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边城》的几处留白

2018-02-09 18:06赵慧玲
中学语文 2018年30期
关键词:二老翠翠边城

赵慧玲

波兰现象学美学家罗曼·英加登认为,文学作品中会存在许多空白和未定之处等待读者去填充。伊瑟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文本的召唤结构,指出文本的空白处可以引发读者进行审美再创造。因此,读小说如果能抓住文中的空白处,参与文本的再创造是意义非凡的。《边城》是沈从文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它是一首美好的抒情长诗、一幅秀丽的风景名画、一支理想的田园牧歌。刘西渭先生称赞沈从文:“他不破口道出,他把读者也放在作品所需要的一种空气里,在这里,读者不仅仅用眼睛,而且五官一齐用,灵魂微微一颤,好像水面粼粼一动,于是读者打进作品,成为一团的和谐。”在人物的塑造上,沈从文先生总是有意无意留下许多的空白,让读者去思索玩味。

这种留白首先体现在人物语言的简省上。沈从文在对话中精心设置空白处,使人物形象个性丰满。小说主人公翠翠端午遇见傩送因误会骂了他“悖时砍脑壳的”,后来知道此人正是傩送,文中有这样的描写:“翠翠想起自己先前骂人那句话,心里又吃惊又害羞,再也不说什么,默默地随了那火把走去。”这里翠翠的语言是及其简单的,这样的骂也正符合湘西淳朴的民风,符合在大自然里长大的翠翠。两年后,当爷爷再次提及傩送,“翠翠一句话不说,只是抿起嘴唇笑着。”这些空白让读者看到了一个十多岁的少女的细密心思。湘西的清风给了她壮健的身体,茶峒的青山给了她灵动的眸子,从小失去母亲,只和爷爷相依为命的幼小的翠翠心中萌发了朦胧的爱意,但是面对那突如其来的分不清、道不明的心绪,稚嫩的翠翠无处可诉,不知道是应该快乐,还是该忧愁,为此她便常常坐在山头上,“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

再看对爷爷的描写,祖孙俩在渡船上,“祖父不说什么,还是唱着。两人都记起顺顺家二老的船正在清浪滩过节,但谁也不明白另外一个人的记忆所止处。祖孙二人便沉默地一直走还家中。”记忆止在何处呢?老船夫恐怕是想起了大老,想起了翠翠的亲事,继而想起了翠翠的母亲,心中情感复杂而沉重,而翠翠呢,可能想到的却是二老。当渡船送走了迎婚送亲的喜轿,祖父说,“翠翠,宋家堡子里新嫁娘年纪还只有十五岁。”“翠翠明白祖父这句话的意思所在,不作理会,静静地把船拉动起来。”老船夫意识到自己的年老,担心以后翠翠无人照顾,他的心里多了一层心思,想为翠翠找一个终身的托付。而翠翠带着青春年少的羞涩,母亲的早逝也让她无法洞察自己心中所想。爷爷不便明说,只能远远地观望,小心翼翼地探问,这些简省的语言甚至是无声的语言,让读者看到了一个疼爱孙女的祖父形象。

文中许多对话语言的空白往往又推动情节的发展,给故事结局某种暗示。小说中描写到翠翠自从两年前的端午第一次遇见傩送之后,便“无意中提到什么时会脸红了。时间在成长她,似乎正催促她,使她在另外一件事情上负点儿责”,“到了家边,翠翠跑还家中去取小小竹子做的双管唢呐,请祖父坐在船头吹《娘送女》曲子给她听”,而且喜欢看新嫁娘,喜欢听新嫁娘的故事。看到孙女的变化,爷爷和孙女有了这样的对话:“翠翠,想什么?”“在看水鸭子打架!”翠翠的意思即是“什么也没有想”,这段无效的对话生成了空白,翠翠的确有了小小心事,爷爷却无法明白孙女心中所想,只能自己去揣测,这些淡淡的隔膜为后文爷爷在大老和二老之间的掺和,以及顺顺家对爷爷的误会埋下了伏笔,为这段爱情蒙上一层淡淡的迷雾,推动了情节的发展。难道是翠翠故意不告诉爷爷自己的心思吗?这可能除了年少的羞涩,更多的是一种迷惘,小说中翠翠有和自我的对话,“翠翠,你真的在想什么?”“我想的很远,很多。可是我不知想些什么。”这个天真如小兽般的姑娘真的不清楚自己正在想的是什么。这些巧妙的留白,不仅让人物形象更加生动,而且让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置身文本,感受到爱情的朦胧之美,也感受到祖孙之间的脉脉温情。

其次,留白还体现在人物的心理描写上。作者很擅长含蓄表达人物的心理活动,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翠翠坐在溪边,望着溪面为暮色所笼罩的一切,且望到那只渡船上一群过渡人,其中有个吸旱烟的打着火镰吸烟,且把烟杆在船边剥剥的敲着烟灰,就忽然哭起来了。”这里翠翠到底为什么哭?读者忍不住参与到文本中,在这日复一日的平淡日子里,翠翠一天天长大了,这哭声里可能有突然长大的惊慌,有对爷爷老去的恐惧,更有未来不可预知的淡淡伤感和期许,此情无可诉,一切都隐没在这暮色笼罩的溪水边。

还有最为典型的是翠翠听了二老傩送为她唱了一夜情歌之后的心理描写,作者在小说中不直接描述翠翠听歌后的实际感受,而是以一种虚无缥缈的梦境含蓄表达出来:“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了,仿佛轻轻的各处飘着,上了白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又复飞窜过悬崖半腰——去作什么呢?摘虎耳草!白日里拉船时,她仰头望着崖上那些肥大虎耳草已极熟习。崖壁三五丈高,平时攀折不到手,这时节却可以选顶大的叶子作伞。”此处的心理虚化极为巧妙,既写出了翠翠遇到傩送之后悄然生发爱情的微妙心理,也表达出了这种懵懂爱情的美妙,纯真得无法用言语形容。这种虚化处理召唤读者回忆或憧憬美好情感,从而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

除了在人物塑造上巧妙留白,引人思索外,文章结尾的留白也为人称道:“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前一句营造了一种绝望悲伤之感,后一句却又带给人无限希望。到底会不会回来呢?作者没有给出确切的回答,但是这一句却寄寓了人们对美好人性追求的理想,留下无限思考和悠长的韵味。

以上仅从《边城》的几处留白进行了分析,管中窥豹,亦足见沈从文的笔力深厚,其巧妙地留白让《边城》成为读者心中的桃花源似的“边城”,赋予了它常读常新的魅力。

猜你喜欢
二老翠翠边城
《边城之材幽之地》
郑性二老阁:尽得南雷烬余,规模仅次天一
我为爸妈当“秘书”
翠翠的心事
翠翠的心事
极边城暖
初遇二老傩送
初遇二老傩送
大庸边城的蛮与娇
李鼎、张灿玾二老新春贺词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