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阅本”

2018-01-31 09:07钟瑾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34期

钟瑾

摘 要 语文教学要体现“以阅读为本”的思想,“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语言,在读中陶冶情操。”以读为本,就是以学生自己读书,独立思考为本。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顿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积累语言。”“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抓住“读书”就是抓住了阅读教学的“牛鼻子”。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地读,让进学生自主地读,从以下几方面谈谈。

关键词 情境诱读 导读引读 语言带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1情境诱读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就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总目标中又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为此,语文课程标准在“附录”中提出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其中提出现当代和外国诗文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补充。教师通过富有情感的语言,辅助教学工具真实生动的各种媒介,营造读的情境,从而诱发学生读书的热情,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更好地感悟语言,引起感情的共鸣,爱作者所爱,恨作者所恨,达到“语语悟其情”的目的。

2导读引读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语文的目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给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主要是通过各类课文的阅读教学来实现的。各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主体,体现从教到不需要教的过程因此通过教师读,带动学生读,通过优生读,带动差生读,或激发学习情绪,或帮助把握感情基调,或促进思考加深理解。如有些课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感人,可以通过教师范读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通过老师的读感染学生,带动学生通过多读感悟语言的美,感悟语言文字的美。有些课文对话较多,可以通过教师读提示语或师生分角色朗读,更好地激发学生读的热情,把握感情基调,从而在读中理解感悟。

3语言带读

以读带说,以说带理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我们都知道指导学生正确、流利的阅读。多读少讲,在读得准确、流利上下功夫;每天一节课将大量的时间先让学生在课文里抓特务,重视范读、领读,讀中领会语言文字的意思及思想;角色读、老师范读、领读等,力求学生百读不厌。以读带说,以说促理解;学生语言提高发展阶段,掌握的语言材料。 如《翠鸟》一课采用角色体会法,师生都变换了一下角色:学生们变成了一只只可爱的翠鸟,老师则变成世界绿色和平组织的成员,一直以来都是动物的人类好朋友。然后身为绿色和平组织成员的老师对可爱的“翠鸟”们进行采访:“翠鸟女士,你们的声音为什么那么好听呢?给我们唱一首好吗?”“听说你们还有一个名字叫‘叼鱼郎,可见你们的叼鱼本领一定很高超了,给我们介绍一下好吗?”“噢,你说你们本领高,速度快,有什么可以证明呢?”“翠鸟先生,你的家在哪里?能不能去拜访一下?”一系列问题根据需要灵活穿插,有详有略,既把课文内容准确生动地呈现出来,又接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此时,多读便不仅仅是教学环节的要求了,而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成了学生情感发展的必然需求了。采访结束后,老师还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做出总结:“非常感谢你们热情地接受我的采访,最后请问你们对我们人类还有什么要求要提吗?”这样,通过孩子们自己的朗读感悟,思考体会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4语言促读

学生朗读时、耳、口、脑多种感官密切配合,迅速协调,注意力高度集中,把书面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这个复合感知过程,能开拓思维,激发情感。训练说的过程,让学生读出文中语句,帮助学生组织思维,把对局面文字的感知和情感联系来理解课文,再现情境,意会内涵。让学生通过读课文,认真思考,引导学生用完整、准确、通顺的句子回答,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使学生加深对语言文字和课文的内容的理解,逐步使口语规范化,发展语言,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通过对朗读的自我评价、同学互评、教师点评,促进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领悟语言规律,在评价基础上进一步朗读,从而激发兴趣,加深感悟,积累语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这么读?”“哪个地方读得好,结合课文具体说说为什么好?”或是“让我们学习他一起读读”等促进学生读文。

5结束语

通过“情境诱读”创设读的情境,诱发学生读书的热情;“导读引读”老师的导读,引发学生读书的情绪;“语言带读”师生的语言,带动学生研读课文; “语言促读”对读的点评,促进学生进一步地读。使“以阅为本”的基本策略真正落到了实处,达到了“多读自悟”的目的。体现了读的多样性,老师的指导性,使学生的语言学习扎实、高效,而且充满了学习乐趣。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

[2] 刘贞福.谈“语文素养”[J].语文建设,2003(04).

[3] 倪文锦.新课程的价值追求与语文教学的转型[D].华东师范大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