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诊断学专科医师会诊能力培训

2018-02-09 21:23乔蕊张云聪张捷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31期
关键词:诊断学检验科专科

乔蕊 张云聪 张捷

临床检验诊断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国内开展已有二十多年,在目前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推进的历史背景下,临床检验诊断学专科医师培训也将拉开序幕[1-2]。专科医师培训是要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基础上,继续培养能够独立、规范的从事疾病专科诊疗工作的临床医师[3-4]。根据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总则的要求,在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的专科规范化培训阶段,会诊工作将是重要培训内容和技能。

1 临床检验诊断学医师会诊工作国际现状

美国的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Accreditation Council for 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ACGME)对临床病理学(Clinical Pathology,CP,国内称为检验医学)培养临床病理医师(Clinical Pathologist,国内称为检验医师)的能力要求作了如下规定[5]:

(1)能够作为会诊医生与其他医生和患者沟通对话;了解临床实验室的原理和技术,能够指导和管理实验室工作、确保检验程序的质量、临床适用性和数据有用性。

(2)熟悉诊断试验的研发、应用条件以及不同临床条件下检测结果的解释,以发挥检验医师在整合患者医学信息中的作用,优化患者的诊治。

(3)熟悉依靠临床实验室的治疗方法和应用,能够进行一般的操作和设计治疗。

(4)能在广义范围内认识科学研究的作用,包括临床决策制定、新试验开发、疾病机制进展和继续教育方面等。

可以看出以上能力要求中,很大比重是针对会诊工作的要求。其实,为了达到检验科医师开展会诊工作、提供会诊服务的目的,不同国家、地区和机构采取的具体形式存在很大差异,但是根据国家、地区和机构历史特点,只要能够实现检验科医师参与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目的即可。例如,在美国克里夫兰医学中心,CP的会诊工作主要通过撰写检测项目组合的解释报告来完成,将患者检测结果整合,并结合临床具体情况,提供个体化的报告解释(interpretation or comments),可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很大的帮助。解释报告的工作是CP的常规工作,就像临床医生出门诊、做手术一样。而需要撰写“解释”的项目、组合或患者选择,应有一套规范化的标准,当然标准的制定需要与临床不断沟通协商来确定[6-7]。

2 国内开展临床检验诊断学医师会诊工作现状和条件

2.1 辅助平台科室开展会诊工作成为学科发展重要内容

一直以来,病理科(Anatomic Pathology,AP)、放射科医师撰写报告被临床需要和接受,其技术人员和医师分工明确。随着现代医学检测和治疗技术的发展,超声科、药剂科和检验科等平台科室也在更深入的参与到临床诊断和治疗中。

目前在很多国内医疗机构中,超声科已开设专家门诊、会诊服务,甚至直接现场参与危重患者抢救;药剂科也已开设药物门诊咨询、药师会诊服务等。值得关注的是,药师会诊服务已从参加全院会诊,发展到目前药师划分专业(抗生素、抗凝等专业)的针对性单独会诊;并且药师行业正在积极申请药师处方权、药师服务费以进一步提升专业水平和认可度。

2.2 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大力倡导推行检验报告解释工作

在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的推动下,检验医师撰写检测结果解释报告的工作已起步,相关工作指南正在起草[8-10]。对于从事检测结果解释报告的人员资质也做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设定,不强求必须是医师,推荐老人采用老办法(通过可靠方式证明具有解释报告的能力),新人采用新办法(通过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具备了胜任此项工作能力的基础上,检验科的会诊工作质量才能保证。通过高质量的会诊获得临床科室的信任和认可,检验科会诊工作才能持续的发展起来,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优质先进的实验室科学服务[11-13]。

2.3 国内开展检验科医师会诊工作的形式探索

笔者所在机构开展检验科医师会诊工作已有十余年,总结会诊工作开展的历史有以下经验:

2.3.1 高质量的临床检验诊断学医师培训过程 笔者所在机构是北京市开展临床检验诊断学医师培养最早机构之一,培训方案、过程和考核并入内科住院医师管理,所以能够完成5年规范化培训和专科培训的人具有跨内科和临床检验诊断学双学科优势。这在日后的会诊工作中,不论从会诊习惯还是会诊目的,都天然具有亲和性,容易获得临床科室的认可和信赖。

2.3.2 获得院领导机构的支持 笔者所在机构在医务处的支持和肯定下,检验科一直有参加全院会诊的传统。之后由于多学科联合诊治(Multidisciplinary Diagnosis and Dreatment,MDT)工作的推广,检验科有更多机会进入不同的MDT团队。另外,由于检验科医师具有医师执业证书,具有会诊的法定权限,所以在医院支持下,批准检验科医师享有医师应具有的一切信息系统会诊权限。

2.3.3 二线双人签名制度 对于缺少检验科医师的机构,通过能力认证具备会诊能力的非医师系列人员,可以采用二线制度,非医师但具有会诊能力的人员可在撰写会诊报告后,由医师签名,采用双签名方式完成会诊。

在临床检验诊断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检验科劳动密集型工作逐渐被机器替代,工作人员有更多时间关注分析后质量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对检验科已不是困难,先进设备和仪器的数量已经不是学科发展领先的标志;有多少人员能与临床对话沟通,建立平等合作关系,已成为学科发展的决定力量。

猜你喜欢
诊断学检验科专科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PBL教学结合标准化病人在诊断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检验科常规生化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重庆中医急诊专科医联体成立大会召开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强化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
强化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
医院检验科生化质控管理工作的现状与改进措施
基于现代网络通讯工具的中医诊断学教学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