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之下,保卫战倒逼农资向资源高效型发展

2018-02-10 20:17中国农资崔海涛
中国农资 2018年24期
关键词:错峰行动计划水肥

□ 《中国农资》记者 崔海涛

日前,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对我国未来3年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作了进一步系统部署。《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等区域为重点,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其总体目标是:经过3年努力,大幅减少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协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进一步明显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明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

那么,在该目标下,我国农资行业将会受到哪些影响?我国农资行业该如何因势利导,从中抓住机遇?对此,《中国农资》记者就与行业密切相关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并对业内人士进行了采访。

产业结构调整液体肥等新型肥料获发展机会

《三年行动计划》指出:各地完成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环境准入清单编制工作,明确禁止和限制发展的行业、生产工艺和产业目录。修订完善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型行业准入条件,环境空气质量未达标城市应制订更严格的产业准入门槛。积极推行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新、改、扩建钢铁、石化、化工、焦化、建材、有色等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应满足区域、规划环评要求。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介绍:我国产业结构依然偏重,以京津冀及周边6省市(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为例,国土面积仅占全国7.2%,消耗了全国33%的煤炭,生产了全国43%的钢铁、45%的焦炭、31%的平板玻璃、19%的水泥、60%的原料药、40%的农药,原油加工量占全国28%。由此看来,在这些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十分有必要,削减相关落后产能,相关产业搬迁、控制“两高企业”等将成为主要突破口。

就文件对化肥行业的影响而言,北京绿色农华作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万涛表示,这对传统的高耗能的传统肥料企业的影响会比较大,比如尿素和磷肥企业、高塔造粒的复合肥企业等将面临产能淘汰的现实。他说:“很多肥企需要把液体肥料变成固体肥料,这中间就会耗能并产生污染,但是对新型肥料企业是利好,特别是液体肥料企业,其生产耗能大幅降低。”

另一部分化肥企业却面临搬迁的困境。山东光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山东省东平县,由于国家“加快城市建成区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或关闭退出”的政策要求,该企业目前已经停工等待搬迁。该公司销售总监唐家坤告诉记者:“搬迁对搬迁的费用很大,对企业的影响也很大,但是为了我们的蓝天,企业是可以理解的。”当地政府充分考虑到搬迁给企业造成的影响,也积极通过协调银行贷款等方面的方式给企业一定的支持。因此,在退出城市建成区方面,企业采取了积极配合的态度。

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该行动在短期内对市场的影响是有限的,但是从长远来看,是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

徐万涛说:“去掉一部分产能可能对市场的影响不大,因为我们的化肥产能是远远过剩的。如果去产能之后的化肥产量没有降低,那么市场就不会受到冲击。”

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梁红江同样表示,由于产能过大,淘汰落后产能不会影响到供求关系。

唐家坤表示:“虽然现在的改造可能增加了一些企业成本,但是从长远来看,企业的成本是降低的,因为节能改造以后,节省的能源就是企业降低的成本,同时落后产能被淘汰后,企业的利润空间会上升。”

由此来看,《三年行动计划》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得到了行业的普遍认同,在政策的落实过程中,落后产能被淘汰,耗能工艺也将被改造,而产业升级后的企业会更具生命力,特别是一些诸如液体肥这样低耗能的企业或许会有长足的发展。

提升铁路货运比例运输成本有增有减

《三年行动计划》指出:到2020年,全国铁路货运量比2017年增长30%,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增长40%、长三角地区增长10%、汾渭平原增长25%。大力推进海铁联运,全国重点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0%以上。同时还指出:2020年底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中型和重型柴油货车100万辆以上。2019年7月1日起,重点区域、珠三角地区、成渝地区提前实施国六排放标准。

生态环境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副主任丁焰对此解释说:“我国交通运输结构不合理。2017年,全国公路货运占76.8%,铁路货运仅占7.7%。特别是主要港口集装箱海铁联运比例仅约2%,远低于世界平均20%的水平。从单位货物周转来看,公路运输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分别是铁路运输的7倍、13倍。因此,调整货物运输结构,增加铁路货运量,减少柴油货车使用是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举措。”

而就农资企业的运输来看,中短途运输相对较多,特别是复合肥企业,地域性较强,再加上客户要求货物直接进仓库的要求,公路运输较为常见。针对公路运输,《三年行动计划》主要提出,对新车加强监管,防止生产排放不合格的车辆,对在用车也提出要加强监管。在油的方面,从明年开始实施国六汽柴油标准,实现车用柴油、普通柴油和部分内河船舶燃用油“三油并轨”,全面提升柴油的品质。

对此,徐万涛认为这会增加企业中短途运输的成本。他说:“车和油两方面的控制注定了汽运价格的上涨,但是铁路运输对农资行业也不见得会将成本降下来,因为很多仓库靠铁路运输是不能直接到的,那么这中间还要有一层铁路转公路的过程,这会增加装卸、损耗以及时间的成本等。但是对于那些长途运输的企业而言,铁路运输的价格会明显降低。”

因此,文件的出台可能会使农资企业的中短途运输成本增高,而长途运距的运输成本则可能会有明显下降。

“能源结构调整+错峰生产”或抬高今冬肥价

《三年行动计划》指出:到2020年,全国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下降到58%以下;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五省(直辖市)煤炭消费总量比2015年下降10%,长三角地区下降5%,汾渭平原实现负增长;新建耗煤项目实行煤炭减量替代。按照煤炭集中使用、清洁利用的原则,重点削减非电力用煤,提高电力用煤比例,2020年全国电力用煤占煤炭消费总量比重达到55%以上。文件还要求抓好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力争2020年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0%。”

王金南表示: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清洁化利用水平仍偏低,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汾渭平原等重点地区单位国土面积煤炭消费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6倍。因此,《三年行动计划》将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构建清洁低碳高效能源体系,对重点区域继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

就化肥行业而言,煤改电、煤改气之后可以实现清洁生产,这部分属于生产工艺上的改进,对行业进步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也是农资企业已经在开展的工作。北京绿色农华作物科技有限公司自搬入工业园区以来已经完全抛弃了锅炉烧煤。徐万涛说:“我们现在就没有锅炉,蒸汽、天然气是园区统一配送,电厂也是园区配套的。那些不在园区的企业可能煤改气、煤改电以后,由于它的配套设施不健全会造成供应障碍。”

去年秋冬季节的错峰生产已经给许多企业带来了生产的困难,主要是天然气供应不足。山东光大肥业在去年8月份就进入停产期,这也是该企业下定决心搬迁的一个主要原因。进入工业园区以后,相应的配套设施会更加便利,一定程度上缓解错峰生产造成的影响。

在《三年行动计划》中也特别强调了错峰生产的细节,要求加大秋冬季工业企业生产调控力度。在能源结构调整期间、加入错峰生产的因素,这可能会对今冬的农资市场造成一定的影响。唐家坤表示:“‘散乱污’等小企业一旦被关停,而一部分大企业的改造升级还在进行,再加上秋冬季的错峰生产,那么春节前后的冬储市场有抬价的可能。”

总而言之,能源结构调整使得大中型化肥企业的升级改造进入相对集中的时期,如果今年秋冬季节实施错峰生产管理,这对肥市也是利好,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企业的利润率。

控制农业源氨排放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关键

《三年行动计划》指出: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有机肥使用量,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提高化肥利用率,到2020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达到40%以上。强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改善养殖场通风环境,提高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减少氨挥发排放。

氮肥释放的氨也是雾霾的一个重要原因,提高氮肥肥料利用率是控制氨排放的关键所在。目前,行业公认的较好的办法是推行水肥一体化。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高祥照曾表示,发展水肥一体化可大幅提高水肥利用效率,突破水肥资源约束,促进农业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高效型转变。

目前,水肥一体化应用在新疆、内蒙古等地取得了较好的发展。而未来要想进一步推广水肥一体化,就必须加强大田的应用。徐万涛表示:“大田上发展水肥一体化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水溶肥或液体肥的价格一定要降到和普通复合肥一样;二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一定要限制农业对地下水的开采;三是要彰显土地流转的规模效应。”

业内人士认为,现在提高化肥利用率的技术是成熟的,但是难点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不愿意采用这些技术,如果未来有更多的新型农民成长起来,我国化肥利用率的提升会很快。

总之,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运输结构调整以及减少氨排放是一个有机整体,最终的目的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这对生产端和消费端是同等的要求。因此,农资行业不仅要在上游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而且在下游的应用端也要加强服务,提升化肥利用率,只有这样,农资行业才能为蓝天保卫战的胜利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错峰行动计划水肥
雅苒致力于推动水肥一体化
“水肥一体”新系统 助力增收有一手
亩产超340斤!4口塘出蟹11000斤,错峰卖蟹亩产值2万元的秘籍来了
瓜农春管忙 错峰上市“抢”市场
十部门印发《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
㵲阳河守护行动计划
让你赏樱不赏人
浅谈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北方贫困山区的应用与推广
基于水肥耦合模型的上海地区设施番茄水肥方案研究
红军第一份长征行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