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

2018-02-03 18:15
中华环境 2018年1期
关键词:塞罕坝红线河长

“新矛盾”

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来讲,就是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是统领当前和未来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的根本要求。

中央环保督察与环保部强化督查

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继续发力,实现对全国31个省份的全覆盖。与此同时,在日常督查的基础上,环保部对京津冀及周边传输通道“2+26”城市开展为期一年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大气环境质量取得明显改善。

河长制

每条河都有河长了!截至2017年12月19日,全国已明确省市县乡四级河长近31万名,其中省级河长331名,各地因地制宜设立村级河长近61万名。河长上岗、河长制入法、民间河长兴起,随着河长制的建立并完善,相信水清、岸阔、景美并不遥远。

塞罕坝精神

塞罕坝人用55年时间,将荒漠变为万亩林海,“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并将激励一代又一代人投身生态文明建设。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时指出,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用生态红线扮靓“美丽中国”

2017年2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2020年年底前基本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已写入十九大报告,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截至目前,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共15个省份已经形成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方案。

2018年,环保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其余16省份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形成生态保护红线全国“一张图”,并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生态保护红线管理暂行办法》,守住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用生态红线扮靓“美丽中国”。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印发

2017年7月,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联合印发《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切实保护和改善长江生态环境,确保一江清水绵延后世。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需要各级综合统筹协调和整体谋划,区域间协调联动的关键点在于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和壁垒,建立流域间/区域间联防共治机制,共同制定保护规划和治理方案,形成具体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装、树、联”风暴

即垃圾焚烧企业依法依规安装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厂区门口树立电子显示屏实时公布污染物排放和焚烧炉运行数据、自动监测设备与环保部门联网。这项工作直指垃圾焚烧发电企业与当地居民的矛盾,倒逼企业绿色转型的同时进一步实现信息公开,解开“邻避”心结。

垃圾处理

生活垃圾分类、禁止洋垃圾入境、生活垃圾焚烧厂“装、树、联”、快递垃圾减量化,2017年向垃圾宣战全面打响。解决好垃圾这件大事,需要各方全力配合,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将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印发

2017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多地已经开始试点并取得初步成效。

国家公园是我国自然保护地的最重要类型之一。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的重要举措,建成统一规范高效的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体制,使得交叉重叠、多头管理的碎片化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环境保护税开征

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体现“绿色税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税法,环境保护税法将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目前,各地基本已明确环境保护税适用税额标准,做好开征准备工作。制定环境保护税法、推进环境保护费改税,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现行排污费制度存在的执法刚性不足、行政干预较多、强制性和规范性较为缺乏等问题,有利于促进形成治污减排的内在约束机制,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猜你喜欢
塞罕坝红线河长
山西省总河长、副总河长(总湖长)及省内主要河流省级河长的公告
房企“三道红线”的破局探索
细细的红线
浅析沅江市推行河长制模式
奋战在塞罕坝的农大人
江苏“塞罕坝”水上绿森林
一两江湖之红线引[连载一]
从法律视角看“河长制”对水污染防治的作用
塞罕坝之歌
塞罕坝点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