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的危险因素研究

2018-02-11 02:30季洁
智慧健康 2018年5期
关键词:脑梗塞胆固醇危险

季洁

(包头市蒙医中医医院 神经内科,内蒙古 包头 014040)

0 引言

脑梗塞又被称为缺血性脑卒中,它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病理表现为脑部供血障碍,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并因此而发生坏死。发生脑部病理变化之后,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其他一些疾病随之而来,比如偏瘫、失语等,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高。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临床中尚没有根治此病的方法,因此,干预此病的危险因素,防止病情复发或加重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就脑梗塞的几种危险因素进行综述。

1 血压

高血压是指血压长期高于正常水平,并对动脉管壁形态、血流动力学造成了不良影响的一种非正常状态。目前,临床医学已经证实长期高血压可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脑小动脉玻璃样变,进而导致动脉管腔狭窄、闭塞,最终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梗死[1]。因此,多数学者认为,高血压是脑梗塞的危险因素。为进一步研究高血压与脑梗塞之间的相关性,很多学者展开了研究与探讨,通过控制其他危险因素来观察血压与脑梗塞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脑梗塞发病相对危险性随舒张压和收缩压的升高而增加。在脑梗塞发病早期,血压对脑组织分水岭梗死的血灌流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当平均血压变小之后,半暗带病灶会向梗死方向转归,这种情况对患者非常不利,可导致患者死亡。除了高血压之外,低血压也是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当临床中盲目应用降压药物之后,血压过度降低,于是梗死灶的血液供应量进一步减少,神经功能损伤更加严重。

2 血脂

脂代谢紊乱是脑梗塞的独立因素因素。多数学者认为,脑梗塞的发病率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有着紧密的联系,血清总胆固醇水平超过正常水准且不断上升时,脑梗塞的发病危险性随之增加。然而,也有少数学者认为,血清总胆固醇与脑梗塞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升高并不会增加脑梗塞的发病危险。除了血清总胆固醇之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与脑梗死密切相关,它是脑梗死的重要保护因素,当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肝内合成减少,则胆固醇的转运随之发生异常,多余的胆固醇无法排出体外,导致总胆固醇水平升高[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脂蛋白,是增加脑梗塞风险的重要原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越高,则脑梗塞的发生率越高,二者呈正相关。甘油三酯也是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当甘油三酯水平超过正常水准时,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逐渐形成,进而导致脑梗塞。最后,载脂蛋白A2及载脂蛋白B是增加脑梗塞危险性的重要因素,当二者升高时,可增加脑梗塞的危险性。

3 疾病因素

心血管疾病及微血管病变是脑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在临床中比较常见,患有这些疾病的患者心肌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因而脑梗塞的发病率随着上升。

糖尿病亦为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脂代谢紊乱,进而引发组织蛋白非酶糖化,降低血管壁的弹性,增加血管外周阻力,导致血流不畅,阻塞动脉管腔,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同时,高血糖还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血液黏度增加,血流不畅,引发脑梗塞[3]。总而言之,糖尿病与脑梗塞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血糖能够反映病变程度,血糖水平越高,则脑梗塞的预后越差。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加强血糖控制,遵医嘱接受规范性的降糖治疗,预防脑梗塞的发生。

4 肥胖

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脑梗塞患者中有一部分患者体型肥胖。因此,人们猜测肥胖可能为脑梗塞的危险因素之一。而大量研究表明,肥胖与脑梗塞有间接的关联[4]。一般而言,肥胖是因为摄入过量的脂肪,而脂肪摄入量过多可诱发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又与脑梗塞的发病紧密相关,所以,肥胖也是脑梗塞的危险因素。肥胖患者应加强自我管理,尤其是饮食和运动方面的管理,保持低脂饮食,加强体育锻炼,从而预防脑梗塞的发生。

5 同型半胱氨酸

正常情况下,同型半胱氨酸处于动态平衡中,而如果超过阈值,则会激起细胞应激反应,损伤内皮细胞;同时,还会引起动脉平滑肌增生,扩大血栓,导致管腔狭窄,管壁增厚,血液黏度增高,最终诱发脑梗塞。

6 不良生活习惯

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等,是引起脑梗塞的危险因素。人在吸烟时,血液中的一氧化碳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会随之升高,这种情况下,动脉粥样硬化速度会加快,血管的舒缩功能随之下降,最终使血管闭塞,引起脑梗塞。同时,香烟焦油中的芦丁蛋白具有增加血小板计数、增加血液黏度的作用,可导致血管闭塞;香烟中的有害物质尼古丁会对人的交感神经造成刺激,导致血压升高,诱发脑梗塞。酗酒行为也是引起脑梗塞的危险因素[5]。人在长期大量摄入酒精之后,血钙水平会逐渐下降,而血压、血脂水平会逐渐升高,血管内皮损伤逐渐加强,于是动脉粥样硬化,脑梗塞形成;此外,酒精还能引发脑血管痉挛,进而导致脑梗塞。

7 饮食及其他因素

不良的饮食习惯可增加脑梗塞的危险。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饮食越来越多样化,而如果经常食用油炸食品,经常使用植物油炒菜,摄入过多的盐,则健康状况会受到影响。脑梗塞的形成机制主要为动脉硬化,而动脉硬化的形成过程与饮食紧密相关,所以饮食因素是脑梗塞的危险因素。此外,也有研究认为,心理压力大、生活作息时间不规律、缺乏运动锻炼等也是诱发脑梗塞的原因[6]。其正确性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8 不可控因素

上述几点因素均为脑梗塞危险因素中的可控制因素,而除了这些因素之外,还有一些不可控因素与脑梗塞的发生紧密相关。其一,年龄。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大,脑梗塞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这可能是因为年龄越大机体免疫力越差,血管弹性也越来越差。第二,性别。脑梗塞患者中,男女比例不均,男性患者要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这可能是由男女之间的生理结构和社会性差异导致的。

9 结论

从以上所述可知,脑梗塞的危险因素较多,包括血压、血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饮食、同型半胱氨酸、不良生活习惯等。在脑梗塞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的情况下,积极干预危险因素可以有效遏制脑梗塞病情的进展,从而挽救患者的生命,延长其生存期。医生在诊断患者时,需正确识别这些危险因素,并叮嘱患者加强自我管理,从而消除危险因素;患者自己要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积极干预脑梗塞的危险因素,预防脑梗塞的发生。

[1] 周翔,吉维忠,胡全忠.进展性脑梗死与脑梗死分型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7,(9):84-87.

[2] 刘思洋,赵春善.社区老年人脑梗死高危人群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7):10-11.

[3] 朱筱琦,陆学胜,王洁,等.进展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分界值研究[J].医学临床研究,2016,33(6):1065-1068.

[4] 王芳,李宁.中青年与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69):156-157.

[5] 陈霞婵,罗敏.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特点及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37(7):870-872.

[6] 李旷怡,黄玉萍,张英俭,等.佛山地区急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7(10):1711-1713.

猜你喜欢
脑梗塞胆固醇危险
谈谈胆固醇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上)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下)
喝水也会有危险
胆固醇稍高可以不吃药吗等7题…
2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体会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大面积脑梗塞中的应用分析
拥挤的危险(三)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患者41例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梗塞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