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例无痛分娩的效果评价

2018-02-09 16:23马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15期
关键词:无痛分娩卡因硬膜外

马琳

无痛分娩,医学上称为“分娩镇痛”。是用各种方法使分娩时的疼痛减轻甚至使之消失[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围产医学不断进步[2],越来越多的产妇希望能减轻分娩时的疼痛。从而减少产科并发症,提高了产科质量,因此目前“无痛分娩”技术不仅满足广大孕妇的需要,还顺应了医学的发展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3]。随着无痛分娩技术在临床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采用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的100例产妇的效果评价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产科住院阴道分娩产妇200例为研究对象。病例选择条件:(1)孕周37~41周,初产,单胎,头位。(2)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产科检查无明显头盆不称、胎儿宫内窘迫。(3)无硬膜外麻醉的禁忌证。将产妇分为两组:实验组100例产妇自愿接受无痛分娩,采用硬膜外麻醉。对照组100例为自然分娩者,不采取任何镇痛措施。

1.2 镇痛方法

采用持续硬膜外阻滞镇痛方法,当宫口开大至≥3 cm时,取第2~3腰椎穿刺置管,头向置管4~5 cm,固定好硬膜外导管,协助产妇取平卧位后,直接注入0.1%罗哌卡因+0.5 μg/ml舒芬太尼10 ml,10 min后,若VAS评分>5分。可追加5 ml,硬膜外首次注药后,观察30分钟将PCEA泵连接在硬膜外管上。PCEA配方是1%罗哌卡因16 ml+舒芬太尼1.6 ml+生理盐水至200 ml。以8 ml/h速度输入,产生持续镇痛作用,然后帮助产妇侧卧,给予吸氧、监护,观察产妇血压、脉搏、呼吸、宫缩和胎心等情况。

1.3 评价项目

评价两组镇痛效果;产程持续时间、总产程情况,剖宫产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

1.4 疼痛评分标准

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分,分为:优:0~2分;良:3~5分;可:6~8分;差:9~10分;镇痛效果评价:显效:产妇感觉不到疼痛,分值为0~5分;有效:产妇感觉到疼痛但能忍受,分值为6~8分;无效:产妇感觉疼痛明显,不能耐受,分值为9~10分。

1.5 Apgar评分标准

新生儿出生后采用Apgar score评分法,该评分法是出生1分钟内的心率、呼吸、肌张力,喉反射及皮肤颜色5项体征为依据,每项为0~2分,满分为10分。8~10分属于正常新生儿;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疼痛情况比较

实验组100例产妇中,显效94例,其中,疼痛评分优85例,疼痛评分良9例;有效6例,疼痛评分可6例;无效0例,疼痛评分差0例。对照组100例产妇中,显效0例,疼痛评分优、良均为0例;有效24例,疼痛评分可24例;无效76例,疼痛评分差76例。两组疼痛情况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1.281 5,P<0.05)。

2.2 两组产妇产程比较

实验组产妇第1产程时间为(8.00±1.00)h;第2产程时间为(0.74±0.20)h;第3产程时间为(5.00±2.00)min;总产程时间为(8.82±0.02)h。对照组产妇第1产程时间(10.00±2.00)h;第2产程时间为(0.95±0.32)h;第3产程时间为(5.00±1.00)min;总产程时间为(11.8±0.83)h。实验组第1产程、第2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944,5.035,35.893;P<0.05),两组第3产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

实验组剖宫产12例,占12%,自然分娩88例,占88%;对照组剖宫产26例,占26%,自然分娩74例,占74%;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67 8,P<0.05)。

2.4 两组新生儿情况比较

研究组Apgar score评分为4~7分4例,新生儿窒息率为4.0%;对照组Apgar score评分为4~7分2例,新生儿窒息率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分娩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分娩时的剧烈疼痛可以导致体内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使产妇发生血管收缩、胎盘血流减少、酸中毒等,对产妇及胎儿均产生了不良影响[4]。无痛分娩是指为了降低产妇分娩中的疼痛所采取的方法[5-6]。现在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能促进宫口扩张,缩短第1、第2产程和总产程,提高了产妇、家属满意度。另外,此方法并不会对新生儿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对母婴无不良影响[7-8]。无痛分娩技术中,对麻醉方式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应遵循安全,易于给药,起效快,对母婴均无不良反应的原则。大量研究发现:目前临床上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麻醉方式是硬膜外阻滞,其能减少产妇的血儿茶酚胺,从而对产妇子宫胎盘的血流量进行了改善,镇痛效率高达97%[9-10]。硬膜外阻滞镇痛同时消除了因儿茶酚胺水平上升带来的不利因素,降低了胎儿缺氧程度以及酸碱平衡,保证新生儿的绝对安全[11-12]。本文应用无痛分娩的孕妇清醒可参与分娩过程,在无痛的同时,可产生某些有益的生理效应。

综上所述,无痛分娩技术止痛效果好,对产妇安全有效,并可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

参考文献

[1]张琨. 罗哌卡因复合少量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200例临床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2014,20(4):25-27.

[2]唐宝芹,万心梅. 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观察[J]. 江苏医药,2013,39(18):2209-2210.

[3]许晓艳.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的应用研究[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5):37-38.

[4]沈金涛.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2017,15(9):141-142.

[5]江絮萍,叶泓. 连续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观察[J]. 山东医药,2013,53(8):76-77.

[6]罗红,关晓娟,谭春阳,等. 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有效性探讨[J].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8):102-104,108.

[7]郝晓存.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分析[J]. 河南医学研究,2014,23(3):95-96.

[8]彭建军. 舒芬太尼配伍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9):4365-4366.

[9]陈莎莎.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14,30(14):57-58.

[10]辛江波. 硬膜外联合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6):134.

[11]刘天旭.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的临床应用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6):35-36.

[12]李慧锋. 200例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0):130-131.

猜你喜欢
无痛分娩卡因硬膜外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研究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可行走式无痛分娩的镇痛效果及其对母儿的影响
沈志洪:着眼“无痛分娩”,推进妇幼健康学科群建设
小剂量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混合痔术中的效果比较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