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绥阳老街“味道”

2018-02-06 13:51丨李珊珊
遵义 2018年24期
关键词:绥阳南街绥阳县

■丨李珊珊

每个城市,都会有老街。就像这个世界,总是会有老人和孩子一样。

提到“小南街”,绥阳无人不知,这条20世纪就已存在的老街,连同东街、西街、北街等九个街道共同组成绥阳县城区域最重要的9个社区。在这个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82人的城区里,小南街发挥着它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以这条街为中心,结构四方生长,旧商铺、小巷道、露天摊点,鳞次栉比。居住在老城的绥阳人,一大半每天都必穿街而行,虽然这条不足千米的老街从头走到尾,也不过两三分钟,但它却藏着老绥阳人半辈子的回忆。

2012年,小南街被纳入旧城改造计划,这条原本坑坑洼洼的街道,经过重新建设变得宽阔平坦。随着新城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市场区域的划分,很多经营多年的老店都搬迁移址,但仍有为数不多的“老字号”店铺坚守阵地,维持经营,与这条老街相依相伴。

清晨,麦香浓郁。

卢月秀正忙着烟气缭绕中,把诱人的“老字号”荞面条香气弥漫在老街的每一个角落。30多年的历史,让这一口麦香成为了绥阳人嘴里最浓厚的回味。卢月秀说,自打从自家三嬢手里接过这个行当以来,自己就在这条街兢兢业业守了15年,谈到这家店,谈到小南街,卢月秀眉间眼角无不流露出对这里的热爱和留恋。

“我三嬢交给我的时候就给我讲,一定不要搬,这街坊四邻的吃了多少年了,换了地方不一定找得到,也不习惯!”

“是啊,就凭你这么好的生意你也舍不得搬噻……”一旁正在吃面的老邻居打趣,让卢月秀笑得满脸通红。

比起“老字号”荞面条,临近街尾的“廖家”荞面,不仅年份更久,似乎也更有名气。店门口最显眼的地方挂着一幅写着“‘两节’定点风味小吃”的牌匾,落款:绥阳县首届诗歌艺术节暨辣椒节组委办。虽然距离首届诗歌艺术节已经过去21年,但老板依然“享受”着这份儿荣誉。

从1979年到现在,廖家荞面手艺的当家人传承到了儿媳妇李秀娟手里。从最早的2毛一碗到现在的8元一碗,价格在涨,味道却始终没变。89岁的张大爷,居住在小南街附近,在他看来,这碗洒满了香菜叶和辣椒面的荞面条,吃进嘴里的,不仅是习惯,也是岁月。

从廖家荞面出来,沿街往里走两步就是“胖大姐油茶”,和其他红色招牌一样,不仔细看,当真不会注意到这家店。这位年过半百的和气大婶,真名叫彭仕敏,她胖胖的身材和泛着米香的“油茶”,就好像一枚印章,镌刻着一代绥阳人最深的年代记忆。

油茶,黔北及周边一代群众经常食用的食物,制作方式各地略有不同,但也有共同遵循的,那就是选上乘精米,而且绝不放味精、鸡精、酱油、香醋之类。约定俗成,无法追问为什么。

胖大姐说,煮油茶是费力活儿,非要柴火煮的才好吃。所以这茶汤,她每次都得回老家用柴火灶煮上几大锅,再找车带回县城。通常煮一次,只够卖一两天的。由于身体原因无法一人经营,几年前,一直在跑出租的丈夫陈云兴,回来和彭仕敏共同经营这家小店。夫妻俩为人和善,勤劳肯干,靠着双手供养了两个孩子,同时,也为他们赢得了很多身在天南地北的绥阳“食客”,让“胖大姐油茶”成为这条老街有名的“夫妻店”。

“以前通讯不发达,现在有了手机,很多在外地的绥阳人直接打电话给我们,买没有煮过的油茶,一次性几百元的油茶,我们打包好再给人寄去……”

胃知乡愁。食过千种滋味,却独爱着一种味道。

一碗熬好的油茶,再加一撮炸得酥脆的“馓子”,拌上炒米和小葱,舀一勺放进嘴里,扑面而来的满是时光的印记。几十年来,从露天小摊,到十几平米的门店,“胖大姐油茶”的用料、制作从不改变。他们清楚,只有质量上去了,味道才保持得住,客人也才能留下来。

随着经济发展,在蜕变中飞速成长的绥阳,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都走得更快。而外来人口向绥阳的迁移,也带来了不同的饮食习惯和饮食文化。正安蒸米皮、贞丰糯米饭、贵阳肠旺面,这些外来的“名”小吃,也在这条老街上不断的更迭变幻,这些贩卖着自己家乡各色小吃的生意人,在日日夜夜的陪伴中,共同用食物建立起了属于这条老街共同的回忆,也让这些同样来自一个领域的人们可以相遇、交换讯息、谈天论地。

一条有些斑驳的老街,盘盘碗碗之中,谈笑风生之间,衍生出的,就是人生百态。

斑驳的墙面混着光影,静静地记录着它经历的一切,有人离去,有人到来。无论是老街,还是美食,他们都更像是一种神奇的存在,让家乡的老味道带来归属和乡愁,带来文化传承和蒸腾的生活,用碗中的“历史”,关照着奔波的人们。纵然时光飞逝,星移斗转,依然保留着家乡那份最温暖的味道。

老街,美食,光阴,缺一不可。

猜你喜欢
绥阳南街绥阳县
我为旗帜增辉
——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老年大学校歌
绥阳县老年大学临时党委正式挂牌成立
贵州绥阳张喜山祠 :石文化经典之作
曲玉管·绥阳采风(柳永体)
超越想象的地下世界——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
绥阳双河洞
绥阳县关工委召开“评先”评审会
绥阳县召开2016年关工委全委(扩大)会议
装钱的褡裢
越界婚姻的伦理窘境:评史密斯《南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