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院校“两线五面”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018-02-11 08:53杜建强万红娇钟凌云熊思思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中医药教师教学

★ 杜建强 万红娇 钟凌云 熊思思

(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 330004)

1 问题的提出

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最重要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教育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完成好、履行好立德树人的职责,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文简称《纲要》)指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并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部分,详细提出了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的具体思路[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2]。

众多学者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了深入研究,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离不开于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人才培养的路径 ,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么样培养人才”两方面问题。厦门大学别敦荣教授从宏观、中观、微观三种维度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界定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他认为典型的师生关系样态是高校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比如,以教师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等,而《纲要》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从微观维度阐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求。其中提出的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和注重因材施教的改革措施,均关注的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对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正如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韩筠指出,教与学是教育的基本问题,是人才培养中最核心的两大要素。如何“教”与如何“学”是任何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出发点与落脚点[4]。

我校深入分析“教”与“学”两大要素和“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发现基于评估高校的价值导向、高校评价教师的考核指标,以及中医药院校引进的教师普遍缺乏教学技能和教学经验,上课多使用传统教学方法;并且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弱化,未能形成完善的创新教学体系。在中医药院校“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在情绪、认知和行为上仍然互动不足,融合不够,存在“三重三轻”(教师重科研轻教学,教课重数量轻质量,过程重传授轻引导)、“四多四少”(学生学习过程被动多主动少,识记多探究少,接受多质疑少,听读多练习少)现象,由于中医药教育的特殊性,这种现象尤为突出。因此,教与学如何有机融合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自2008年开始,我校针对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教”与“学”有机融合不够问题,开展了“两线五面”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 “两线五面”人才培养模式核心要义

2.1 “两线五面”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 在探索“教”与“学”有机融合的过程中,英国教育哲学家赫斯特和彼得斯关于教学的研究指明了方向,他们认为只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真正地相互作用,只有教和学的特定内涵在合目的的、一体化的方向上对应的和适当的能动展现,才能成就教学的存在,才有教学的真正发生[5]。正是受此启发,我校针对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教”与“学”有机融合不够问题,提出了教与学“同频共振”理念:即乐教-乐学、会传-会练、善引-善思。教师享受教学,乐于教学,并掌握传授知识的方法,善于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教中有学;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学习兴趣与创新意识得到激发,实践动手能力明显提高,更善于思考和质疑,学中有教,又进一步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高,达到师生彼此和谐,共同促进。教师与学生在情绪、认知、行为上彼此协同,相互促进,实现教与学“同频共振”效果。这一理念指导我校逐步开展“两线五面”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2 “两线五面”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 大学教学的过程,是一个由教到学与由学到教不断转化的过程。教学过程中的两个主体——教师与学生,也在教学过程无限更替的发展过程中,达到“教学相长”[6]。诚然,教学活动是大学的基本活动,教学是大学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我校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阵地。然而,现代教育实践的发展表明,人才培养不仅有赖于教学途径,而且有赖于非教学途径,非教学途径包括一切被称之为“隐性课程”的教育环境及教育活动,比如校园文化、自学悟道、社会实践、科研活动、课余生活等等[7]。我们通过研究深刻认识到,“教”与“学”两大要素的有机融合不仅仅局限于“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相遇和碰撞,因此所构建的“两线五面”人才培养模式是贯穿“教”与“学”主线,以师资培育为抓手,增强教师自我调频能力和协助学生调频能力,让课堂和实践教学为调频载体,让创新教育和协同育人为调频导向,实现师生的情绪、认知和行为同频。

3 “两线五面”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措施

为了更好实现教与学“同频共振”理念,“两线五面”人才培养模式紧密贯穿“教与学”两线,以“师资-课堂-实践--创新-协同”五面作为“调频”主体,采取了以下具体措施。

3.1 构建“激励—规范—提升”的三元互动师资培育体系 师资队伍建设是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不可或缺的一面,也是制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高校师资队伍存在的一大问题是受思想观念和评价体系的影响与制约,教师真正投入教学,潜心教学改革,真正研究教育教学这门“大学问”的不多。教师没有从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外动力和内驱力[8]。基于此,我校以“教学标兵”“优秀青年教师”工程和“百万教学奖金”激励教师重视教学、热爱教学,以教学方案设计等规范青年教师的传授行为,以“学研练化”为路径,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引导能力,逐步构建了“教学标兵工程激励、教学方案设计规范、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组成的“激励—规范—提升”三元互动师资培育体系。

自2007年起,我校以“定机制、定标杆、定奖励、选评赛” 进行教学标兵遴选,每两年举办一次,目前已举行6届。特别自第5届以来达到“百万教学奖金”激励,我校成为江西省首个专门设立教学重奖的高校,并做到了“年年有赛事”,即单年举办教学标兵遴选,双年举办青年教师说课比赛为教学标兵遴选“练兵”,目前青年教师说课比赛已举行4届。在历届“教学标兵”遴选和青年教师比赛中,我校实践“大学课堂教学方案设计”教学理念,在中医药院校率先提出并出版“四备一理”为特色的“教学方案设计书”,每位教师开课前必须“备学生、备教材、备理论、备方法、理关系”。为了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开辟“学研练化”路径。“学”为夯实基础,即通过校内外多样化培训,如新进教师校本培训,连续7年与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合作组织暑期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班,打好教学基础;“研”为提升素养,通过青年教改基金、MOOC课程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提高教学研究水平。“练”为践行理念,通过新进教师试讲、参加教学比赛、组建教学标兵为主的指导教师队伍,开展教学练兵。“化”为汇聚情感,通过每双周五开展“梅岭论道”午间教学沙龙活动,引进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推广教育研究最新成果、分享教学标兵和获奖教师教学经验,建设卓越教学文化。

3.2 开展“学生主演、教师导演”的课堂教学改革 理想的大学课堂教学应该是由教到不教、教师的指导作用逐渐减弱的过程,是由学生完全依赖教师到基本可以独立自主地学习直到完全独立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主性学习不断增强的过程。我校自2008年起改革传统的“讲-听”型课堂教学,学生从被动接受者(听众)转变为三尺讲台的主人(演员),教师从三尺讲台的主人(演员)转变为课堂的控制者(导演),形成了“学生主演、教师导演”的主动式教学方式。

“主动式”课堂教学改革面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教师占用的课堂时间仅有十几分钟,学生必须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或授课内容,进行预先学习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准备课堂讲解问题,采用各自分组,轮流产生学生代表主讲,小组讨论,现场求助以及星级激励等方式进行,确立了“教师引导-学生主导-小组作业-教师总结”的运行方式。

3.3 实施“项目为载体”的学期制实践教学 课堂教学多是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我校自2003年起面向中药专业实施了“项目为载体”的科研实践教学,2008年起拓展至计算机等专业。以项目为载体的实践对传统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进行了大胆改革,建立了121教学框架。第一个“1”是指第1—4学期的基础理论学习,“2”是学生第5学期全部用来集中专项实践和第8学期的毕业专题两段实践活动,后面的“1”是指第6—7学期的专业知识学习,形成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阶梯上升教学方式。第5学期的专项实践过程中学生独立完成项目,教师适当引导,嵌入“演讲堂”、实施“学海自驾游”“科研零距离”和“师承制”等多个环节。

3.4 践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新教育 围绕“重构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法”“拓展实践教学”三个方面,我校践行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新教育。2006年在全国中医药院校率先开设“创新学”课程,并在全国中医药院校率先主编创新学教材——《创新创业通论》,不仅在全国中医药院校广泛使用,而且在辽宁、黑龙江等综合性大学普遍使用,使用人数近20000人;对知识传授进行全方位创新,制作《创新学》MOOCs并在智慧树网站上线,全国67所高校8000余学生学习本课程;采用案例讨论、情景模拟、创新创业项目训练等形式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5 实现“双主体、多途径”校企(院)协同育人 当前,毕业生的求职意愿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呈现不对等的状况,其根源就在于毕业生的岗位胜任力不足。我校以精准对标岗位胜任力为导向,通过校企、校(医)院合作的方式,多途径实现协同育人的目的。多途径包括:基于卓越计划开展“卓越医生、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着重拔尖人才培养;基于专业共建开办中医早临床班、中药施强班、博雅班、保险济民可信特训班等校企合作班,提供更多岗位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早日体验工作环境,锻炼专业能力;基于课程置换开设校外实训班,帮助学生对接岗位需求,训练职业能力。

4 “两线五面”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成效

基于教与学同频共振理念,通过在师资、课堂、实践、创新和协同的“调频”举措,使教师与学生在情绪、认知和行为上产生同频,实现效果共振,达到教师和学生“乐教—乐学、会传—会练、善引—善思”目的。

4.1 教师乐教、会传、善引

4.1.1 从“重科研轻教学”到“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培育教学骨干、营造教学氛围 迄今为止我校共举办六届教学标兵比赛,共有361人次教师报名参与,遴选出46人次、30名教师教学标兵,授予47人次、35名教师优秀教师荣誉称号;举办四届青年教师说课比赛,共有900人次教师报名参加比赛,共有59人次、50名青年教师获奖。他们在教师中树立的教学模范起到很好的标杆作用,其中1名教师分别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和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荣誉称号;1名教师分别获得省级教学名师、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荣誉称号;1名教师成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名教师评为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多位教学标兵应邀到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等省内高校作教学比赛评委。同时,他们成为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力量,主持建设了1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7门省级精品课程、8门校级精品课程和23门慕课课程,主持了129项教学改革项目,组建了10个教学团队,获得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和18项校级教学成果奖,对规范教学的行为和标准、端正教师的从业态度、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乃至提升提升整个学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4.1.2 从“重数量轻质量”到“规范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设计、提升课堂质量 教育部中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中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曾深入我校调研课堂教学方案设计的具体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组织中医药院校召开专题座谈会进行大力推广,将课堂教学方案设计书指定为教指委举办的教学竞赛必选项目,在90余所高校推广。教学方案设计书也成为了中医学、中药学教指委进行专业评估论证的标准。

4.1.3 从“重传授轻引导”到“成为知识向导”,更新教学理念,赢得广泛认可 学校通过开展“主动式”课堂教学改革、实施“以项目为载体”的学期制实践教学,教师主动把三尺讲台让给学生发挥,指导学生专项实践,形成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与学方式,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逐步提升。2012年以来,我校青年教师共有21人次在全国教学竞赛中获奖,其中一等奖6人。尤其是近两年,我校青年教师在中医药社杯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中脱颖而出,全部获奖。上海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等多个高校纷纷邀请获奖教师分享教学能力提升的宝贵经验。

4.2 学生乐学、会练、善思

4.2.1 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学习主动性增强 我校每年向接受主动式教学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95%的学生认为自学能力有所提高,91%的学生认为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高,91%的学生认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增强,95%的学生认为心理素质有所提高,74%的学生喜欢和同学们之间进行协作完成任务。在最向往的课堂调查结果中显示,有63%的同学选择以学生自我探究为主,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教师予以适当点拨,34%的同学选择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调查问卷表中涉及的多项能力结果分析,“主动式”课堂教学改革明显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4.2.2 从“识记多”到“探究广”,实践动手能力加强 我校针对专项实践的效果开展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为从专项实践中受益的占96%;认为动手能力增强的占88.6%;认为查阅文献能力增强82.5%;认为撰写论文能力增强的占61.7%;认为增加了对本专业了解的占62.4%;对指导老师的指导感到满意的占90.6%。通过实施“大学生创新素质结构问卷调查”,建立了创新教育实践下大学生创新素质结构模型,将科研实践班同学与普通班同学开展多重比较发现,实施以项目为载体的专项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内在创新人格、创新知识和外在创新行为上影响比普通班学生更为显著。学生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产学研项目以及面向实际需求的项目中,特别是为我校各部门开发的各类软件如2010年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的嵌入式中医方药信息系统,“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新编国家中成药数据共享平台等等,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为各管理部门节约数百万元资金。

4.2.3 从“接受多”到“勇质疑”,创新能力提升 创新教育增强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有效提升了创新能力。在收集到的校内70余位同学的心得体会中,我们发现,改革后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比传统课堂更受欢迎,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认可。参与创新创业训练的学生项目逐渐增多,2012年到2017年,本科生共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42项,其中,国家级135项,省级65项,校级42项。在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中屡获佳绩,如2014年第四届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机器人游中国”(C51组)比赛、“智能搬运”(C51组)比赛一等奖各1项;2015年第五届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机器人游中国”(C51组)比赛、“机器人智能搬运”(C51组)比赛一等奖各1项等等。

4.2.4 从“听读多”到“勤练习”,岗位胜任力强化 我校开展的多途径校企、校院协同育人做法其影响广泛,涉及理、工、医、经济等多个专业。其中对早临床班三届学生(2009级、2010级、2011级)有效调查问卷显示,中医“早临床班”效果的总体评价满意度为93%。我校通过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校企合作班、校外实训班,增强了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和认同,激发了他们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热爱,也加深了对行业、岗位及自身的认识。近年来,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就业单位对我校学生整体认可度高,对学生适应能力、敬业精神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技能、吃苦耐劳精神、灵活应变能力执行力等方面给予高度评价。

5 结语

我校“两线五面”人才培养

模式探索与实践历时10年,涉及师生超过95000人次,有效解决了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中教与学有机融合的问题,人才培养效果显著。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学生获奖数量逐年提升。自2013年以来,国家级获奖超过200项。获第三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意组银奖和铜奖,为中医药院校唯一获奖单位;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殊荣;获第五届泛珠三角中医临床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获得第五届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中获得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连续多年获得“天堰挑战杯”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中医药创意设计竞赛二等奖,获得美国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等;研究生录取率全省名列前茅,就业率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并常年保持全省前五。

众所周知,人才培养模式问题一直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议题。时至今日,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依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基于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的特殊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始终是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研究与实践的重点和难点,中医药院校“两线五面”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有效解决了“教”与“学”有机融合问题,实践成果可为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J].人民教育,2010(17):2-15.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J].中国高等教育,2012(11):20-24.

[3]别敦荣.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1(11):20-22.

[4]韩筠.创新教与学 推动新时期高校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7(6):11-14.

[5]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学(上)[M].人民教育出版杜,1988:63-78.

[6]顾学周.大学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矛盾运动[J].探索与争鸣,2006(12):66-68.

[7]杨杏芳,文辅相,姚启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新论[J].高等教育研究,2003,24(4):49.

[8]刘献君,吴洪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涵、制约与出路[J].中国高等教育,2009(12):10-13.

猜你喜欢
中医药教师教学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最美教师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