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岗位培训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2018-02-09 14:44武爱萍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8年2期
关键词:典型课件多媒体

武爱萍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指出,全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模式,利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多种方式用好优质数字资源。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积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创新发展,努力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形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环境。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机器人、三维(3D)打印等现代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人才培养与争夺成为焦点。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站在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前沿阵地,其信息技术素养和职业能力不仅决定着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不仅承担着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还担负着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任,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仅直接影响其教学效果,还直接影响着所在学校的信息化水平,影响着所在学校其他学科教师的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为了适应“互联网+教育”的快速发展,如何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和职业能力,是承担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任务的相关领域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岗位职业能力和信息素养现状

对参训学员的调研材料进行分析,形成如下数据统计结果。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基本情况:(1)年轻男教师较多,占到65%以上;(2)职称中高级、学科教龄5年以上居多,占比分别是约86%和78%;(3)本科学历占到81%;(4)计算机类专业毕业和专职教师偏少,分别是27.3%和37.7%;(5)指导学生参加各类信息技术比赛活动较少,获奖的少;(6)承担信息技术课程周课时数,周12节以下占到88%之多;(7)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重视的占比26.4%,一般的26.9%、不重视的达到31.6%;(8)63.2%的学校没有电教中心;(9)兼职教师比例高,多数教师一人多岗。

这些数据说明基层的信息技术教师是:一支比较年轻、计算机专业人员少、指导能力差、兼职教师多、本科学历人数较高的队伍,其中只有极少数教师毕业于计算机类专业,有待于进一步改善结构、提高素质、提高能力。

总之,从职业能力和信息素养分析:小学普遍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不够宽厚,相当一部分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是其他学科的教师改行或“兼职”,绝大多数为非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的年轻教师,工作任务繁重;信息技术的掌握情况仅限于大学通识必修课程学习的知识技能架构,对于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如:Word,Excel,PowerPoint比较熟悉,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处理、动画、课件制作能力一般,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制作技能水平仅限于对文本、图形和图像素材的简单应用处理,对动画、音频、视频方面的设计应用普遍较弱;对网络管理、大数据、云计算、三维(3D)打印、信息安全和“互联网+”的了解和掌握仅凭个人兴趣进行不同程度的关注,整体架构呈碎片化特点,很难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沿对接,极大程度地影响了教学效果。能够完成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内容仅限于教材中给出的格局,就现状很难实施信息技术教学的拓展。

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就是以《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012版》文件精神为指导,针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职业岗位进行分析研究,整合对其培训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及支撑这些任务的理论知识、信息技术素养和职业能力,为提升职业培训质量、优化培训效果做好典型任务设计,对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进行靶向培训。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岗位培训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等文件精神为指导,基于目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职业能力,立足小学信息技术岗位需求,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岗位培训的典型任务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培训的维度、广度和深度,设计培训典型工作任务,拓宽教师的视野,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教学研究能力。

1.典型工作任务一:职业道德和专业思想教育理念

教师职业道德是从事教学工作的脑力劳动者在教学实践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指出,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教育,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法治、心理健康等教育融入培养、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

教师的培训形式多为短期培训,职业道德和专业思想教育理念培训内容主要是:第一,整合教育法规,明确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依法治教的观念;第二,聘请模范教师做师德报告,通过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第三,立足于信息化、网络化,进行信息安全法规和计算机网络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等专业思想教育。

2.典型工作任务二:教师职责和新课程改革理念

解读《小学教师专业标准(2012版)》《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等相关文件。明确岗位职责、专业理论知识和职业素养能力,培养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

整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教学理论,凝练打造新课程典型案例,让学员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融入,进行体验式培训。树立“互联网+”教育模式中的新课程改革理念,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移动学习等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有效组织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融合进程。

3.典型工作任务三: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

针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可能承担的工作岗位,如: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指导其他课程教师如何与信息技术融合教学、电教设备维护、机房管理、校园网维护、教务管理、后勤管理、安全保卫、班主任等工作岗位,分析设计对应的培训典型任务,以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操作体验为抓手,挖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融合的动力和兴趣,解决实际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存在的瓶颈问题,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延伸培养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的能力。下面针对短期培训项目,归纳总结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典型工作子任务。

(1)子任务1:熟悉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善于并能够捕捉其发展前沿

参观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与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熟练操作多媒体计算机、电子白板、投影机、实物展台、触控电视、常见数码设备;介绍办公软件、即时交流软件、几何画板、在线地图的功能及特点,并能熟练应用;提供对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主题学习资源包、电子书、专题网站等各类与教育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字资源网址,为学员继续学习 、研究信息技术发展提供帮助,掌握教育领域中新技术应用趋势。介绍互联网行业热词,通过对人工智能、云计算、自媒体、大数据等热词的了解,尽可能快速前瞻教育教学领域改革发展的平台。

(2)子任务2:网络资源的获取与处理

网络资源极其丰富,如何从网络中获取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是目前教师培训之急需,组对网络优质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引领浏览教育教学资源文库。主要涉及的资源有以下几类:文本素材的获取、加工与处理,熟悉常用的搜索引擎的使用,能用常用的搜索指令快速精准搜索到相关素材;图形、图像素材的获取、加工与处理,熟悉一种典型的图形应用软件,如Photoshop,能够完成工作、学习、生活中常用的图形图像加工处理;音频、视频素材的获取、加工与处理,能利用一款音频、视频加工处理软件为教学、工作服务。

帮助学员建立教师工作坊和网络研修社区,充分发挥受训教师的主体作用,通过自主学习、集中培训、集体讨论、教学实践、教师研修及教育科研等形式,建构利用其开展网络研修的策略与方法,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

(3)子任务3: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科学遵循小学生身心特点认知发展规律,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在常规的多媒体课件类型、多媒体课件制作要求与流程的前提下,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1]。一要格外注重培训课件的信息维度;二要把握好色彩维度;三要把握好艺术维度,合理搭配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元素的制作效果;四要设计课件的动态效果维度。指导受训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恰当选择并使用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软件,并且能够对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效果评价。

(4)子任务4:数据与信息的安全

培训内容侧重于信息安全防护应用方向。在对信息安全技术基本原理了解的基础上,整合网络信息维护和信息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标准,结合典型案例,介绍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基础、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互联网络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2]。能够科学应对常见的数据信息安全问题,培养建构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的策略与方法。牢固树立依法依规上网的理念,理性甄别网络信息,自觉遵守“七条底线”最基本的要求: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和信息真实性底线[3],运用自身的影响力,言传身教依法上网、文明上网、理性上网,共同维护互联网的健康发展。

(5)子任务5:计算机、多媒体设备、局域网、监控设备的组装、管理与维护

设计完成实践项目:提供计算机、多媒体设备、监控设备、网线、水晶头、路由器、常用工具等;学员编组;每组利用各种设备和资源,组成一个局域网;指导教师指导并验收。

(6)子任务6:电子档案制作与管理(数据库)

主要介绍电子档案制作流程:档案整理、著录建库、档案扫描、图像处理、图像存储、数据质检、数据挂接、数据验收、数据备份;电子档案制作操作规范、数据安全管理和场地安全管理规定;存档流程:电子文件的收集、电子文件的整理、电子文件的归档、使用要求、存效性保证、电子档案的销毁鉴定。

三、结语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培训旨在以典型工作任务为驱动,以一线教学需求为引领,将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与典型案例分析有机结合,构筑符合信息技术特点的培训模式。达到如下培训目标:受训教师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较强的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科学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合理利用通用软件、学科软件、数字资源;能够在网络教学、移动学习等信息化环境中,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受训教师树立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研究意识,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在应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发挥示范作用。

[1] 亓亚蕾.小学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技能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大连市X小学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5.

[2] 刘益和.信息安全法律法规课程分析及设置[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2):90-93.

[3] 依法依规上网是每个网民的责任[EB/OL]. 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6/0229/c1003-28158476.html.

猜你喜欢
典型课件多媒体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多媒体高考招生宣传平台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动画设计研究
典型催开百花香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活用多媒体 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