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的社区康复最新进展

2018-02-11 02:30王永华
智慧健康 2018年5期
关键词:肩周炎肩关节针灸

王永华

(上海市徐汇区长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科,上海 200025)

0 肩周炎的概述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指肩关节及其周围肌腱、韧带、腱鞘和滑膜囊等软组织的急慢性损伤或退行性导致肩部产生非特异性炎症而引起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症的一种疾病,由于本病常见于50岁左右的人,又称之为“五十肩”,中医认为本病感受风寒所致,患病后肩关节僵硬,活动受限,所以称为“冻结肩”,此病女性多于男性,其病程长,痛苦大,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自理,在人类的正常生活工作中,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在全身所有的关节中最大,所以其受到伤害的可能性也就最高[1],尽管从生理角度分析,肩周炎是一种有着自愈倾向的疾病,但是在实际病程中,一般患者的肩周炎病程都要在2年左右,有的症状严重的患者,症状甚至可以持续到3年以上,还有甚者竟然可以到达5年[2]。在疾病的发作期,大部分的患者在肩膀部位都会产生剧烈的疼痛感,不仅在白天影响正常的工作,晚上也对患者的睡眠和休息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在肩周炎的冻结期和缓解期,诸多患者都会出现肩关节的活动障碍,如果对该疾病处理不当,甚至还会产生不可逆的功能损伤,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3]。

1 肩周炎的治疗原则

肩周炎是发生在肩关节部位的一种退行性变或者慢性的损伤性无菌性的炎症,可以累积关节囊,肌腱和韧带等多个组织,多发人群为中老年人,一般多在50岁左右发病[4],统计数据表明,在我国,该疾病的发病率女性略高于男性,左侧略高于右侧,当然也可以双侧发病。肩周炎的患者大部分无需进行住院的临床治疗,但是该疾病的病程太长,所以选择在社区进行康复训练,是一个比较良好的长期治疗方案[5],一般患者均可以选择距离居住地比较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康复治疗。临床研究的结果表明,对肩周炎患者进行科学与合理的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提高神经系统的敏感性,使组织的修复速度加快,有效的促进肩周炎患者的尽快康复。一般对肩周炎进行治疗的原则就是针对不同状态不同严重程度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加强患者的肌肉力量,使在症状发作时已经发生萎缩的肌肉回复力量和弹性以及收缩功能[6],本文从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对肩周炎的主要康复疗法进行总结。

2 中医疗法

2.1 针灸治疗方法

文献报道中[7-9],有不少学者采取传统的中医针灸的方法对肩周炎患者进行治疗,总结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种:在曲池穴,阿是穴,肩贞和肩内陵穴进行针灸,每天一次,进行30天;在肾关穴和四花中穴进行针灸,每周进行一次,连续进行5周;选择发病侧的肩痛穴和后溪穴,环跳穴进行针灸,再配合肩关节的运动等,以上疗法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另外还有研究者利用电针进行针灸,选择曲池穴,肩前和天宗等穴位,每次进行10分钟的治疗,连续治疗10天,有研究报道,通过对糖尿病的肩周炎患者进行一段时期的电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患者的关节疼痛和不适感大为降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2.2 推拿方法

使用滚揉,点按,推肩等手法对患者的肩膀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报道显示[10],通过使用推拿的方法,再结合其他康复技术对肩周炎进行治疗,结果显示为可以明显的是肩部周围的肌肉放松,使关节的活动度显著增加。

2.3 热敷治疗

有学者利用热敷的方法对肩周炎进行治疗[11-13],采取药方如下:生草乌,生川乌和白芥子等煮沸20分钟之后放入纱布袋中,敷在患者疼痛的肩膀上,还有利用制马钱子,红花和地龙等用水浸泡一个小时,然后将浸泡液加热放在肩膀部位,结果表明,这种中药热敷的方法对肩周炎的疗效显著,治愈率比较高。

2.4 小针刀治疗

涂春兰[14]等的研究发现,利用小针刀的技术对肩周炎患者进行治疗,并且在其他系统康复手段的配合下,不仅是肩周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而且也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使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并且还有几篇文献报道也显示[15-17],以针刀为主的治疗方法对肩周炎患者的疗效显著。

2.5 药物与手术治疗

吕志强[18]等对218例肩周炎的患者使用强的松龙和利多卡因进行疼痛点的封闭,使肩周炎患者的疼痛感觉立刻消失,总结发现,这种局部封闭的方法不仅可以从药理方面对疼痛感染的神经传导进行阻断,另外还对病变部位的消炎效果有一定的帮助,使肩周炎的治愈率显著提高。杨丽萍[19]等的研究发现,利用口服适量激素的方法对肩周炎患者进行治疗,并且配合关节松动的治疗技术,对重症肩周炎患者的治疗效果非常良好,另有报道显示,在冈上肌和肌腱等部位进行局部的麻醉封闭,也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3 运动治疗

3.1 主动运动治疗

有专家利用主动运动治疗对符合肩周炎诊断的患者进行周期性的训练,并以一定程度的被动运动进行辅助,其结果表明效果甚佳。龚泽辉[20]等的研究发现患者采用自我主动训练的方法进行肩周炎的治疗,可以使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有明显的提升,并且肩关节的疼痛感也出现了显著的降低。有报道显示[21]利用对肩周炎患者主动进行摸、爬和旋转的方法进行训练,并且以中医手法进行推拿,在经过2个月的治疗后,患者的康复率超过90%。李程秀[22]等利用中医八段锦的方法要求肩周炎患者进行周期性的锻炼,与只单纯进行中医按摩和纯药物治疗的患者相比,将疗效显著提高。王迪等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患者主动的进行肩膀部位的旋转锻炼并且进行甩手的锻炼和爬墙动作的反复练习,结果表明在干预进行2个月之后,患者肩膀的疼痛程度和关节活动度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可以证明该种方法再肩周炎治疗中的良好作用。邱晓军[23]等的研究结果显示,利用柔力球等器具对老年人肩周炎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可以使患者的肩周炎症状得到明显的缓解和改善。

3.2 被动运动治疗

关节松动的方法是在近些年提出的一种新式的被动运动方法,该方法强调的是施治者在患者的肩部可以忍受的范围之内,对患者进行一定程度的被动运动,当然这种运动的手法和部位的要求非常高,治疗的针对性也非常的强。在使用该方法进行患者的肩周炎治疗时,要求选择肩关节的附属运动方式和生理运动方式进行,而且要与患者保持时刻的沟通,摸清患者对疼痛的忍耐程度和关节活动度的范围大小。这种治疗的主要原理是通过被动的使肩关节产生运动,使关节液的流动性增加,血液循环加快,使疼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使已经产生粘连的部位逐渐的松开解离并且使患者能够自我感受到病情的缓解。对于肩关节患者来说,该方法对于患者可以显著改善肩关节的活动度和提高降低肩关节活动的障碍程度[24]。有报道显示[25],对肩周炎患者使用被动运动治疗的方法再加上以传统的手法进行按摩,其结果显示疗效显著优于只进行单纯的手法按摩,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也获得了一定的提升。荣国安[26]等所做的研究表明,对已经产生肩关节内部粘连的患者进行关节松动术的治疗,再与其他的常规综合康复技术进行配合的条件下,能够使肩周炎患者的疼痛程度显著降低,使肩关节活动范围大幅度上升,而肩关节的功能恢复水平也令人满意。还有专家先对肩周炎患者实行臂丛神经麻醉,在局麻状态下进行关节松动的治疗,结果表明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痛苦进一步降低,并且疗效显著。

4 物理治疗方法

有研究报道[27]利用超声波的方法对肩周炎患者进行治疗,以其他综合的方法对超声波的治疗进行辅助,结果表明肩周炎患者的疼痛缓解率和治疗满意度都得到了提高。李琴等[28]利用超短波和电击的方法对肩周炎患者进行治疗,也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还有研究指出[29],对于是颈部出现问题所连带出的肩周炎患者,在施行物理治疗的同时,给予超声波的周期性治疗,再加上合理的康复指导等手段,可以使患者的肩关节康复速度加快,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出现显著的提高,有数据显示[30],利用超短波、中波、微波和超声波的方法对肩周炎患者进行治疗,其有效率可以维持在95%以上,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式方法。

5 总结

综上所述,肩周炎在我国的人群中,特别是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和患病率都比较高,该疾病的病程和康复时间都非常的长,不适合在大中型医院进行长期治疗,比较合理的方法是患者在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长期康复训练或者治疗,在社区进行康复治疗,费用低,节约时间,病人接受度更高,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对肩周炎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各具特色,疗效各有千秋,比如传统的中医针灸,按摩治疗,使用中药和西药的药物治疗,主动与被动的运动治疗和采用现代的物理治疗等。虽然现有的治疗手段比较多,但是没有一种方法可以使所有的患者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这就要求医务工作者对各种治疗方法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再去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以求尽量的降低患者的痛苦并且获得良好的疗效。

[1] 王春成,李明哲.彭晓松.颈舒颗粒联合铍针治疗慢性肩周炎76例近期临床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7,46(7):950-953.

[2] 丁建,陈艳,姚建.肩周炎与肩袖损伤的MRI鉴别诊断在临床治疗中的意义[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27(2):324-326.

[3] 陈文祥,包倪荣,赵建宁.原发性冻结肩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江苏医药,2017,43(4):271-274.

[4] 陶吉明,张广渊,张宏,等.膏摩治疗配合等速训练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2017,32(1):20-22.

[5] 王明明,蔡圣朝.针灸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概况[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6,28(7):918-921.

[6] 李靖印.针灸配合关节松动手法治疗肩周炎 41 例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5,4(27):105-106.

[7] 葛绍清,徐金红.小针刀与手法的联合治疗方案在肩周炎治疗中的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7,38(2):83-85.

[8] 梁成盼,董新春,丁文娟,等.悬吊训练技术对肩周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4):447-450.

[9] 施加加,罗艳,孙莹,等.等速肌力训练对肩关节周围炎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1):54-57.

[10] 刘煜,王琳,崔艳慧.复方舒肩通痹汤配合手法按摩治疗风寒湿痹证肩周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4):443-445.

[11] 佘高明,聂偲,刘育勇,等.超声引导双侧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在肩周关节松解术中的应用[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5,35(8):193-1196.

[12] 郭越.肩周炎的临床康复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2014,20(15):2752-2754.

[13] 孙佩宇,雷仲民,黄明华,等.铍针治疗颈椎病性颈肩痛80例随机对照研究[J].中医杂志,2015,56(16):1386-1389.

[14] 朱佩芳.全科医师签约制度在社区楼宇职业人群健康管理中的实践[J].职业与健康,2015,31(13):1842-1844,1848.

[15] 张海东.联合应用中医推拿和药物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效果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8):178-180.

[16] 王永伏,吕大鹏,孙国锋.当归四逆汤治疗肩关节周围炎50 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5,37(4):1839-1842.

[17] 华宇,李瑛,郭清,等.肩周炎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吉林中医药,2016,36(12):1289-1291.

[18] 陈娟,郑庆虎.中药熏洗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粘连前期50例疗效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6,30(12):73-74.

[19] 曹芳莉,郭晓丽.体外冲击波联合痛点注射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评价[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4,20(10):722-724.

[20] 张同海,闫瑞曦,孙天适,等.痛点注射联合冲击波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6,31(11):1248-1249.

[21] 徐玉德,谢兴文,董林,等.四步按摩法治疗肩周炎60 例[J].西部中医药,2015,28(8):130-132.

[22] 陈广升.理筋点穴推拿法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 55 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5,47(9):186-188.

[23] 陈思,林新晓,张振宇,等.电热砭石温熨疗法治疗风寒湿型肩凝症随机对照临床疗效研究[J].现代中医临床,2016,23(4):12-15.

[24] 赖雪燕,叶敏,祁冀,等.治疗肩周炎的三大特色选穴方法[J].西部中医药,2014,27(6):71-73.

[25] 刘阳,张文举,张兆振.肩痹痛消汤配合理疗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关节周围炎 30 例[J].河南中医,2014,34(9):1733-1734.

[26] 方汉军,林新晓,陈思,等.肩周炎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现代中医临床,2017,24(1):41-44.

[27] 郑美琼,那涛,樊冰.针刺配合刮痧拔罐治疗肩周炎50例[J].陕西中医,2014,35(3):357-358.

[28] 闵迎玖.针灸推拿中药综合治疗护理肩周炎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4,36(4):66-67.

[29] 王秀清.中药结合针灸推拿治疗肩周炎59例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4,11(5):42.

[30] 张汉平,王雅萍,郭彦忞,等.腕踝针结合中药离子导入技术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5,29(2):114-115.

猜你喜欢
肩周炎肩关节针灸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8个动作缓解肩周炎
Efficacy of blood-lettingpuncture and cu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periarthritis ofshoulder:a systematic review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
肩关节生物力学
弹拨颈外横突治疗点治疗颈源性肩周炎12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