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药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18-02-09 10:31万国庆解伟王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20期
关键词:读书笔记药理学学时

万国庆 解伟 王进

自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截至2014年底,普通高校共有2 529所,毛入学率达到37.5%,在校生总规模为3 559万人,稳居世界第一[1]。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等模式的创新在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方面都在不断地思考与尝试。以药理学教学为例[2],现有PBL 教学法[3]、翻转课堂教学法[4]、案例教学法[5]、启发式教学法[6]、混合教学模式[7]等。

然而,由于药理学存在客观的学科本身特点,知识面广、药物种类繁多、内容跨度大等特点。传统的教学模式,极易导致学生降低学习兴趣。鉴于此,亟需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来提升药理学教学效果。作为药理学学科授课教师,尝试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对分课堂,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与自主性,提高药理学习兴趣。

1 对分课堂简介

对分课堂(PAD Class)是复旦大学心理系张学新教授针对当前高校中教学存在的问题于2014年提出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该方法是基于认知心理学理论,结合传统课堂与讨论式课堂各自的优势[8]。其核心理念是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即教师讲授一半时间,学生交互讨论一半时间,同时将授课与讨论的时间隔开,让学生根据一定时间自主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这也是对分课堂的创新关键点[9-10]。另外,考核方法创新,学生可根据学习目标来确定投入程度,过程性评价是对分课堂重点强调的。所以,对分课堂将教学方式分为三部分,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也称为PAD课堂。

2 “对分课堂”在药理学课程中的应用

2.1 教学设计

前期准备:为让学生对对分课堂有个初步的认识,在课程开始之前,将教学大纲上传到班级QQ群及微信群,以便于师生间进行交流。首周的第1学时,详细向学生介绍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让学生能够快速的了解药理学的教学新模式。

整体安排:以抗菌药物篇章为例,总学时为18学时,每2周3次课,每次2学时,每学时40 min,总的上课次数是9次课,最后1课时作为该篇章的教学总结。授课内容包括:抗菌药物概述、抗生素、人工合成抗菌药、抗病毒药、抗真菌药、抗恶性肿瘤药物等。其中抗生素章节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及四环素类课程采取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课堂上讲授重点内容,课后学生做到即时复习,整理读书笔记,准备后续交流。下次上课时,首先进行讨论交流,时间预计30~40 min,剩余时间进行下一课时内容讲授。每次课后的读书笔记需要上交,便于教师打分。在交流讨论前,将整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分组,按座位就近分组讨论,每4人一组,每组自由选出3个角色,分别为组长、秘书、发言人。讨论时,可先由小组间分享各自的学习体会,展现个性,互相解答疑难问题。

在讨论的最后10分钟,由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来解答学生的共性问题或者疑难问题,并进行评价小组互动讨论情况。

考核方式:出勤率占总成绩5%,读书笔记占总成绩25%,课堂讨论表现占总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50%。

2.2 课堂表现

实施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后,学生的课堂表现较之前有了很大改观。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参与课堂意识增强,针对一些问题可以做到积极地举手发言,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不断地讨论交流,巩固了知识要点,整个课堂气氛也比以往更加活跃。另外,由于学生提前进行了预习,课堂提问环节,积极踊跃回答问题的学生逐渐多起来。这些都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药理学这门课程的兴趣。课后,学生们完成课后作业及读书笔记的积极性也有了很大提高,几轮课程下来,学生笔记中对问题的思考深度也有了很大的促进。

2.3 教学反思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师也是一种挑战,每次的讨论交流环节需要30~40 min时间,占据了比较多的课时,因此就要求教师具有整体把握,归纳总结,突出重点、难点,形成简单并且清晰化的教学方案。这种新教学模式也极易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索能力,学生思维被调动起来,形成许多可能是课本上所不能够回答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课前备足课,深挖教材,甚至阅读前沿的研究性论文,跟踪最新的研究进展。另外,较传统教学模式,该种教学模式属于比较大的变革,教师对整个课堂的掌控需要恰到好处。

3 对比与评价

对分课堂,将一半课堂时间用于教师讲授,另一半时间留给学生讨论,将讲授和讨论时间错开,避免了PBL教学中过于强调学生课堂自主解决问题而耗费过多时间[11]。对分课堂课后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同时要求完成读书笔记,有助于学习效果的评价。对分课堂中的讨论交流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12]。本环节中“亮闪闪”“帮帮我”“考考你”三部分内容,让学生开阔思路,接触到自己没有掌握的内容。

18学时结束之后,学生普遍接受了该教学新模式,汇总意见为:课堂笔记及课后读书笔记非常有必要,是一种非常好的总结课堂知识方式,有了充足的时间来理解体会知识要点,也缓解了期末考试带来的突击复习压力,这也培养了读书的良好习惯。

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也有助于课堂教学纪律,以往的教学方式,缺少互动环节,枯燥乏味,这也容易造成学生上课打瞌睡,甚至玩手机的现象。新模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增强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猜你喜欢
读书笔记药理学学时
高中语文阅读之“读书笔记”应用探究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爱读书与读书笔记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My Own Official Account 我自己的公众号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四招”记好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