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用药效果与最佳剂量分析

2018-02-06 00:10张静芳易嘉升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24期
关键词:米非司酮子宫肌瘤

张静芳+易嘉升

【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用药效果与最佳剂量。方法 将我院2015年9月~2017年5月期间收诊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米非司酮用药剂量,分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大剂量,即25 mg,观察组,小剂量,即12.5 mg,对比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孕激素及雌二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6%(3/50),对照组为18%(9/5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关键词】米非司酮;子宫肌瘤;最佳剂量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4..02

目前,米非司酮,是治疗子宫肌瘤的常用药,应用价值高,但是,关于其最佳剂量,学者众说纷纭。为分析米非司酮的最佳剂量,提高用药安全性,本文以100例患者为对象,探讨了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5年9月~2017年5月期间收诊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米非司酮用药剂量,分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纳入标准:(1)符合《妇产科学》[1]中关于子宫肌瘤的诊断标准。(2)临床上,以尿频、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脓血性白带等为主要表现。(3)经B超检查显示,子宫增大,形状不规则。(4)年龄为20~60岁。(5)自愿参与研究,签署有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伴有其他严重妇科疾病的患者。(2)近1周内,服用过对胃肠动力存在干扰的药物。(3)合并有肝肾、心脏及消化道等严重疾病。(4)年龄>60岁,或者年龄<20岁。(5)米非司酮禁忌症患者。对照组,20~54岁,平均(35.8±3.49)岁。病程4~11个月,平均(5.6±0.38)个月。观察组,20~58岁,平均(36.9±4.05)岁。病程3-13个月,平均(5.4±0.63)个月。对比分析2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組间无明显差异(P>0.05),虽然,没有统计学意义,但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本次研究的100例患者,均口服米非司酮(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347)治疗,1次/d,连续用药3个月。其中,对照组,25 mg/次,观察组,

12.5 mg/次。

1.3 观察指标

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肌瘤体积,评估血清中孕激素(P)、雌二醇(E2)水平,统计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文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n),百分数(%)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 果

2.1 疗效指标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P、E2均无显著性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3例出现不良反应,转氨酶升高1例,胃肠不适2例,发生率为6%(3/50),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9例,尿素氮升高2例,胃肠不适5例,转氨酶升高2例,发生率为18%(9/5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x2=6.818,P=0.009)。

3 讨 论

子宫肌瘤(Hysteromyoma),是一种见于女性生殖器官的良性肿瘤,关于病因,目前尚不明确[2]。如今,米非司酮是治疗子宫肌瘤的常用药物。米非司酮,是一种强抗孕激素,属于甾体类药物,具有明显的抗孕激素作用,可用于抑制肿瘤[3]。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过程中,所展现的作用机制如下:(1)经由竞争受体,对孕酮活性产生抑制作用,溶解黄体,降低机体孕酮水平。(2)通过对孕激素受体基因转录及翻译过程的抑制,降低靶组织中孕激素受体含量,缩小肌瘤。(3)长期接受米非司酮治疗,对丘脑下部——脑垂体——卵巢轴产生非竞争性抗雌激素作用,出现无排卵症状,孕酮处于低水平状态,从而缩小肌瘤。(4)对肌瘤细胞表面生长因子mRNA基因表达的抑制,可能为作用机制之一[4]。

现如今,关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得到普遍认可。但是,治疗中,给药剂量有所不同,最低为5 mg/d,最高达到50 mg/d。5 mg/d为给药剂量,疗效不显著,而按照50 mg/d的标准,给药,对药物安全性存在一定影响。本次研究中,对照组,25 mg/d为给药剂量,观察组,12.5 mg/d为给药剂量。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疗效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P<0.05)。综上,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潘振球,范丽英,金亚蓓.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诱导绝经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35(12):79-80+83.

[2] 徐海英,沈春映.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近、远期疗效观察[J].中国药房,2012,23(24):2229-2230.

[3] 朱素文.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处方药,2017,15(06):9-10.

[4] 韩 勇,张 徇.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J].中国药业,2015,24(21):78-79.

本文编辑:李 豆endprint

猜你喜欢
米非司酮子宫肌瘤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分析
中药汤剂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
研究B超在妇女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观察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对比
甲氨蝶吟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分析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
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引产中的安全应用
子宫肌瘤采用腹部小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