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情换位:拉近距离的一双妙手

2018-02-06 09:21姜荣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33期
关键词:巧思角色

姜荣

摘要:在班级的教育管理中,班主任的管理过松则易造成秩序松散,于是往往采用过严的方式控制班级的各项事务,也因此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紧张,相看两相厌。本文试图从“移情”的方式出发,调整班主任和学生的角色,从处事巧思中找准恰当的管理方法,拉近师生心与心的距离。

关键词:角色;换位;巧思

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中,和学生之间实现相看两不厌是一种较难企及的境界,这种境界强调的是一种建立在契合感情基础上的和谐。在学校的管理生活中,作为人与人交往关系一类的师生交往,尤其是分立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交往,更有其独特性,论及和谐多有表象,似乎是很难有质的突破。那么,如何不断的走近,甚至是走入这样的境界,笔者在近些年班主任的点滴生活中通过换位的情感体验,不断地改变和反思、领悟,在情感交流中移情换位,通过巧思师生交流之道,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一、客观进行角色定位

在班级管理中,我是什么角色?随着时代和环境的改变,现在的学生已经远不像我们读书时那么可以轻易地教有成效。随着学生的千差万别,要求我们在与各种学生的交流中,不断寻找自己最适合的角色。在很多小细节中,我们常常不由自主的就把自己当成了班级的“封建家长”,习惯了命令和各种要求,并且不容许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其实,遇事想想“如果我是学生”,我希望如何被对待,被管理,能接受这样的批评和交流吗?

作为班主任,是身份和角色的矛盾统一,如果认为首先是身份,其次是角色,那样会把自己的位置抬高,无法走近学生;当与学生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如果首先扮演学生的角色,换位思考,就会妥善解决很多问题。相反,如果首先代表一个身份的话,就可能由于面子,而使师生关系僵化。要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去感受,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也就是“移情换位”,才能对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及性质作更全面客观的把握,从而保证自己做出客观公正的判断和处理。

二、不断探寻移情妙方

我们每天从早晨到晚上放学,一直都难以避免地要在学生面前絮叨,听多了,难免厌烦。所以,有时纸上的文字,也许更适合心灵的交流。书信交流,更能站在学生的角度,而学生读信,无疑也感受到了老师的那一份情感上的换位理解。

1.书信传情:情感上的共鸣

记得有一年的小高考刚结束,班里的一名“金刚”在回家路上逗弄班里一个小个子,把他撞伤了,后来回校时,被叫到了办公室,我们交流了近2个小时,其中曲折了然,最终他向老师道歉,此事作罢。但其后,他依然恶习不改,说明上次情绪之下的谈话没见效,结合他其他很多不太好的习惯,无奈之下,一天放学后我单独留在办公室,用了一晚的时间写了一封长信给他。第二天放学后,他给我原样的信封,红着脸走了。我以为他把信看完还给我,结果打开,是一封最短不过的信,只有一句:老师,别的话我不多说,你看我表现吧。之后的一年他确实用他最大的控制力改变了很多糟糕的习惯,虽然还不能做到很好,但已经差强人意了,同学对他的印象也改观了不少。

从那个很有个性的男生给我的信开始,记不清至今有多少个学生给我写过小纸条了,每次读他们的小纸片,心总是静的,也很容易体会他们的想法。由此想来,当纸上文字静静流淌过心田时,它的力量岂不是胜过耳边的絮语?

我不知道我写的是否有学生还能记得,但他们的每一张每一本我至今犹存犹记:刘同学误会我盯梢的抗议信、吴同学换座位的求援信、王同学的检讨信,朱同学的鼓励信……有的学生甚至會用一个本子写下每天的点滴和自己的喜怒哀乐给我看,很多文字读来尤为动情,与其说我启发学生,不如说学生启发了我,在小纸条的交流中,记忆很美!

2.权宜善巧:理解上的趋同

“方便”,意思是权宜、善巧。也就是对于各种不同根器的人采取各种不同的教化方式,从而度化众生的一种智慧。同样在班主任的工作中,权宜善巧,寻求理解上的趋同很重要。

文科班大部分是女生,相对于男生的直率爽朗,女生有了事情更不好管理。所以有时更需要注意行事方法,避其锋芒,结合女生的思维换位思考。调座位向来是班主任比较纠结的一件事,一次偶然的调位置,没想到捅了马蜂窝,那些坐惯了旧位置的人不乐意换了,放学后,一个个相继找了来,有的还没说就开始掉眼泪。于是,稍作安慰,首先逐个了解女生们的想法。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让每个同学都写一写自己理想的位置和想法。最后,将大家的方案汇总起来,进行比对,结果自然是每个人都发现排座位难免出现分歧。

通过理解学生个体的想法,最终让他们在思考中理解了老师的“苦衷”,并且逐渐明白,不管哪一个方案都难免众口难调。但是如果给互相抵触的新同桌磨合的时间,结果常常会出人意料。果然,仅是一周,没有人说要调了。后来,班级针对同桌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策划题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班会进一步化解大家之间的隔阂。

3.巧妙规箴:方式上的趣思

班级管理中,学生难免犯错,班级管理者也往往会通过批评的方式来促进管理的效力。然而,随着多元化的环境因素的影响渐染,学生们对于批评的接受度在减弱,不服从管理甚而反抗管束的现象频仍。这就需要管理者从自身从发,考虑到如果用严厉的方式,自己的接受力有多少,通常什么样的方式才更容易为自己接受。

对学生的批评,不是“任口”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要注意方法技巧。正确的意见,还要加上巧妙的方法,适当的时机和场合,才能使人接受。班主任在处理班级事务时,学生无疑是用观众的心态来看待的。观众大多喜欢喜剧角色,因为善用幽默。班主任放下矜持的身份与架子,巧用幽默,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又能轻松化解师生之间的隔阂,往往胜过刻板的说教。

班主任的工作说到底是“人的教育”,与人交往无外乎“情感”为先,“理解”为主,“方式”为辅。面向学生的各项工作的开展,班级管理的成效,学生情感道德的切实提升,需要建立在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基础上,这种良好的关系正是老师和学生在情感上的互相迁移共鸣。我想,它应该可以作为一种内驱力,促使我们与学生真正形成一种和谐齐心,携手共进的关系。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人民中学210005)endprint

猜你喜欢
巧思角色
常规之外
The Dream of Art
坚果行动
小议戏曲中角色的发展趋势
《冰雪奇缘》开启迪士尼剧本角色新模式
人力资源开发与智力资本提升的关系探析
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角色问题研究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
“包”罗万象
数与式巧思妙解集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