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客教育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2018-02-08 16:47
中小学电教 2018年3期
关键词:创客创新能力空间

(长沙市育英西垅小学,湖南长沙 410126)

一、创客教育

所谓创客,主要是一群喜欢或者享受创新的人,借助开源电子、智能化工具,设计、制作并分享创造性作品的人群。创客的第一特征就是创新,通过其创造性思维,设计、开发、制作具备个人色彩的或者新颖、独特、不拘一格的作品或产品。创新创意是他们最大的特征。而创客教育,简单的来说就是培养“创客”的教育。创客教育的背后其实蕴含着多种教育理念,如杜威提出的“学中做,做中学”、陶行知提倡的“教学做合一”等。创客教育倡导学生在教育学习的过程中,将知识与实践、课程内容与课外生活紧紧联系起来。如在Arduino课程中,我们在课堂上的学习内容是用光线传感器来控制灯的亮灭,课外作业就会要求学生在家利用家里现有的材料做一个光控灯。创客教育秉承“开放探究、实践创新”的理念,其目的在于培养各种各样的创新型人才。

二、小学生创新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他们拥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同时很容易对新奇事物产生强大的好奇心,并且拥有勇于实践的专注能力,在恰当的环境中,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很容易被激发。而目前,我们的学生恰恰缺少的就是发挥创造的意识和能力。我们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从现在开始,让创新能力、创造思维成为学生的一种行为方式,使其融入到学生的血液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思维定性的关键时期。我们如何利用小学学习这个黄金阶段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获得知识的最佳方式是发现学习。学习在于学生的主动探索、自主发现,而创客教育正是主张学生动手造物,独树一帜,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创客教育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1.促进学生自由个性的发展

传统教育环境下的学生,缺少的是质疑精神、创造能力以及自由个性。创客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学生自由个性的发展。在创客空间里,前沿的技术、新奇的作品,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创意想法;让学生在环境中开始质疑,开始思考。同时,配套的硬件设备,给了学生们动手操作、自我探究与发展的条件。学生们在动手操作、交流分享的过程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团队的合作交流能够帮助学生在实现自己的创意想法的同时也能激发大家产生更多的创意。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们从不懂创新、不会创造变得喜欢创新、爱上创造。创客教育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激发了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们自由个性的发展。

2.推进课程改革

由于创客内容大部分与信息技术相关,因此参与的群体以信息技术教师为主。笔者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也深深地感受到目前信息技术学科的滞后。信息技术课程是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科技前沿知识的窗口,因此该课程要能激发学生们对技术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给学生们播下探索、创新的种子。创客教育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课程改革。首先就体现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以笔者所在的小学为例,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我们在四年级的大班开设Scratch创意编程、五年级开设3D打印、六年级进行APP Inventor应用开发,同时小班开展Arduino创意点子、机器人等课程,学生们在学习这些新内容时,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效果显著。

创客教育在推进课程改革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科间的融合。随着创客教育的进一步推广,笔者认识到真正的创客教育是消除学科类别、强调学科融合的。进行创客活动时,学生们会应用到数学、科学、美术、艺术、工程、手工等学科的内容,这样的活动过程消除了学科间隙,主题式活动内容也极大地促进了学科融合。笔者所在的学校在实践过程中,开发了创意美劳、机器人、Arduino创意电子校本课程。可开发性的创客课程建设与实践,推进了课程变革,同时,学生们在创客教育中受益匪浅,提升了其创新、创造能力。

3.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创客教育强调创新,同时还强调分享与快乐的精神。北京师范大学的傅骞教授曾说,创客教育的第三阶段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享受创新与分享,这种快乐的养成能够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创造与创新对于学生来说只是创客教育的起点,合作和分享是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养成的健康人格才是创客教育的终点。

四、如何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笔者所在的育英西垅小学,以省级课题“小学创客教育有效途径的研究”为依托,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探索总结了以“空间、活动、课程”三位一体来全方位推进创客教育,即建设特色性的创客空间,为学生撒下创新的种子;定期开展创客主题活动,以主题活动为推手,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在开展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也带动家长参与进来,家长、学校共同的支持,对于学生的发展也大有裨益;在推行创客教育过程中,最重要且必不可少的是开发推广实践创客课程。开发普及性、开放性、融合性的校本课程,从学科的角度深入、融合发展具备特色的校本课程。与前两者相比,课程是创客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在创客教育的发展中,活动、空间、课程三者合一,缺一不可。在系统性的、可操作性的推广下创客教育充满生机,焕发光彩。

1.建设创客空间,给学生创新的种子

好的创客环境应该是无处不在的,各种小创意在不经意中就为学生们撒下了创新的种子。我校在探索创客空间建设的过程中,将校园与创客空间的建设紧密结合,融合创意美劳项目,用学生们充满奇思妙想的小作品装饰校园。这样创意的校园空间不仅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创客空间的建设当中,也提升了学生的校园主人翁意识。此外,创客空间的建设应该是开放性的、可更新的。对创客空间定期主题式的更新装饰,一方面对于参与创客空间的学生来说可以进一步提供其展示自我的舞台,另一方面对于其他学生来说,更新的创客空间可以进一步吸引他们到空间中来。我校在推进创客教育的过程中,探索开发建设了十大创客空间。根据空间主题、内容的不同,这些空间也有自己独特的名称,如“智创空间”“众创乐园”等。创客空间的建设,为学生们创造了一个播种创新的田地,撒下了创新的种子。

2.开展创客活动,以主题活动为推手

创客教育离不开创客活动。以主题式创客活动为契机,可以大力推广创客教育,让学生们认识到创新创意就在身边,就在自己的手中,就在自己的奇思妙想里。笔者所在的小学,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定期开展了“创客大讲堂”,将机器人、3D打印、VR、无人机等作品带到学生们的身边,将身边的创新创意分享给学生们。此外,组织学生到校外创客空间进行参观,开展“创客体验营”活动。举办创客节、科技周、创意时装秀等活动,学生们在创客主题活动过程中,在新兴科技的浸染下,能够提升其对新兴科技的敏感度和好奇心,激发其创新能力,推动他们去思考、创造、组装和表达。

3.开设创客课程,让创新成为核心

想要真正推动创客教育的发展,一定要回归课堂,落实到学习活动中。在创客教育的体系中,课程是核心。要想实现创客教育有生命力的发展,唯有发展课程,并将课程全面铺展开。目前,市面上创客课程五花八门、良莠不齐,还没有系统性的权威性的创客课程出现。这样的现状对于创客教师开展创客教学提出了一定的挑战。我校在探索探究过程中,教师通过外出培训、自我学习、合作探究、参考实例、实践修改等多种方式摸索出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机器人课程、Arduino开源电子、3D打印、Scratch编程教学等课程的开展,可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参与到不同的课程中。课程的建设和实施不仅历练了师资力量,同时也让创客教育具备了生命力,可以常态化的发展壮大。

五、结束语

目前,创客教育在全国掀起了一阵教育改革的风潮。作为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创客教育的推行不能急功近利,应当慢慢沉淀下来,沉淀到教育的本质上。小学阶段是给学生们播下创新种子的最佳阶段,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用教书育人的成熟方式来触动教育思维方式的变革。

参考文献:

[1]傅骞.从创新实践到人格培养——创客教育目标发展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17,38(06):41-46.

[2]杨刚.创客教育:我国创新教育发展的新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2016,(03):8-13+20.

猜你喜欢
创客创新能力空间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让路人都可以坐下来当创客
创客
创客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