动课堂氛围,促进课堂教学内容的顺利进行,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文化生活;课堂导入

一、课堂导入的教学价值

课堂导入一般发生在刚上课时,学生还处于下课的亢奋时期,教师如何发挥课堂导入的作用将学生迅速带入教育教学就成为关键所在。但是大部分教师很容易忽视或者根本没有课堂导入,而是直接“开门见山”,导致学生思维没有开放,课堂教学过于突然,学生无法进入状态,有的教师甚至认为课堂导入根本不重要,只是“画蛇添足”。课堂导入作为一门教学艺术,是课堂教学中必要的教学手段,从时间上看,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首个环节,从方式上看,它是启迪学生思维的教学行为,从目的上看,它是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辅助手段。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课堂导入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掌控力,构建起和谐、积极、适宜的师生关系。

虽然新课改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依然采取传统课堂的教学方法,高中思想政治课容易给学生造成极其复杂的知识内容体系,这就需要高中教师去努力寻找合适的突破点去引导学生,所以运用适当的课堂导入方法显得极为重要。任何一种课堂导入的方式,任何一个优秀的导入设计,都是针对特定的某一课时所设定的内容,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每堂课都采取同样的导入方式,则会使学生产生审美疲劳,所以研究课堂导入不仅仅是为了完善导入的理论体系和参考价值,更在于创新课堂导入方式,更新导入资源库,在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吸引力的同时,使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方面得到启发,增强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授课水平及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文化生活》课堂导入的原则

《文化生活》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必修内容之一,它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这三本必修教材共同构成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内容。《文化生活》是以中学生所熟悉的文化现象为基础,将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研究对象,以提高学生参与文化生活的能力作为要领,帮助学生鉴别文化、提高文化赏析能力、提升文化修养为最终目的,指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和价值观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它一共包括四个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位于全书的第二单元,共划分为三课时,主旨内容为文化传播、文化传承、文化创新。优秀的课堂导入内容不是固定的,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来设计导入内容。《文化生活》的教学导入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导控性原则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对一堂课的顺利进行起着引导和掌控的作用,课程开始之初,運用课堂导入可以提升学生的兴趣、注意力和思维。教师要懂得掌控学生的心理状态,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来促成导入的发生。良好的课堂导入可以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产生学习新内容的心理准备,并达到教师预设的课堂效果。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应预测到学生对导入内容可能出现的认知反应,避免陷入为了“导入”而“导入”的误区。教师的导入内容不宜设计过多,否则就会出现头重脚轻的状况,学生容易产生倦怠感,导致无法将课本知识与导入内容相联接。在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中,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应着重注意教材所突出的继承与发展的知识点,可以以“时光机”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发展的交叉点及二者各自的特点。

(二)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课本以外的延伸知识来启迪学生回归课本知识,以达到开拓学生思维的作用。《文化生活》中“文化传承与创新”这一专题的常考点在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了解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把握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的方向。教师在导入这一单元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文化值得我们去继承与发展?”有人认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育必须摆脱古代教育思想的影响,另一部分人认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有很多精华,发展教育必须回归古代教育思想,学生在面对这个问题时,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简单问题的设定奠定了学习内容的扩展,学生思维得到启发,并很快融入到教学情境当中,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启发式导入,依然是课堂导入必须遵守的原则之一。

(三)关联性原则

关联性原则是很多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时经常用到的方法,教师通常用一段视频或几组图片与教材内容关联起来,加强课本知识与学生生活及当代社会发展的联系。课堂导入作为课堂的起始部分必须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习内容的具体部分与讲授内容要具有一致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若教师不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给脑力带来疲劳。”师生感情的连接与沟通在开始上课时就已经建立了,若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强迫学生进入课本知识的学习,就会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学生思维得不到扩展与发挥,师生情感沟通就会呈现下滑状态。课堂导入与课本内容的相互联系可以使学生更加明确教学目的,让课本知识与主旨内容相衔接,最终确定整堂课的基调。

三、《文化生活》课堂导入的策略

课堂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的教师认为导入只是上课前短短几分钟的开场白,它无法将教材内容直接传达到学生手中;有的教师认为导入会耽误正常的上课时间,影响整堂课的节奏。如果进行公开课活动,教师往往非常重视导入的设计与安排,但在平常授课时就会对导入有所减弱,一些教师更加注重的是考试与讲授内容的紧密结合,因此导入会逐渐被误解为只是让课堂看起来更具有艺术性些。教师在导入时运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有趣的故事、切合课堂主题的视频、音频,可以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使学生在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中获得关注。课堂导入就如电视节目的开场白一样,都是先引入一个大家熟悉的话题,再正式切入主题。《文化生活》教材设定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当前生活中的各种文化现象。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关文化的话题就越多,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应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入手,以达到提高学生参与文化生活的能力、懂的赏析文化、理解文化传承的意义、唤醒文化创新的意识。endprint

(一)阐明目标法

学习目标是一堂课的指南针,明确学习任务、深化学习目的可以使学生认清本节课学习内容的重难点。上课之初,教师强调课程学习的总思路,可以引起学生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的过渡,这样的课堂导入更具有深刻性,明确学习目标的导入有利于学生产生从量变到质变积累成功的愉悦感,当目标任务在课程结束得到实现时,学生就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与继续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可以设计这样的导入:

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日益频繁,各国之间各具特色的文化得到了充分的交流与融合,促成了文化多样性的形成与文化传播手段的根本性变化,如何对待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它的表现形式有哪些,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是什么,相信学习过本课程之后,我们定能从中获得启发。这个导语明确了学习目标,前半部分是对文化现象的概括,后半部分的设问引出学习目标,并为下面的学习内容做铺垫,起到增强学生学习欲望的作用。

(二)故事导入法

对于每个国家来说,文化同政治、经济一样重要,人们在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同时离不开文化,对于每个民族的发展来说,文化是民族延续的重要标志。从古至今,文化在不断地继承与发展中更新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用故事来导入新课,吸引学生注意力是学习《文化生活》的最佳素材,故事的选择要从学生感兴趣的、熟知的内容着手,要做到与课本知识相呼应、相衔接。

例如讲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这样导入:

大家都听过愚公移山这则寓言故事,传统的愚公移山寓言赞扬的是愚公及其后代不畏艰辛困苦,挖山不止的坚韧精神,同学们是否可以发挥想象力,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发挥集体的智慧来创编“愚公移山新传”。设计故事新编的导入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我们既不能原封不动地全面照搬传统文化,也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最终体现出“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教学主题。

(三)联系实际导入法

联系实际就是借用周边生活发生或接触到的事来导入新课,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社会现实的发展动态与课本知识的巧妙结合,可以使师生产生对学习内容的共鸣,从而营造轻松自然地课堂氛围,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第五课《文化创新》设计这样的导入:

很多同学会和父母利用节假日出门旅行去体验不同的风景人文,当下优秀的旅游文化,如资源丰富的山东文化,众多的圣人贤士、文化名人聚集此地,文化经典浩瀚如海。在山东文化的对外宣传中,常常会讲三句话:泰山从这里崛起,黄河从这里入海,孔子从这里诞生。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山一水一圣人”。底蕴丰厚的山东传统曲艺,素有“曲山艺海”之称,今天让我们在赏析山东快书的过程中共同探讨文化应该如何创新,从而引出“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这一核心主题。

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运用新媒体手段,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入课堂,注重导入的科学性、艺术性、教育性。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对新知的探求欲,课堂导入绝不能和一堂课脱节,好的课堂导入应该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它是为了深化教学内容而设置的一部分,導入的设计在于恰到好处,而不是越复杂越好,就算导入只有一句话,也可以起承转合,引入精彩的主题课程。课堂最终还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的课堂,只要教师在课堂导入找准切入点,就会产生课未始、趣已生、情已浓的效果,并最终为新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与基础。

参考文献:

[1]高青兰.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艺术导论[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58.

[2]高秉宏.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导入方法[J].学周刊,2016(19):5-6.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化生活思想政治课课堂导入
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所存问题探究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丰富村民日常文化生活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高中与高校思政课衔接的问题所在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