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煤炭企业发展趋势与企业竞争力提升对策分析

2018-02-08 13:05李治理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8年14期
关键词:煤炭行业煤矿安全煤炭企业

李治理

(河南永锦能源有限公司,河南禹州461670)

1 引言

我国作为当今世界煤矿需求大国,煤矿能源在我国能源使用中占据近六成,煤矿能源的高效开采和供给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借力政策引导、创新驱动、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来达到煤炭企业有序快速升级和转型。我们需要了解现在煤矿行业的具体情况与发展前景从而有效的把握当今煤矿发展的方向。

2 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与企业面临的严峻形势

全面提升针对需求变化的供给结构的灵活性、适应性,使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围绕着供给侧改革,大多数煤炭企业在面临设备陈旧、工艺落后、职工年龄老龄化、管理人员冗余、机制僵化等状况下,如何保持和提升企业竞争力成为了企业生死存亡的首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从外部环境看

虽然随着2017年“去产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持续作用,我国煤炭市场仍呈现了总量宽松、结构性过剩的态势。需求低速增长,产能快速释放,进口不断增加,全社会煤炭库存持续上升,效益下降,同时受党的十九大政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赢蓝天保卫战”方面的影响,煤炭行业在确保自身效益的同时,参与全社会层面的生态精神文明建设,是当前企业必须面临也必须兼顾的任务,同时也是煤炭企业产业升级的“倒逼”之路。

2.2 从行业形势看

中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尽管近年来我国主要产煤大省(自治区)和一些煤炭企业主动控制产能,使得煤炭产量增速明显下降,但产能的无序扩张依然严重。前些年煤炭形势较好时大量投资所形成的煤炭产能已开始释放[1],煤改中对小煤矿进行的改造也大多完成,因此大量的产能将要释放;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煤炭行业产业集中度低,产量控制难以在全行业实现。

2.3 从煤炭企业内部看

目前,随着煤炭行业“黄金十年”的过去,煤炭行业除了工艺、设备、仪器老旧、过时的困境,还有企业管理层级多,一线企业主观能动性低,职工老龄化严重,同时职工薪酬、福利不能正常发放、甚至“五险一金”也不能如期缴纳,诸如上述所言,体现了煤炭企业在人员配置上存在致命的短板,引发了“明天谁来挖煤”思考。

同样,煤炭企业的人才现状也是令人担忧,专业技术人员严重匮乏,且流失现象严重,极大地制约了煤炭企业特别是矿山的生存和发展。

3 面对煤炭行业的严峻形势,企业的应对措施

面对近几年的煤炭行业严峻形势和未来能源结构改变和调整的大环境,如何加快煤炭产业升级、工艺技术革新、职工有序更替等问题,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并以部分实际案例佐证。

3.1 借力“互联网+”,加快产业升级,以硬件条件推力企业竞争力

“互联网+”时代的智慧矿山是指将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应用到煤矿领域,使得煤矿安全生产及管理运作与互联网结合起来,与“互联网+”的加值形成聚合效应。互联网+智慧煤矿将重点促进以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煤矿安全生产经营的融合发展[2]。互联网+智慧矿山的建设先期选择具备智慧矿山建设条件好的煤矿进行。

智慧矿山的建立是煤炭企业的未来之路,是煤炭企业产业升级和行业发展的大势,谁能在智能化、信息化、机械化(工业4.0即互联网+制造)潮流中占有一席之地,谁就占有先机,取得优势和发展。

3.2 监测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提前布局,引导智慧矿山摸索前行

煤炭企业产业升级最为迫切的是涉及安全监测监管层面的监控系统。以河南永锦能源有限公司所属矿井为例,现有安全监控系统架构存在一些缺陷,影响了系统的使用效果,通过建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完成对煤矿矿井的环境监控和数据采集等功能,实现煤矿企业监测管理的一体化,整体提升煤矿企业的自动化水平;为建设现代化的高新煤矿企业,安全监控中心站软件要求具有综合性强、功能先进、富有人性化、易操作等特点,可对监测信息进行快速分析处理并自动执行监控操作。通过安全监控系统采集数据的综合分析,提早预知矿井采区或采面的安全程度,在危险出现时,系统能够联动其他系统,在危险出现最佳处理时间段,让井下工人去处理紧急情况。系统软件设计先进、模块化程度高、集成方式灵活,可根据不同用户对功能的不同需求,对系统进行嵌入式的模块设计,保障系统的扩展性。同时通过监控系统的联网功能,可方便实现向集团公司的数据上传,实现公司对矿井的集中监管功能。

3.3 以创新驱动技术革新和工艺升级的软件条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3.3.1 加大事故隐患治理技术研究

事故隐患诊断监测与治理。研究集监测、控制和管理为一体的综合集成、高度信息化数字化的煤矿瓦斯安全监控与联网技术;利用当前互联网+,积极同科研院校或直接引进先进的管理系统,将矿井管理人员臃肿和庞杂的局面进行瘦身,实现利用先进软件代替人员管理,实现“软科技”减人的目的。

3.3.2 开展重点科技项目攻关,增加煤矿安全生产科技投入

重点研究开发矿井瓦斯、突水、动力性灾害等防控技术;建立和完善煤矿科技创新的投资机制和激励机制,努力拓宽科技投入渠道,形成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及全社会的多元化投资机制。

例如,河南永锦能源所属矿井全部都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采掘活动必须采取瓦斯治理手段实现消突目的。如在2016年推行沿空留巷新工艺,通过对运输顺槽采空区自然垮落边沿充填或切顶方式进行加强支护,从而保留巷道的方式,减少了后续工作面回风顺槽掘进消突防突的工序,仅需要对巷道进行修复即可,实现了将巷道掘进改为巷道修复,加快了采掘接替,实现了降本的经济效益和较少防突环节的安全效益,体现了创新驱动生产力的发展。

3.3.3 加强煤矿安全科技队伍建设

培养和造就高水平的煤矿安全生产科技创新人才,建立各级煤矿安全生产专家队伍。推动有关部门对从事煤矿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吸纳高素质人员进入煤矿安全生产科技领域。注重煤矿安全生产科技人员的知识更新,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保障煤矿安全生产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加强对煤炭行业从业人员的安全法规和安全技术培训,并建立相应的安全培训和考核制度。

4 结语

在现阶段快速发展的中国,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仍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煤炭需求仍将持续增长,虽然近几年煤矿萧条,但从长远角度看,这种现状不会长久,国家会时刻调整。

猜你喜欢
煤炭行业煤矿安全煤炭企业
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试述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行与有效实施
煤炭企业走好走实群众路线的制度思考
强化忧患意识,推动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煤矿安全生产实现高质量发展
抓煤矿安全基础建设四大支柱
煤炭供给侧改革初见成效2017煤炭行业又将何去何从?
煤炭行业未来在提高集中度
全省煤炭行业专项调度会召开号召促进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
浅谈新形势下煤炭企业政工干部的休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