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新媒体”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思考

2018-02-10 12:53孙德刚温登峰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高校学生新媒体

孙德刚 温登峰

(西南石油大学,四川 成都 610500)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等特点,成为当今大学生获取信息和人际交往的主要方式,也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思想和行为,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在伴随新媒体而来的信息化、全球化的现代境遇中,做好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是高校党务工作者无法回避和面临的新问题。

一、传统模式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瓶颈

1、党组织生活吸引力和感染力有待提升。当今社会正处在一个转型期,国内外形势瞬息万变,而大学生党员刚好处在朝气蓬勃年龄,好奇心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目前,党组织生活开展的活动主题及内容,时代特征不够鲜明,不少支部还停留在照搬上级文件,发放书面学习材料等形式,内容比较枯燥,形式相对单一,不少学生党员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参与率不高,认可度不够。直接影响到学生参加支部活动的热情度和积极性,继而降低党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党支部内同志之间的沟通渠道有待完善。发挥好党支部主体作用,关键在党支部全体党员都要“动起来”,而“动起来”的一个前提是同志之间彼此熟悉和信任。目前,很多高校学生党支部因为各专业年级党员数量的不均衡,很多党支部需要跨专业、年级组建,不同专业年级的学生教室和寝室也不同,极大地影响了同志之间的沟通交流。因此,党支部内同志之间的沟通渠道亟待完善。

3、毕业生党员参加“三会一课”活动有待加强。“三会一课”制度是我们党注重思想建党、严密党的组织、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制度安排。毕业生党员与其他年级党员相比,几乎都面临着求职、就业见习和升学等情况,不可避免地出现长期不在学校的情况。常规的“三会一课”活动在时间、地点等方面的要求都没有充分考虑毕业生党员的特点和需求,继而无法按时参加“三会一课”活动,给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增加了难度。因此,要创新形式让“三会一课”活起来,立足实际让“三会一课”实起来,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面临的挑战

1、为传统的党支部建设环境带来挑战。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交流的主要渠道。但是,网络信息鱼龙混杂,西方文化、霸权主义、色情、暴力及颓废消极信息和思想充斥其间,在利用新媒体获取有益知识的同时,也难免要接触一些负面信息。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冲击,甚至导致部分意志不坚定的学生党员的党性丧失。使得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环境变得复杂多变。

2、为传统的党支部教育模式带来挑战。传统的党支部教育,定期开展党支部组织生活,以教师为主导,通过专题培训、党课讲授和参观讲解等形式,帮助学生党员了解党的历史发展,提高思想认识和准确把握国家方针政策。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普遍使用,大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不再单纯依靠课堂,可以自主选择教育途径和方式,学生更希望通过在线互动、视频直播等方式获得更直观、更生动的信息,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党员对信息的个性需求。

3、为传统的党支部工作内容带来挑战。传统的党支部工作内容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首先,很多高校学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形式延续传统的模式,在学生党员中影响力变弱。例如,有的支部组织生活以党员发展、预备党员转正大会为主,有的支部组织生活是以学文件、听报告等理论说教为主,难以激发学生党员参与热情。其次,随着新媒体广泛使用,各类负面信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党员的观念,而现阶段对新媒体传播信息管理的技术不到位,配套法规不健全,容易影响学生党员的政治信仰。以上都对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内容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三、利用新媒体加强党支部建设遵循的基本原则

1、线上与线下统筹兼顾的原则。新媒体的线上平台具有明显的传播优势,而传统的线下党支部工作方法、内容与新媒体相比,虽不具备传播优势,但因其长期积累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长时间内仍然是党支部建设的指导原则。因此,线上新媒体与线下党支部应统筹兼顾,根据工作需要,发挥各自特点,创新传统党支部工作的内容、形式,使线上新媒体与传统的线下党支部有效协同,统筹发展。

2、舆论主导与互动结合的原则。高校党支部建设应把坚持宣传舆论主导地位和倾听回应广大党员意见心声的积极互动结合起来。一方面,党的先进思想在高校意识形态宣传中应占据主导地位,宣传党的先进理论,弘扬党的优秀成果,增强对负面信息的“免疫力”,不断提高党建传播的舆论主导力。另一方面,要积极倾听回应学生党员的意见心声,培养学生党员过硬政治素质和扎实的文字功底,引导学生党员发表自己的意见,积极互动,随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时关注学生党员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给予帮助解决。

四、利用新媒体加强党支部建设的实现途径

1、利用新媒体,提升党员教育活动的吸引力。要提升党员教育活动的吸引力,有针对性地增强党员的“获得感”,在教育内容上要更具“亲和力”,要接地气、求实效,在教育方法上主题鲜明、彰显特色,在教育形式上不拘一格、注重效果。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充实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更多地融入大学生党员关注、关心的话题,尤其是发生在身边的现实案例,以增强教育活动的吸引力,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例如,建立“线上平台”,党支部依托易班APP、微信群、QQ群等平台,编发党员学习材料,推送至党员的手机客户端;改变过去由支部书记一人主讲、支部党员带着耳朵听的“灌输式”传统模式,所有党员同志录制党课小视频或利用直播平台讲党课,每位党员重点讲好一个问题,党支部利用微信、QQ等平台交流心得,巩固学习成效,充分调动支部党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利用新媒体,打造党员沟通交流平台。新媒体具有信息沟通即时性的特点,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有效提升学生党员的沟通效率。因此,可以根据党支部内成员的实际情况,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打造科学合理的沟通交流平台,为党支部内各专业年级学生、党支部之间和学校有关组织的互动交流提供帮助。例如,通过建立党支部QQ群、微信群等,为党员提供交流平台;通过易班建立互动平台,定期开展线上线下互动活动,有效增进学生党员之间的沟通交流。

3、利用新媒体,丰富“三会一课”活动形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作为抓改革落地的重要方法。”“三会一课”制度是基层党支部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会怎么开、课怎么上,如何让这一优良传统符合时代特征、紧贴基层实际、破解落实难题,需要基层党支部不断探索和创新。利用新媒体平台,可以极大丰富和改进“三会一课”的形式,激发党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开辟网络“微课堂”和“微直播”,充分利用“点赞”和“评论”来表心声谈体会,促进了党员思想融合、团结进取。

4、利用新媒体,大力弘扬主旋律和倡导正能量。充分利用新媒体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要成果,弘扬社会主旋律,积极倡导社会正能量。例如,要用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和方式去宣传教育,让先进事迹激发的正能量引领大学生的实际行动。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针对网上的负面舆情,要及时掌握情况,主动开展网络舆论引导,防止不当炒作。对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反应的困难和问题,要迅速、积极回应,第一时间做出解释并予以解决。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都来运用新媒体,正能量就会无穷大。

[1]薄舜予.新媒体视阈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4.

[2]李庆波,谢正宇.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党支部建设创新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2).

[3]杨青山.略析新媒体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运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7).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高校学生新媒体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措施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