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危害、心理成因及对策

2018-02-09 01:24吴雪龙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大学生

吴雪龙

(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院第二分党委,安徽蚌埠233030)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网络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得力助手,在网络交流、商务交易、金融理财、娱乐消遣、公共服务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7.51亿,学生群体占比最高,达24.8%。[1]大学生作为学生群体中使用网络的主力军,已将其融入到自己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在网络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形成网络依赖行为,对大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学术界对此类行为的研究始于“网络成瘾”,在国际上,Kimberly Young把网络成瘾看作是病态的网络使用,是一种没有涉及中毒的“冲动控制障碍”。[2]杨向荣等国内学者认为“网络依赖”实际上等同于“网络成瘾”,是“个体迷恋网络以致影响到现实生活,主动采取措施逃避社会责任,自己无法控制行为及其后果,并造成睡眠障碍、持续疲劳、工作和学习绩效低下、人际关系恶化,严重时会导致自残和自杀的现象”。[3]实际上,在大学生群体中,真正达到网络成瘾状态,严重影响到个人正常生活的占少数,较大比重的是一种轻度的网络沉迷状态,这种状态被称为“网络依赖”,即精神上过于依赖网络而产生的一种持续状态,处于正常的网络行为和网络成瘾之间的过渡状态。

一、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危害

1.人际交往关系异化

人际交往关系的维系和发展取决于人与人之间语言和行动外化所表现出的情感感染力。由于现实生活中形成的是一种面对面的人际关系结构,人们的感情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能直接传递个人情感信息的显性表达,凭借这些外化的表现,人们可以捕捉到对方的内心情感,并适时地调整自己的外在言行,推动人际交往关系向前发展。但在网络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成了一种符号化的虚拟交流。网络依赖使大学生相对于现实交往,更倾向于借助QQ、微信、微博等网络交流工具实现人际交往互动。他们乐于使用网络语言、表情包、动图等具有戏剧性的网络行为传递信息,却隐藏了背后的真实情感表达。久而久之,大学生依赖于虚拟交流方式,而淡化现实世界中实在的人际交往关系,这种缺乏工具理性批判的盲目依赖使现实交流附庸于虚拟交流,不利于交往主体之间真实情感的融合和发展。

2.网络道德观念弱化

出于保护隐私的考虑,互联网在建设之初,就没有设定有效身份的功能。[4]这种匿名性特征使大学生在网络世界里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用一种虚拟符号游走于网络时空。由于现实社会是一个敞视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签,他们的言行举止处于法律和道德的监督之下,因此,人们会形成一种自我约束机制,不轻易逾越道德红线。但在网络世界里,虚拟主体不再具有单一身份,环境的陌生性和道德匡扶机制的欠缺滋长了网络行为主体的道德失范行为。网络依赖使大学生希望挣脱现实世界的束缚,长期生存于相对自由的虚拟世界之中。网络环境的匿名性又给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提供了温床,长此以往,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观念会被进一步弱化,出现网上诚信缺失、网络暴力助长、淫秽内容浏览、不良语言使用和网络犯罪发生等乱象。[5]不仅如此,网络依赖对网络道德观念的弱化甚至会影响到现实世界道德作用的发挥,使大学生在现实世界中的言行也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3.西方意识形态侵蚀

马克思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6]当下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其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之一,然而,它也被西方国家所利用,成为侵蚀和瓦解中国意识形态的工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凭借自己在网络技术层面的优势,利用网络渠道将西方的价值观念、政治文化等传播到中国。由于大学生处于“三观”的形成期,他们思想开放,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和思想观念,西方国家以大学生为突破口,通过网络游戏、论坛、微博等将资本主义文化兜售给他们,在文化上逐渐殖民大学生,传播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严重威胁中国的国家安全。长期的网络依赖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侵蚀,从而弱化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和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出现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泛化趋势。

4.身体、心理健康损害

近年来,随着上网工具的丰富,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在大学生中已经较为普及,网络依赖使大学生在长时间使用这些工具上网时会给身体机能带来一定的损害,特别是当前较为普遍的手机上网依赖行为,甚至会给大学生造成睡眠障碍[7]等影响。此外,网络色情、网络暴力等不良信息的渗透,也会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作用。由于大学生的自制能力较弱,长期接触网络不良信息后会产生依赖和模仿心理,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心理成因

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文化传播、网络技术和制度规范不够健全等外在因素,也包括大学生心理层面的内在因素。按照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观点,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大学生网络依赖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内部的心理因素。

1.心理需求补偿

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弥补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多方面需求,达到互补的状态。现实生活中心理需求程度越高,大学生就越倾向于到网络世界中去追求满足,网络依赖的程度也就越高。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观点,当大学生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基本得以满足的情况下,他们就会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在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层面,由于在现实生活中缺少亲朋好友的关爱,部分大学生陷入情感孤独的困境,为追求情感和归属的需要,他们就会依赖网络,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在自我实现的需要层面,由于部分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一般,难以获得成就感,于是他们就会通过网络游戏等刷等级、得装备,增加自己虚拟身份的优越感。

2.娱乐心理放纵

为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大学生会选择在课余时间玩网络游戏、看网络视频、听网络音乐、观网络直播等项目实现娱乐放松的目的。网络的开放性使文字、图像、声音等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让大学生在其中尽情享受网络娱乐项目带来的乐趣。但是由于大学生的自我控制力较弱,“慎独”观念不强,一旦进入网络时空后,就容易沉迷于这种放松状态难以自拔,出现娱乐心理放纵状态。放松不等于放纵,大学生追求网络娱乐无可非议,但是一味地享受网络娱乐项目带来的放纵状态只会将大学生置于网络的支配之下,丧失了主体地位,沦为网络娱乐的客体而存在。

3.从众心理驱使

社会心理学认为,当一个人的意见和大多数人的意见、行为不一致时,就会产生源于偏离群体的恐慌而出现的紧张。大学生活是一种群体性的生活,大学生都希望融入该群体,获得群体成员的认可。但是一旦出现自我意见和群体主流意见相违背时,如果不从属于主流意见,则会出现孤立的境地。为了防止自己被群体孤立,大学生就会选择顺应主流,形成从众心理。在网络时代,很多大学生热衷于接触多样的网络产品,如果不尝试去了解它们,则会和周围同学形成隔阂,缺乏共同的交流话题。为了融入群体,他们会长时间地探索网络世界,但是个人又缺乏自我管理意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网络依赖。当下,当大家都从众使用智能手机上网时,很多大学生却被作为工具的手机所控制。手机网络以其便捷性打破了传统上网必须坐在电脑桌前的固定模式,使得上网没有了时空的限制,这样大学生更加难以控制自己的上网时间和行为。[8]课上、课下,睡觉前、起床时,很多时间都在用手机在连接互联网。当从众心理形成后,一旦稳定下来,就成为了一种个人习惯,难以改变。

三、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对策

1.加强网络思想教育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大学生出现网络依赖行为,根本原因在于思想上没有正确认清网络行为,缺乏有效的行为指导。因此,高校要建立课上专任教师和课后辅导员的联动教育机制,加强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教育。第一,高校应开设《计算机伦理》课程。目前,无论是高校还是大学生,都把计算机的操作技能看得过重,而忽视了计算机伦理道德。大学生出现网络依赖,很大程度上源于不清楚何为网络道德行为规范、网络依赖的表现以及危害等。为普及网络伦理思想的相关知识,有条件的高校应在大一阶段增设《计算机伦理学》课程,专任教师从思想源头把好网络思想教育第一关。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利用好思政课,做好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改变课堂教学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从身边找出网络依赖的典型事例,通过在课堂上集体讨论、教师点评的方式提高教育的实效性。第三,辅导员要对有网络依赖行为的学生进行个别重点谈心谈话,帮助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对全体学生开展防止网络依赖的主题班会、专家讲座、集体签名宣誓等活动,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全方位进行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教育。

2.进行团体辅导干预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景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交互作用,运用适当的心理咨询技术,协助个体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从而促进自我发展及自我实现的过程。[9]由于网络依赖的大学生沉迷于虚拟的人际交往中,不懂得在现实世界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与交往。他们害怕甚至拒绝与陌生人进行交往,心理上也难以满足情感归属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高校通过团体辅导的干预,可以帮助他们减少对网络的依赖。在这个团体中,咨询师鼓励成员找到跟自己具有相同困扰的其他成员作为伙伴,由于朋辈之间互相分享改善现状的经验所取得的效果远大于长者提供的指导,所以成员间的相互支持可以促进他们融为一体,消除戒备心,以平等的姿态一起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共同努力中,成员与成员之间相互扶持,互相帮助,都贡献出了一定的力量,在解决问题中也实现了自我价值。因此,团体辅导可以让网络依赖的大学生成员正视现实世界中自己的能力,摆正网络的正确地位,以端正的态度参与到现实的人际交往关系之中,真正走下网络,拥抱现实的美好。

3.发挥校园文化作用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有利于帮助网络依赖的大学生摆脱虚拟空间的束缚,积极参与到各项文体活动之中。高校可以举办多种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在活动中增强人际交往和相互协作能力。当他们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时,集体活动利于参与主体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选择钻进网络世界逃避。困难的解决不仅能提高他们的集体荣誉感,而且会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让网络依赖的大学生从内心深处乐于接受现实生活,从而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矫正网络依赖行为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7.

[2]Young K S.Psychology of computer use:XL.Addictive use of the Internet:a case that breaks the stereotype.[J].Psychological Reports,1996,(3):899-902.

[3]杨向荣,沈文青,王粲.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动因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6,(5):67-68.

[4]杨近平.论网络道德失范现象[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2,(4):12-14.

[5]吴雪龙,周婷.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治理路径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161-165.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廖颖,杨璐,吴长娇,等.某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对睡眠障碍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6,(2):303-305.

[8]田必春.当前大学生网络素养问题探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2,(6):106-108.

[9]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国际大学生节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