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封闭引流术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8-02-09 16:23仪桂云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15期
关键词:引流术负压创面

仪桂云

烧伤在临床上较为多见,一旦患病则病情较为严重,具有较为剧烈的疼痛感,存在毁容、肢体残疾、死亡等风险,且烧伤的部位容易伴有过度炎性反应、坏死与渗出组织等,从而对局部组织的修复再生情况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需及时采取手术治疗,帮助患者对创面血液的循环进行有效改善[1-3]。而负压封闭引流术用于烧伤患者中便于有效修复创面,利于肉芽组织的生长,效果显著。为此,本次研究选择86例烧伤患者,将相关资料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6月12日—2017年6月12日就诊的86例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均占据43例患者。常规组:20例女性患者,23例男性患者,年龄为20~69岁,平均为(45.69±3.21)岁,病程为1.0~5.5 h,平均(3.21±0.46)h;22例上肢烧伤,21例下肢烧伤;实验组:19例女性患者,24例男性患者,年龄为19~69岁,平均为(45.74±3.14)岁,病程为1.0~6.0 h,平均为(3.16±0.48)h;21例上肢烧伤,22例下肢烧伤。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选择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对常规组患者选择传统的护理模式。

对实验组患者选择综合护理干预措施:(1)术前:手术治疗前许多患者将会伴有多种不良情绪,加之身体的疼痛感,导致不良情绪更为严重,为此,护理人员应主动与其沟通交流,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准备好手术需用的物品。

(2)术后:手术完成后通常情况下患者将会伴有创口疼痛感,应对患者的具体疼痛情况进行密切观察,依据实际的疼痛情况、疼痛性质进行对症处理,可选择听音乐、看电视等方式对患者的注意力进行转移,缓解主观疼痛感,同时对患肢的颜色、血运、温度进行分析并记录,一旦出现皮肤温度降低、面色苍白或者青紫等现象,应及时通知主治医生对症治疗。

(3)引流管的护理:每周对引流瓶定期更换(2次/周),若具有较多的引流液,应及时上报主治医生并将更换的次数增加,对引流瓶进行更换时,应先选择血管钳对引流管进行夹闭,以防引流液于敷料内逆行流入,对引流管进行保护,以防出现扭曲、脱落、折叠等现象,对中心负压进行调整后可将止血钳松开,以防出现漏气的情况。对引流管情况进行准确记录,一旦出现管内堵塞现象,应给予适量的生理盐水进行冲洗,等到其逐渐软化后将负压连接。

(4)功能锻炼:手术后应依据病情恢复情况及时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可促进肢体功能的早日恢复,依照幅度从小至大、次数从少至多的原则进行屈伸活动,选择主动活动配合被动活动的模式。

1.3 判定标准

痊愈表示治疗2周后创口处于完全愈合的状态,具有良好的皮瓣存活状态;有效表示多数的皮瓣存活,缩小了创面的面积;无效表示未达到上述治疗标准[4-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

实验组:痊愈32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02%(40/43);常规组:痊愈23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6.74%(33/43),说明实验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40 5,P=0.035 0)。

2.2 并发症

实验组:伤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1例,总发生率为4.65%(2/43);常规组:伤口感染3例,尿路感染2例,肺部感染2例,压疮1例,总发生率为18.60%(8/43),说明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73 7,P=0.044 0)。

3 讨论

深度烧伤已经伤及到了真皮深层部位,导致损伤了皮肤的再生能力,无法自行愈合创面,因此,需及时给予手术治疗[7-8]。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近些年来对创面进行治疗的新兴技术,应用于外科领域中便于达到良好的效果,帮助患者保持持续的高负压状态,便于及时有效清除引流区域的坏死组织、渗出物,便于营造出清洁的创面环境,利于创面肉芽组织的快速生长,便于后续进行二期手术治疗。此外,还可使得患者的痛苦减轻,将换药次数减少,降低了感染率,将住院时间缩短,减轻了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量,降低了医疗费用等优势[9-10]。

实际进行临床护理时,对患者给予术前、术后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负压封闭引流护理,利于全面了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观察到引流液的性状变化情况,使得引流的效果提高,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有效预防对创面造成的污染情况,便于将患者的配合度提高,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勇气[11-12]。本次研究对实验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措施后,术后尿路感染、压疮、伤口感染、肺部感染等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且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进一步证明了实验组护理方案的应用价值显著。

综上可述,对烧伤患者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孙济宇,罗晓庆,王晓波. 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冲洗液持续冲洗在深Ⅱ度烧伤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3):48-50.

[2]秦争艳. 深Ⅱ度烧伤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持续冲洗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0):2426-2427.

[3]杨艳菲.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2):268-269.

[4]洪庆华,赵玉桃.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大面积头皮缺损创面应用中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17,32(21):1980-1982.

[5]夏冬云,史婷奇,谢芳,等. 负压封闭引流创面冲洗频次对堵管及细菌清除率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2014,29(16):1-3.

[6]谌曙霞. 深度烧伤的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效果及临床护理[J].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9):127-128.

[7]叶媛媛,杨锐金,林才,等. 早期磨削痂后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糖尿病合并深Ⅱ度烧伤的手术护理[J]. 浙江医学,2016,38(22):1850-1851.

[8]王艳霞,高玲.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电烧伤创面的围术期护理[J].实用临床医学,2013,14(6):107-108.

[9]曾令蓉,撒柯狄.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深度烧伤创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18,28(2):200.

[10]池迎春,张溪,肖艳苓.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胸壁结核创面的护理体会[J]. 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8):1903-1904.

[11]张华,王聪敏. 改良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急性坏死性筋膜炎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5):2201-2203.

[12]王明祥,刘丽霞,孙轶飞,等.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骶尾部藏毛窦切除后创面中的应用[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5,36(6):664-667.

猜你喜欢
引流术负压创面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一种手术负压管路脚踏负压控制开关的研制
一步法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高龄胆道梗阻的探讨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软通道引流术疗效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残余创面35例
蓝普锋RPC系列PLC在高层无负压供水系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