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理念引领下构建体育课堂

2018-02-07 16:50王玉华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体育情境游戏

王玉华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体育课作为一门重要学科,是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根本。很多科目学生都很喜爱,很想了解,但没有一种科目像体育这样既能掌握知识、满足兴趣,又有非常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强身健体的作用。虽然体育运动本身是快乐的,但这种快乐是靠教师与学生共同挖掘的,如果只是枯燥单调地教学,注入式、填鸭式地教学,课堂死气沉沉,何来快乐?因此,如何使快乐融入体育教学中是教师们的难题。

一、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激发课堂情趣

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要有目的、有内容,幽默而不俗套。人类从事体育运动的最本质动机是追求蕴藏在体育运动中的无穷乐趣,如同乐曲中的“旋律”和舞蹈中的“节奏”。而教师的语言能否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能否有跃跃欲试的冲动,紧紧抓住体育的“神韵”是尤为重要的。例如跳山羊腾空的“身轻如燕”、落地的“稳如泰山”,足球过人及穿插跑动的“形如狡兔”,游戏规则讲述的“过三关,斩六将”“森林探险”“寻找宝藏”等,都充分展示了语言艺术在体育教学中的美感及趣味,能引导学生投入极大兴趣,以一种蓬勃向上、不怕困难的勇气完成技术动作。这种快乐不只现于表面,而且是发自学生内心,是获得成功的快乐。有感染力的语言便于记忆,学生乐于接受,这就为学生掌握动作要领提供了方便。特别是生动形象的语言,它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的思维很快进入一个快乐、美妙遐想的境界,而这种快乐的氛围对提高学生动力定型的形成能产生不可估量的效果。

二、努力创设体育课堂情境激发学习动力

上课后,学生对场地、器材的布置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几个由体操垫子堆积而成的堡垒,里面放了很多垒球,8~10米处有几个钻圈架竖立着,而另一处则是由体操垫、跳绳、沙包组成的综合素质练习的场地。这样的场地、器材的设计从开始排队的那一刻起,学生就已经忍不住内心的喜悦,开始想象课的内容,迫切想尝试练习了。备场地、器材是体育教学的前提,是上好一节体育课根本。小学生心理易受干扰是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和效果的主要因素,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心理特征,充分利用场地、器材,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使他们产生参与练习的需要和兴趣。快乐是愉快情绪的体验,而愉快情绪的建立是以学生产生需要和兴趣为前提的。因之,场地、器材安排是激发学生兴趣、学习动机、创设教学情境的前提,是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的一个音符。

三、提炼贴近生活的体育运动,共同创新

课程标准倡导体育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具体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所选内容应是他们平时熟悉的、喜欢的、贴近他们生活的。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设计上,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创设一些“生活情境”,使学生置于生活的氛围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让课堂真正活起来、让学生学习乐起来、让所有的孩子动起来,让每一个孩子的心情得到彻底的放飞。在活动中积极思考、积极锻炼,充分感悟体育的兴趣和勉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放松的时候,教师亲切地与学生围成一个圈,盘膝而坐,以创建花园城市为主题,让学生们畅所欲言,并巧妙设计游戏;教师以一棵小树慢慢地长大(学生两手合并、慢慢上升),一根再一根(左手向左伸长、右手向右伸开),叶子绿了,微风轻轻吹、吹呀吹(五指分开并轻轻抖动),风大了,小树弯了腰,风又大了,呜呜小树摇呀摇(学生向左右侧一、二次),风停了,一二三四五小鸟飞回家(学生们学小鸟飞到队伍中)。这样,一节课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教师把生活情境再现到体育教学中,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让他们用自己的身体去体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样的巧妙安排,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贴近了孩子们的生活,拉近了和孩子们的距离。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往往习惯先行后知,他们对知识技能更习惯通过自己的活动去获得,去体验,而不仅仅是靠教师的传授。新课程下的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更多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例如,走跳练习这一课,通过教师带领学生去郊外游玩这一生活情境的创设,并巧妙安排一系列和走跳有关的游戏:队列游戏、红绿灯、走过独木桥、跳过小沟及各种走法(自然走、手放在不同部分走、足尖走),让学生亲身体验哪种走的姿势最轻松。在跳的练习时,教师不再先教技术动作,而是让学生模仿小白兔、小袋鼠、小青蛙的跳,并穿插驚险游戏,如“大灰狼来了,小兔子应该怎么办?”通过小组讨论,学生针对跳法进行创造,想出各种与跳有关的游戏,如跳房子、跳绳、摘果子、单跳追拍、跳单双圈等游戏。学生走法多样、跳法各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这就杜绝了体育课就是教师不断做示范动作,学生重复模仿、机械枯燥练习等严重制约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现象。在学生掌握一些基本走跳方法之后,教师再进行技术的具体点拨,这样探索性的学习方式,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习惯。

四、体育课堂中张扬学生个性勇于实践

张扬学生个性实质就是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空间。过去的教学考虑更多的是教学的系统性、规范性,队列练习要求整齐划一,游戏方式集合进行,学生站立的时间过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挫伤了一些学生的体育情感。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参与的全面性,更应贴近学生的生活。以练习为切入口,在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互相合作,互相交流,其乐无穷。例如,在小学低年级的投掷教学中,教师在课前让每一个学生准备了一张卡通纸和一枝笔,上课时教师亲切地问:同学们,你们见过什么会飞呀?请你在纸上画一画好吗?并让学生说一说。这时候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感染了,顿时热闹起来,学生自由畅想、自由交流。有的说:我要画一架性能最好的战斗机,让它飞翔在祖国的蓝天上,保卫我们美好的家园;有的说:我要画一只和平鸽,代表我们人类的美好愿望,让世界充满爱;有的说:“我要画一只风筝,带着我们的理想自由自在地飞翔”。你瞧,同学们自由自在地玩,是多么的快乐!这样的精心安排,一改教师以往技术讲解、学生埋头练习这一传统模式。这时你会惊讶地发现,我们的学生在这种无拘无束的活动中,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多么的丰富,个性得到自由的发挥。

快乐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术、技能。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使我们的体育教学充满生机、充满活力,作为教师不能仅仅关注知识技能的传受,更多的要关注儿童的生活态度、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情感体验和认知感悟。因此,若重视体育教学在生活中意义和生命价值,新教育教学理念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endprint

猜你喜欢
体育情境游戏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我们的“体育梦”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感悟三角形的高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