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的地方电视新闻变革路径

2018-02-08 02:26杨斌
中国传媒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新闻节目电视新闻群众

文/杨斌

引言

在科技的带动下,新媒体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博、微信等资讯平台得到了广泛利用,使得传统电视新闻受到了巨大冲击。怎样在新媒体背景下优化创新成为目前地方电视新闻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关人员需给予高度重视,这样才能推动地方电视新闻健康有序发展。

1.地方电视新闻的作用

1.1 地方电视新闻为地区的传播符号

各个地区都有属于自己的新闻节目,其能够为地方群众带来归属感与认同感,对于地方电视新闻节目来讲,归属感便是其持续发展的基础。从马斯洛视角看,归属属于上层需求。在信息技术十分发达的今天,信息传播彻底打破了地域限制,使地球成为了一个地球村,使群众在满足外部世界的需求外,更注重地方新闻。一般地方电视新闻都遵循本土原则,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保证群众的认同感得到满足。

1.2 地方电视新闻为联系公众与政府纽带

地方电视新闻为群众与政府的传声筒,不但能够将党与国家的政传递给人民群众,还能将群众的心声切实传递给政府,为加强政府与群众联系的主要桥梁。但地方电视新闻并非是照本宣科,承担幅度信息的角色,而是将冗长的条文形象化,深入浅出,通过另一种形式展现给大众,特别是关乎国民生计的大事。地方新闻所编制的素材需紧贴民生需求,从观众的层面进行审视,以群众参与、新闻价值等当作地方电视新闻编制的中心,重点在于新闻素材的选择和群众的参与。仔细观察群众需求,促使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新闻互动活动中,如此才能获得归属感。

2.新媒体对地方电视新闻发展带来巨大冲击

基于传媒市场中,地方电视台所具备的几个特点制约其核心竞争力。第一,地方电视台的技术、设施等规模同大型电视台无法抗衡;第二,地方电视台覆盖面小,关注度与媒介影响力相对较低,收视群体一般都是地方居民,收视率自然低于新媒体;第三,地方台同大型电视台有一个相同的劣势,它的新闻时效性要弱于新媒体。新媒体能够应用网络随时公布信息,并能简化信息生产流程,但地方电视台的新闻需进行采集、编制以及审核等,生产过程十分繁杂。

基于新媒体环境下,各大型电视台与中央电视台开始依托自身技术、资金等优势,进军新媒体行列。以央视为例,依托挤压地方电视台收视率的同时,通过央视分流地方电视台的观众,导致地方电视台的生存空间又一步缩小。另外,在走转改的政策下,我国电视新闻踏上了转型升级的道路,地方电视台的传播理念与途径皆需要紧跟时代发展,不然很难立足于社会。对于我国地方电视台发展来讲,新媒体的出现为其带来的巨大冲击。

3.新媒体环境下的地方电视新闻变革路径

3.1 建构新闻资源共享平台

基于新媒体环境下,手机、电脑等新兴媒介的出现使社会公众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发生了巨大转变,导致地方电视新闻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另外,新媒体利用互联网进行传播,能够使其包含地方电视新闻不具备的时效性与广泛性等,从而使地方电视新闻遭到了进一步挤压。基于此,地方电视台需从提高新闻内容质量着手,拓展新闻来源路径,充分发挥自身领袖优势,从容面对来自新媒体的挑战。但实际情况是,地方电视台所具备的资金、技术等条件皆十分短缺,若是各司其职很难同新媒体进行对抗,甚至还会出现不必要的损失,降低自身核心竞争力[1]。基于此,可以通过建构新闻资源共享平台的方式,整合各个电视台内部新闻资源,通过加强各电视台间的业务合作加强新闻产出质量,保证资源效用充分发挥,同时扩增新闻信息,推动地方电视台集成化发展。

3.2 同地方媒体融合,开展针对性服务

同地方媒体进行融合的主要目的是为让公众通过多种途径观看电视新闻,依托新媒体优势,把传统电视新闻融入到互联网中,打破传统地方电视台的地域限制性。基于此,地方电视台制作电视新闻节目时,需应用新媒体技术,实现网络传播新闻节目。媒介融合能够通过开通微博、运营微信公众号等方式进行;而内容融合的实质是把单一的视频形式优化成集图片、视频为一体的多样化内容。让社会群众突破电视机的限制,无论在任何地方都能通过微博或是微信来获取最新的地方资讯[2]。另外,地方电视新闻还能应用新媒体平台的交互功能,为社会公众提供互相沟通、提供建议的场所,便于后期节目建设,加强公众关注度,也可附带点赞功能,使新闻节目实现更大范围传播。

3.3 融入地方特色,加强地方观众关注

基于新媒体环境下,诸多媒体通过制作接地气的新闻来迎合受众需求,地方电视新闻正好能够有效利用该优势,细分受众,深度挖掘地方特色,将其内容编制到电视新闻之中,满足当地群众实质性需求。虽然地方电视台的资讯以及影响力等方面同大型电视台有些差距,但地方电视台所报道的新闻更加接近当地民众的实际生活,拥有地理优势。基于此,地方电视新闻应该把变革中心放在制作地方特色节目上,抓取当地群众所关心的热门话题,将其制成专栏,从当地群众的角度去分析、报道新闻,也可以把当地群众请到演播厅中,使受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进而提高对地方电视新闻的关注度[3]。另外,还需做好相关创新工作,合理应用多元化的节目制作方法,加强电视新闻的开发性及现实性,使观众更易接受。此种同社会公众生活相结合的新闻报道势必会增加群众的好感,一直如此,一定能够加强其在当地的影响力。

除了制作电视新闻以外,地方电视台还需把地方特色切实融入到新闻内容之中,承担起塑造城市形象,凸显城市精神的责任。反之,当地群众的经济生活与精神生活也能够成为地方电视新闻制作的优质素材。一档优质节目不但能够满足当地群众情感需求、精神需求以及生活需求,还能有效提升其自豪感,而此种自豪感与满足感会使群众自然变成忠实观众。

3.4 增强地方电视新闻实效性

若想加大地方电视新闻的增值服务开展力度,首先需对当地新闻市场进行全面评估,在了解社会公众实际需求的前提下,对电视新闻行业展开细分,明确自身位置。无论在何处,皆存在观众分散程度大、规模大等问题,切勿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现象,只有为不同新闻需求人员提供不同的服务,这样才能满足群众个性化需求。其次,地方电视需彰显出自身独特的风格,通过鲜明的特点为群众留下深刻印象。接着就是紧抓群众痛处,从群众的经济、生活等现实问题着手,帮助群众优化问题,将当地电视台关心人文的特点展示出来[4]。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以当地群众为主展开新闻信息增值服务。在制作电视新闻节目时,从下述两方面入手:第一,把当地新闻搁置在首要位置,彰显地方公众实际地位,对当日所发生的事件进行报道,让社会群众对当地新闻有一大致了解,之后再适当地报道一些全国性新闻[5]。如此,当地群众便能及时了解周围所发生的大事,丰富群众生活。另一方面,加强地方电视新闻实际价值,可以借鉴国外新闻播出形式,在推送新闻中定期插入一些具有服务特点的新闻,其更新速度快,能够有效实现网络与电视相统一。基于此,地方电视台能够在新闻节目的每十分钟或是每三十分钟播放一次当地的天气状况,为当地群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进而提高当地群众的关注度。

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突破了传统电视新闻的主体地位。基于新时期背景下,地方电视新闻若想确保自身持续健康发展,就需保证电视新闻的真实性与实效性,并保证有所创新,特别要重视同当地居民间的互动,掌握民意社情,做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新闻节目。基于此,才会确保地方电视持续发展。

[1]杨志荣.新媒体环境下的地方电视新闻变革路径[J].科技传播,2017,9(19):11-12,30.

[2]龚香竹.新媒体环境下的地方电视新闻变革路径[J].大众文艺,2017(16):188.

[3]李俊杰.新媒体环境下地方电视新闻变革路径的选择[J].西部广播电视,2017(08):166.

[4]吕剑锋.新媒体环境下的地方电视新闻变革路径探索[J].新闻研究导刊,2016,7(24):203.

[5]段鹏.试议新媒体环境下的地方电视新闻变革路径[J].河南社会科学,2016,24(05):95-100,124.

猜你喜欢
新闻节目电视新闻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纸媒是怎么做起一档新媒体音频新闻节目的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传播路径与策略
融媒体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策略研究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电视新闻评论发声三策
电视新闻的三大功能性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