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火车的前世今生

2018-02-03 18:15上海星河湾双语学校七年级文珺玥
中华环境 2018年1期
关键词:烧煤大西北营员

上海星河湾双语学校七年级 文珺玥

上海康健外国语实验中学七年级 何佳益

当前,我国的交通发展迅猛,出行变得十分便利。速度不低于200公里/小时的高铁成了人们出行的首选。2016年,我国的高铁运营里程超过了2.2万公里,占全球高铁运营里程的65%以上。但是在高铁出现之前,绿皮火车才是当时最普遍的交通工具。记忆中的绿皮火车分为这七种:有Z开头的直达特快列车,有T开头的特快列车,有K开头的快速列车,有N开头的管内快速列车,有L、A开头的临时旅客列车,还有Y开头的旅游列车和没有字母的四位车次的普通列车。

2017年7月16日,绿色光年主办的“重走学森路”西北科技环保夏令营的营员们踏上了从上海通往兰州的现代绿皮火车。在这23个小时的长途旅行中,营员们向陌生乘客和列车员们进行了主题为“您记忆中的绿皮火车”的采访,向他们了解以前火车出行的回忆。营员们一共调查了3位四零后、9位五零后、5位六零后、7位七零后、5位八零后、15位九零后、7位零零后、4位一零后,共计53位乘客,此外还有2位列车员。

四零后和五零后的老人们都非常热情地向我们描述以前的绿皮火车,九零后是接受采访最多的群体,他们也都十分热情,但一些营员们表示找不到七零后。经过采访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被采访者不仅都知道绿皮火车,而且还坐过绿皮火车。

对于以前的绿皮火车,人们的感受和印象大多是这个样子的:车厢内很脏,卫生很差;没有卧铺,只有木头做的座位;车厢内挤满了人,人们经常抢不到座位,站满了整个车厢;秩序混乱,甚至有人睡在行李架上,厕所间里都站满了人,十分嘈杂;夏天火车上没有空调,如蒸笼般闷热,整个车厢内充斥着汗臭味,只能开窗来散热;窗可以开得很大,都可以让人通过车窗钻上钻下;以前的绿皮火车都是烧煤的,坐一趟车下来身上都是煤渣子;火车开得很慢,车厢都是摇摇晃晃的,整个旅途使人劳累。

相反的,人们对现代绿皮火车的感受就要好很多。大家都觉得火车很干净、舒适,餐饮很不错。速度更快了,设施也更合理了,甚至有的乘客说:坐这个火车很幸福,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沿途还可以看到很多风景。

我们还发现,现在的绿皮火车比以前要环保许多。比如,卧铺照明用的是LED灯泡,不仅很亮,而且很节能;厕所间的水龙头,只要按一下上面的按钮就会出固定的水量,一会儿就会停止,不像滑动的水龙头那样一直出水;现在的绿皮火车厕所里的排泄物会被收集起来,等到站时会有专门人员用专用设备进行处理,而以前的绿皮火车的厕所排泄物则是直接掉落在铁轨上的,无人处理,火车走一路还会产生污染。

在调研采访中,有一位五零后的奶奶为我们分享了她坐绿皮火车的故事。在2017年的4月份,那位奶奶坐了一列很特别的绿皮火车,叫“夕阳红”。火车是专门为老年人而开的,载着他们去旅行,从湖北到云南。当他们下车游玩时,列车员会把火车锁起来,当他们游玩结束时,列车员会到固定地点去接他们,所以他们可以把行李放在火车上,随时随地下车游玩。令人遗憾的是,这列绿皮火车是由旧车厢组成的,没有空调,车厢里比较闷热,另外,这列火车和以前的旧火车一样,是烧煤的。

我们还从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的史贵全老师那里了解到,几十年前,每次卫星、火箭和导弹发射时,当科学家们在研究中遇到难题时,钱学森老人都会到达遥远的大西北。虽然钱老从北京到大西北时坐的是飞机,但他在大西北各个城市穿梭时,乘坐的便是绿皮火车。那时候的绿皮火车比现在要落后许多,十分艰苦。

通过一系列的调查,我们发现,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提升了许多。早期的绿皮火车已渐渐地淡出了我们的视线,高铁和动车取而代之成为了人们最常用的远行交通工具。相比于绿皮火车这种烧煤的火车,动车和高铁十分环保,很多零零后和一零后的小朋友都已经不知道绿皮火车的存在了。

其实,在登上这列上海前往兰州的现代绿皮火车之前,我们也从来都没有坐过绿皮火车。出发前,我们对它充满好奇,也很期待这次坐绿皮火车的旅程。在我们的印象中,绿皮火车应该是一种很老旧的火车,只出现在过去,没有空调,设施落后,并且速度如蜗牛一般,根本不知道现代的绿皮火车已经如此先进了,舒服并且环保。虽然速度没高铁快,但是能清晰地欣赏窗外的风景。23个小时的车程,就在我们聊聊天、看看风景中很快过去了。

虽然我们国家的科技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日益提高,我们这次绿皮火车体验很舒适,但长辈们坐过的破旧的绿皮火车依旧是他们最难忘的回忆。

猜你喜欢
烧煤大西北营员
大西北的秋色
大西北儿女
判断正、反比例“三步曲”
大西北,神奇美丽的地方
《大西北诗人》 诗选
梦想再出发
梦想再出发
雾霾赖谁
它从哪里来
第五届全国青少年对联夏令营汉川营员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