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班级管理的几点思考

2018-02-10 05:13孙志强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13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班级班主任

◆孙志强

(山东省宁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班级管理,让学生信服老师的关键。管理多于建设、说教多于身教、指责多于鼓励、批评多于表扬、讥讽多于尊重……以上各种现象直接影响着师生关系,师生间产生一种无形的隔膜和距离。

一、做一个有魅力的班主任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的背后,必然有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之责,时时刻刻影响着整个班集体的发展。班主任的行为品质、道德情操、处事方式,势必影响着每个孩子的行为发展。

1.拥有一颗敬业的心。一个合格教师就是要做有诚心、爱心、善心和童心的敬业精神的"四心"教师。 教师肩负着历史的重任,肩负着社会的责任,学校教育的关键在教师。作为合格教师的条件应该有很多吧,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有敬业精神。

敬业,就是精益求精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他人提供好服务,从中发现自我价值、实现自我价值。平凡的事情做好就不平凡,简单的事情做好就不简单。敬业精神是一种超越,不仅是为了谋生,而更是通过服务他人,获得精神的乐趣、情感的满足,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体验人生的意义。

2.用人格魅力征服学生。有道是:一流的教师教情感和智慧,二流的教师教方法,三流的教师只会教知识。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人”是教育的核心,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必须思考的最大问题。因此,培养杰出人才,我们的教育需要注重对人的精神品质的培育,引导学生懂得善良,崇高,博爱,正义,尊严,责任,使命……这才是对学生一生负责的教育,是我们应当追求的教育价值。传递这些价值的最重要途径就是每一个教育者的行为示范。

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震撼力量是任何教科书和教育力量所无法替代的。乌申斯基有两句教育名言:“教师的人格就是教师工作中的一切”,“只有从教师的人格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学生产生“向师力”解决信任危机的前提。好的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以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文化素养,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让学生收获知识,更重要的让学生收获的是感悟,是成长,在教学和交往过程中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和生命中最美好的部分,激励他们去创造各种可能性,能点燃学生生命中探索的欲望,给学生前行的动力和内心的力量,让学生带着教师满满的期待去开拓属于自己的人生。

3.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只有我们民主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爱学生、理解信任学生,懂得去倾听他们的心声,能让他们享受真实而广泛的“基层民主”,实践他们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在平时的工作中学生受到老师的尊重,他们也是有感情的人,在爱学生的同时,学生感受到的爱,他们会更加尊重老师,对老师的话也会深信不疑。所以只要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班主任的工作效果会是事半功倍。更是防止学生逆反的有效手段。想要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不能仅仅靠说,而是做出来的,在平时的评优树先或是选标兵时,我会让同学们来评选,从不评主观印象直接指派。让学生找到存在感,这是实行平等民主的前提。

4.用爱心感动学生。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教育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爱的教育”。爱的力量是伟大的,因此,我们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讲究爱的方式与教育的原则相结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爱您的学生,这样您也一定会取得他们对您的尊敬和爱戴。有了这种爱,师生之间才能架起沟通的桥梁,才能有效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教育才能成功!而另一个方面,您的学生也会把他们感受到的爱放入心中并“传播”开去,去爱自己身边的人和所有的事物。

二、建设优秀的班级文化

班级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基本环境,班级文化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源泉,学生个性发展是在班级文化背景下的活动和交往中实现的。班级特色文化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是学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源之一,在很大程序上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素质的发展。班级文化建设不是其他文化的移植,也不是其他文化的翻版,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主体——学生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

1.班级环境文化建设

教室环境是班级形象的重要标志之一。班级的环境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一个良好的环境能让人心情愉悦,反之如果是一个非常脏乱差的教室环境,可想而知能培育出什么样的学生。我也给学生提出了“净、静、竞、敬”的四字方针。

2.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也充分说明了制度的重要性,而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或一定的规格。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是为了使全班同学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高学习、生活的自觉性,自觉遵守班级纪律,积极参加班级各类文体活动,为班级争荣誉,以期通过全班同学共同努力,塑造优良的班级风貌;班级制度好建立,建立制度也不是根本,最为根本的是制度的落实。为了更好的落实制度,还要建立班委会,根据不同性格的学生,不同目标的学生,发挥班委会及班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各负其责,各尽所能,调动工作的积极性,使班级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3.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的精神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高层次,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班级文化的建设水平高低,通过精神文化建设最能得到体现,还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开始提到的“净、静、竞、敬”四字方针中的后三个,都是精神文化建设的范畴。

“静”,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指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平时要求进室则静,不但要身体安静下来,还要做到心静。

“竞”,是比赛;互相争胜的意思。在现在这种适者生存的社会里,处处是竞争,适度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学生将来总要走向社会,总要学会担当。现在让学生理解关适应相应的竞争对于将来有很好的帮助。这种培养也是在无形有精神层面才能体现出来的。

“敬”,左半边是“茍”字,许慎《说文解字》认为,“茍”字为“自我告诫、自我反省”之义。右半边为“攵”,即反文旁,由“攴”字演化而来,是用棍子或鞭子敲打的意思。从字的结构的解释来看,敬对于一个人是何等的重要,因为它的本意就是尊重,有礼貌地对待。一个敬字是一个人思想品德的评价,也是做人的评价。在精神文化建设上,这个敬字必不可少,也是提高修养的重要标志。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行使主权,团结班集体内的所有同学,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班级管理是制度的制定和制度的执行,对制度落实结果不断进行检查并改进制度的一个过程。而班主任就是要做好和同学们的沟通、服务和引领工作,把这些做好了,班主任工作也就做好了。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班级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谈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师生关系的构建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夸夸我的班主任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