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

2018-02-10 05:13◆程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13期
关键词:学科核心历史

◆程 静

(张家口市宣化第二中学)

初中阶段的历史科目教学活动对于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充分了解世界社会环境组织构成、人类文明的发展内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史使人明鉴”,初中历史的教学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历史价值观念,并掌握一定的历史理论知识,从而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帮助。这既是学生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之一。为了进一步分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优化措施,就必须先来认识一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在具体教学中过于关注理论知识讲解

历史本身属于一种阐述史实的科目,所以具有一定的严谨性与枯燥性,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关注学生的学习现状、接受能力与学习兴趣,仅仅以完成教学任务为教学目标,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没有认识到历史学习的价值,自然也就放松了历史课程的学习。另外,初中阶段的学生本身对于历史的相关知识就不太熟悉,所以必须加强引导性教学与体验式教学的力度,才能够有效的引入课题学习,而一部分教师显然没有重视这部分内容。最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师生关系,而关于重视理论知识讲解就会忽视实践性教学,就会给学生高高在上的感觉,也就不利于师生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2.教学内容较为单一、枯燥

从教学内容上来看,当前大多数教师都出现了“以教科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其主要是一部分教师认为历史课程教学必须根据教材的实际走向为依据开展教学工作,这实际是对教材的误读。教材尽管是由专业的人士编写供学生学习使用,但是其传达的仅仅是一般的价值与内容,要求教师结合个人的学术理解与教学经验进行演绎才能够提升教学的效果,如果仅仅照本宣科的进行教学,那必然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历史教育空间过于狭小

限于地域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当前很多初中历史课程教学只能够通过单纯的课堂教学来进行知识的灌输,却没有与博物馆、黑板报以及其他多媒体组织形式相连接,不但枯燥乏味更无法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以及历史核心素养综合水平。从课时数目上来看,一些学校对于历史学科重视程度不够,给的课时数也较少,再加上课程任务很重,最终导致历史核心素养培养工作开展缓慢。

4.家庭历史教育不完善

历史课程的学习对于家庭教育具有一定的需求,但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生本身家庭教育就比较缺失,其监护人的文化水平也相对不高,也就限制了家庭教育的实际效果,无法实现其促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家庭教育职能。

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

1.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在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当前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历史的知识储备量已经逐渐超出了往届的学生,其对于历史的了解深度也相对较高,这更加有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以此来推动学科核心素养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比如,在太平天国运动章节的教学活动中,笔者适时提出了一个问题“太平天国自从1851年爆发后,没有用多长时间就进入了全盛时期,但是遭到一个特殊的突发事件后却直接导致了其灭亡,那么有谁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的事件么?”在这样的问题提出后,学生们积极的翻阅书籍去找寻这个时间,同时一部分预习较为充分的学生已经举起了手准备回答老师的问题。可见,课堂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离不开合理的问题创设与引导。

2.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目标

历史本身属于一门情感性较强的学科,其无论是在历史事件的阐述还是在历史观点的分析过程中,经常会带有明显的感情倾向性。从初中阶段的学生历史学习现状来看,由于大多数学生对于历史的实际内容一知半解,一部分学生也仅仅是了解历史的大概脉络,对于各种历史事件的实际情况却不甚了解,那么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朦胧感”来进一步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任务,帮助学生建立一定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更好的把握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比如,在教学之前,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对于所教课程的认知现状,包括其理论知识的掌握水平、理解能力以及情感方面的内容。在秦汉大一统的课程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让学生确立一定的历史价值观念以及时空观念的同时在将秦朝与西汉时期的疆域图实际情况与当前我国的疆域现状进行对比,从而有效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另外,通过结合当前我国的政策,让学生提出秦汉时期的政策与当前我国的社会形态之间的区别,也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梳理当时的历史知识,提升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倡导合作探究模式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合作探究的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可以通过让学生体验分工、交流、合作、体验与讨论的多个环节实现价值观念、知识技能以及态度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探索精神。比如,在一次教学活动中,笔者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相应的组别,然后对不同的组别提出不同的历史问题,如选择三国时期的组别就会接到三国的问题,选择秦汉则会接到秦汉的问题,然后在小组内部通过内部沟通与查阅资料来完善其答案,最终由老师进行裁断哪一组的回答最为准确,获得相应的分数。在这次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但充分发挥了其主观能动性,同时还通过合作的方式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最终取得了合作意识与能力的提升,也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核心素养整体水平,为其历史学习以及其他学科的顺利学习都创设了条件。

4.重视情感体验式教学

历史课堂教学有时在阐述一些史实时会显得十分枯燥乏味,这是由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但是这并不表示教师就无法转变其枯燥的特征。实际上,通过情感体验式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带入性,同时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更多的情感态度价值,从而实现对学生全方位的情操陶冶与教育。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不同的角色来扮演不同的历史人物,如负荆请罪、指鹿为马,等等,这些历史典故都会穿插于历史史实当中,通过典故的体验式教学来讲史实,从而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进而掌握其中的历史内涵与知识。

三、总结

综上所述,历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创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更离不开一线教学工作者的信心与辛勤工作。本文主要阐述了创设问题情境、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倡导合作探究模式以及重视情感体验教学等教学手段,通过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情感、技能以及情操等多个角度的培养工作,最终帮助学生实现综合能力的全面健康发展,这不但是学生自身的历史学习要求,更是作为历史工作者对于学生一生幸福所做出的具体贡献。

[1]邱楠.历史课堂上的学科核心素养[J].华夏教师,2017,(08) :82-83.

[2]石晓龙.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途径初探[J].新课程,2016,(09) :190-191.

[3]贺千红.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途径初探[J].历史教学,2016,(02) :21-26.

[4]陈志刚,郭艳红.从历史学科特点析历史教学的本质[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7,(03) :132-135.

猜你喜欢
学科核心历史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