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科研激励机制研究

2018-01-31 14:36袁玫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34期
关键词:科学研究科研成果科研项目

袁玫

摘 要 地方高校科研激励制度的确立和落实,有利于推动地方高校教师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和成果的扩大。本文对地方高校科研激励机制有效性进行了简单概述,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地方高校科研激励机制激励性较弱和分配方式失衡等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优化地方高校科研激励机制的策略,旨在为关注这一领域的人士提供一些可行性较高的参考意见,推动我国地方高校科研成果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 地方高校 科研激励机制 分配方式 竞争机制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界对于我国地方高校科学研究,特别是科研激励机制在其中的作用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我国地方高等院校在自身多年发展过程中,建立和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科研激励机制,用于对科研工作进行规划和管理。如何推动地方高校将科研激励机制持续发展和完善,促进地方高校科研能力的提升,是相关领域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之一。

1地方高校科研激励机制有效性

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教师科学研究成果的申报审批流程为,高等院校教师以研究课题申请相应的科研项目经费,再经国家和政府以及高校审核通过后,为其提供项目经费。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此种科研项目申报和审批流程导致了科研项目的成果转化工作较为缓慢。在地方高校科研激励机制的建立和落实下,地方高校教师的科研项目申报和审批流程变得更加简单,从而提升了教师参与科研项目的积极性。加之,在科研工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凭借阶段性的科研成果获得阶段性的奖励,用于后续研究,推动了地方高校教师科学研究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我国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2地方高校科研激励机制发展现状

2.1激励机制的激励性较弱

地方高校现行的科研激励机制对于高校科研工作人员的激励性较弱,并且现行科研激励机制更多的是鼓励和引导科研人员去获取数额更多的科研经费,对于科研项目是否能转化并应用于学术发展以及国家建设方面未能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此种情况直接导致了部分地区高等院校科研人员在申请项目时围绕国家重视的项目进行立项,而非关注社会真正的需求,会产生地方高校科研人员的科学研究成果与社会和市场的发展产生严重脱节的情况。

2.2激励机制分配方式失衡

现行的地方高校科研激励机制主要激励对象为科研项目的立项人或是科研项目的学科带头人,通过激励机制鼓励学科带头人和立项人可以在有效的科研时间内带领整个项目研究团队完成科研任务。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地方高校部分科研项目立项人或是学科带头人仅在项目立项之初参与到项目的研究当中,在其他科研环节参与程度较少。部分高校研究生虽然参与到了项目研究之中但是对于项目的具体研究目的以及课题研究进程等知之甚少,得到的劳动报酬也较少,不合理的分配制度打击了部分研究人员的积极性。

2.3激励机制约束力度不足

虽然地方高校在科研激励机制的帮助下,在科研工作方面获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但是总体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水平还有待提高。究其原因在于地方高校过度倚重科研激励机制忽视了约束机制对于地方高校科学研究工作人员的管理作用。部分教师在科研激励机制的作用下重数量轻质量,致使不良科研成果层出不穷,对地方高校的学术研究风气造成了不良影响。

2.4激励机制时效性缺失

地方高校科研激励机制建立的目的在于调动参与科学研究人员的积极性,最终促使他们将科研项目转化成有利于高校发展的科研成果。科研激励机制的建立主要用于配合地方高校自身的发展目标。由于地方高等院校在不同阶段可能存在不同的发展目标,所以地方高校所实行的科研激励机制具体目标也会随之进行调整。但是当前地方高校科研激励机制未能真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校目标的变化而变化,时效性较差导致了激励的效果不佳。

3地方高校科研激励机制优化策略

3.1建立健全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

传统单一的科研激励机制无法真正调动起地方高校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建立健全灵活多样的地方高校激励机制可以提升激励机制的应用效果。地方高校科研工作人员所从事的工作以及研究的项目具有重大的挑战性,并且对于研究人员当对于研究课题的理解以及创新性等方面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地方高等院校通过建立更加系统多样的科研激励机制,能充分唤起科研人员的动力。例如,我国某地区高等院校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发挥政府财政管理方面的作用,对不同来源以及不同功能的科研项目资金进行分类管理,同时实行了绩效评价制度,配合科研激励机制,提升了对于地方高校科研工作人员的激励作用。此外,该地区高校还完善了对科研人员的中长期科研机制机制,增强科研人员收入与科学研究成果之间的紧密性,创新了与科研成果挂钩的奖励制度,支持和鼓励高校内专业从事技术转移工作的创新型岗位,实行更加有效的科研激励机制。

3.2协调发展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

地方高等院校需要协调发展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之间的关系,实现以科研激励机制为主,将高校科研人员管理的约束机制作为辅助的管理多元化管理形式。地方高等院校需要积极落实和发展科研激励机制,重视该项机制對于高校科研工作人员的激励和鼓励作用,但是与此同时也不能忽略约束机制的重要性,增强约束机制对于地方高校科研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约束能力。例如,我国某地区高等院校实现了科研激励机制与科研人员约束机制的有机融合,科研组以高校的名义向国家申请科研项目的立项和研究资金,若没有完成任务学校的声誉便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所以地区高校坚持奖励与约束并重,完善了从事科研项目工作人员的专业考核制度,确保参与科学研究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过硬。在立项之后的正式研究过程中,该地区高校聘请专业人员对项目进行全程跟踪监督,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保证科研工作的合理性。激励机制可以有效调动起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严格的约束机制则能在此基础上实现科研项目按时按量完成,并且提高地方高校科研项目成果的水平和质量。endprint

3.3增强激励机制的公开透明性

因为高校科研项目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使得高校科研激励机必须要保持公开透明的原则。科研工作人员在进行项目研究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若科研项目成果评比制度以及激励机制无法做到公正公平,便会打击科研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导致科研项目无法顺利开展,使国家在该项目当中的科研成果产生缺失。不公平的激励机制会使研究人员产生横向比较心理,心理失衡便会使其研究工作的积极性丧失。针对此种情况,我国某地区的高等院校重点管理和约束了科研激励机制的公开透明性。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管理措施,彻底打击了在项目评审以及评奖过程中的主观作用以及暗箱操作等不良行為,确保了激励机制的合理性与公正性。公开透明的激励机制实现了科研工作者劳动与产出科学性,确保地方高校科研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

3.4引入竞争机制更新分配制度

在激励机制与竞争机制的协调作用下,地方高等院校科学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可以被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同时也能促使科研人员的潜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地方高校在科研管理当中引入竞争机制能使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环节以及自我反思过程中对自我水平有更加准确的定位。在纳入竞争机制之后,高校科研人员会产生一种比较心理,从而实现自我的精神鼓励,促使科研人员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不断提升科研能力,推动科研成果的顺利转化。

例如,我国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管理工作人员将激励机制如竞争机制相互融合发展,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竞争激励制度,在竞争激励机制的引导下,高校科研人员积极开展了学术发展以及科研创新等相关活动。科研活动全面提升了校园内部的科研学术氛围,为科研技术的完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不仅教师可以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当中积极提升自身的科研实力,促进科研项目成果的迅速转化,学生们还能在充满学术研究气息的学习环境当中,不断促进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减轻教师在教学工作当中的压力,从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项目当中。

4总结

综上所述,地方高等院校若想通过科研激励机制提升广大教师在科学研究领域工作的积极性,必须结合各方因素综合考量,将地方高校科研激励机制不断建设和完善,增强该项机制在科学研究领域的激励效果。充分发掘教师在科学研究领域的潜力,努力营造出良好的校园科研文化氛围,不断吸引具有较高科研水平的高素质人才参与到科研项目当中,推进我国高等院校科研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振舰,张运杰.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科研激励机制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3,16(05):200-203.

[2] 罗兴奇.地方高校科研管理机制创新研究——以自然科学类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3(07):21-22.

[3] 杨艳红,冯莉苹,杨小红.浅谈地方高校科研激励机制的构建——以川北医学院为例[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4):309-310.endprint

猜你喜欢
科学研究科研成果科研项目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我校横向科研项目再创佳绩
科研成果转化
欢迎订阅《纺织科学研究》
纺织科学研究
中国科研成果震撼全球
纺织科学研究
航天科研项目评审工作的思考与探索实践
加强医疗科技自主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
审批复杂 科研成果落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