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2018-02-10 05:13邓广会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13期
关键词:创造性题目思维

◆邓广会

(公主岭市大岭镇中学校)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它指引着人类创新,并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良好贡献。经过长期的调查可以发现,未成年人的创造性思维较成年人更强,这是因为未成年人的心理与观念尚未发育成熟,可塑性很强。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当从小开始,初中就是最好的阶段,而初中数学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项重要科目。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任何阶段的教学中,学习兴趣都是决定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第一要务。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悬念、创建教学情境的形式来提升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立教学情境之所以是一种成功的教学手段,就是因为它能在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架起一道桥梁,使学生能感受到知识与生活的共通之处,并了解自己学习知识的用途,从而为创造性思维的养成打下良好基础。

例如,在讲到排列组合部分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假定教学情境,假如我班与其它班级各派出10名同学进行拔河比赛。在比赛正式开始之前,需要两个班级的同学彼此握手以示友好。每两个同学需要握一次手,那么两个班级之间需要握手多少次?三个班级之间需要握手多少次?在提出问题后,教师可以将学生们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大约由4~6人组成,并通过实际操作辅以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出最终结论。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并加深了对于“握手问题”原理的理解,并进一步强化对于排列组合这一概念知识的认知。教师应当注意,在这一教学过程中,真正重要的并不是问题的答案,而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引导学生产生质疑

在学生对数学学习这项活动产生兴趣后,教师就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产生质疑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此外,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并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这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让学生敢于质疑、勇于质疑、了与质疑,使学生在面对一项概念或问题时能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它。

例如,教师在讲到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时,就可以布置一道题目来培养学生的树立学生的信心,使学生拥有深入探索的欲望。“在我校的足球联赛中,一组的前九轮比赛,甲队保持了连胜,并共计积累积分25份,按照校内足球联赛比赛规则,每当足球战队赢一场就要积分3分,而平局一场得一分,失败场次不得分,那么根据这种积分标准,可以计算出甲队总共赢了几场球赛?”这道题目与足球元素关联性较强,因此,教师在请同学回答问题时,可以考虑到这一点,让班级里热爱足球的同学来回答这个问题。这道题目的难度较小,答案可以说是顺口拈来。但在这道题的背后,隐藏着教师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通过这样一道简单的题目,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很有可能就会有质的飞跃,并对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更多积极影响。

三、给予学生创新空间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创新、创造的空间。一般情况下,在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先进行联想,进而产生猜想,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不能将学生的思维固定在某处或某种固定方法上,甚至在例题设置上不需要设置有固定答案的问题,给予学生更多创新的空间,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

例如,教师在讲到平均数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出一道例题,A同学三次数学模拟考成绩分别是75、95、85,B同学三次数学模拟考成绩分别为88、87、89。那么,根据这两位同学的数学成绩,奥数比赛应该派哪位学生去参加。这时,支持A,B的学生可能都不在少数,这时教师就可以将数学课堂作为一个小小的辩论现场,让学生们开展辩论,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最后对每一位勇于表达自己想法的同学给予表扬,然后告诉学生们两种想法都没有错,并告诉学生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当保有自己的主见。在这道题目中,A同学会被认为参加奥数竞赛的主要原因在于他的单次数学成绩达到了95分,B同学被认为参加奥数竞赛的主要原因在于他的平均成绩较为稳定,前者有机会在奥数竞赛中有更良好的发挥,后者则能保证在数学竞赛中取得稳定的成绩。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可以明白,在看待数学问题时,可以有更多的角度,甚至有更多的方案去解决那些原本看似复杂的数学问题。在未来初中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将会逐渐体会到数学这门学科的包容性,并在数学学习中放飞自己的思维,积极创造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拥有更好的学习质量。

四、为创造提供动力

在教学中,教师除了给予学生创造空间之外,还应当为学生的创造行为提供动力,让学生能有勇气创造、有信心创造、积极创造。创造来源于生活,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创造也同样可以将游戏等其它生活元素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使初中数学更加具有创造性,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创造与进步提供更强的动力。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一方面,应当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还应当鼓励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积极开动脑筋。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们一同解决丢番图墓碑上的问题时,就可以先让学生们自行推算丢番图的年龄。在开始讲解时,先给同学们提供一种复杂的解法,也就是常规的算术解法,然后再向学生们提问,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解决这道数学问题,这时学生们就会联想到一元一次方程,并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这个问题,计算出丢番图的年龄。在教师讲解完这道题目后,就可以让学生们根据自己或自己父母的年龄设计出一道类似于丢番图墓碑的问题供大家传阅并解答。学生们在课堂上就可以设计出一道与年龄有关的小题目,然后由同桌或前后桌之间进行交换,互相解决对方的题目,并进行互评,选出这些题目中,创作的最好的一道,供给大家观看并解答。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将自己创作的这道题目拿回去给学生父母看,并与家长共同完善这道题目,使题目内容更加丰富,然后将这道题目再拿回课堂上来交给教师,由教师评出其中做的最认真的几份。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使每个学生都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还能使每个学生都乐于思考问题、甚至创造问题,并加强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出题竞赛”等形式鼓励学生创新、创造,并将学生的学习成果做成小型海报张贴在班级的墙上或者由学生带给家长,传递这份喜悦。

五、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通过该项思维的培养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而不是要求学生得出问题答案,只有从根源处解决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才是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正确途径。

[1]霍福斌.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学周刊,2017,(05) :174-175.

[2]万春蕾,肖依.基于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8) :160-161.

[3]曾绍西,王琳.试论初中动态几何教学与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8) :112.

猜你喜欢
创造性题目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学会思考,尊重每一道题目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