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研究

2018-02-11 00:25李亮亮
乡村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产品互联网+

李亮亮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工程管理与房地产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广泛应用,互联网这样的新型技术与现代农业的有效结合,对现代化农业发展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互联网和农业,一个是现代的新科学技术,一个是传统的第一产业,两者不是一个概念。一直以来,没有人认为他们会产生交集。现如今,把互联网技术和农业有效结合在一起,开创了一个新纪元。互联网技术加入到农业中,不仅可以有效改造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而且可以改进传统农业的流通、销售、经营等各种模式,可以加快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变的脚步。

1“互联网+农业”的内涵

“互联网+”是利用通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互联网+”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指的是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以优化生产要素、更新业务体系、重构商业模式等途径来完成经济转型和升级。“互联网+”计划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入融合,以产业升级提升经济生产力,最后实现社会财富的增加。“互联网+农业”是一种生产方式、产业模式与经营手段的创新,通过便利化、实时化、物联化、智能化等手段,对农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农业产业链环节产生深远影响,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新动力[1]。以“互联网+农业”为驱动,有助于发展智慧农业、精细农业、高效农业、绿色农业,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实现中国农业集体经济规模经营[2]。

2“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意义

2.1 有利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信息流通、传播、接收发展的不对称,是导致城市与乡村发展存在差距的只要原因之一。因为信息发展的不对称,很长时间以来,农民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在农产品市场上屡次出现难卖难买、卖不出等很多不良现象,导致虽然产量较高但实际利润不高,所以收入难以得到提高。另外,假冒伪劣商品在农村市场遍地都是,直接导致农民自身的利益受损。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农民可以直接接收到一手消息,如各种农产品的信息、市场上的流通信息、商品在农村销售的各种信息等,都可以一目了然,这样就打破了城乡信息发展不对称的尴尬局面,彼此之间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从而趋向一体化。

2.2 有利于发展农村新型经营模式

网上销售模式引起了很多电商企业的重视,正在逐步开拓市场。目前,各地的农产品电商企业都在迅速发展。实践证明,农产品电商与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渠道相结合,可以省掉很多的中间环节,开拓了农产品销售的新渠道,加快了农产品的流通速度,缩短了农产品的供应时间,降低了农产品的流通成本,扩大了市场范围,为生产者和经营者创造了非常可观的收益,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便利的服务,提高了经济效益。

3“互联网+”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

3.1 帮助实现智慧农业的发展

智慧农业是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中,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实现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信息、技术等各方面的合理化应用,各种生产要素配置合理化,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更科学,农业生产更具有针对性。这些将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具体的发展方向,所以,结合“互联网+”技术,可以帮助实现智慧农业的发展。

3.2 实现国内外农产品市场资源更有效的结合

互联网是一个公共开放的平台,数据、资源、接口都公共开放,国内外的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等各方面信息都可以检索到,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有效减少我国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流通面对的压力,也可以提前根据市场的走向来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提高了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3.3 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互联网+”作为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在帮助农民创产创收、确保粮食安全,突破地域地理环境限制发展新一代农业科技,为农业科技发展提供一个新的环境等方面,有突出的贡献。借助“互联网+”平台,将新型技术、新型人才、新型理念与传统的农业生产活动结合起来,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4 “互联网+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1 “互联网+农业”发展缺少顶层设计规划

“互联网+农业”就是利用先进的科技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传统农业生产的转型升级,也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保护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但是,目前“互联网+农业”现象喷涌而出,各方面涉农信息都想要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呈现出了一定的片面性、局限性现象,这一状况会阻碍“互联网+农业”的发展,从而使“互联网+农业”对现代农业发展造成不必要的影响,阻碍现代农业发展的脚步。“互联网+农业”需要顶层设计和规划,需要顶层的战略布置和政策支持,从一定的高度来推动“互联网+农业”助力现代农业的发展,形成一个统一、规范、合理的发展局面,才能使现代农业稳步协调发展。

4.2 “互联网+农业”发展需要的网络环境和硬件建设不够全面

“互联网+”发展最基础的条件是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没有良好的网络环境作为平台,谈何发展“互联网+”。但是,目前我国农村的网络环境建设依然有待加强。虽然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个别区域的农村网络建设正在逐步完善,但是有些区域没有实现“村村通,户户通”,有些地方碍于所处地域的地理环境限制,无法有效建设网络环境,因而不能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还有个别地方虽然网络环境良好,但是像电脑这些基础的硬件设配配置不够完善,没有硬件支持,“互联网+农业”仍然得不到良好的发展。

4.3 “互联网+农业”专业人才缺乏

“互联网+农业”是新的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在很多领域出现新问题,“互联网+农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有知识、有技术、会管理的专业人才的积极参与。由于农村地区的教育基础薄弱等,导致目前符合“互联网+农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匮乏,相关人才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尽管现在农村人口中能够熟练使用互联网的人口在大幅增加,但是,受外出务工的影响,目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减少现象依然明显,留守在农村的大多为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农村现有劳动力人口结构问题很大。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对互联网技术接受能力薄弱,使得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缺乏人员支持。

5 促进“互联网+农业”发展的措施

5.1 做好顶层设计,制定“互联网+农业”发展战略规划

从“中央一号文件”到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政策、法规、计划和意见可以看出,互联网信息技术对于农业的顶层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农业互联网的发展给农民带来了信息服务和信息共享服务等,一些农村地区还建立了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和在线农业服务平台。总之,完善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制订“互联网+农业发展技术路线图”,指导农业健康发展,以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促进农业数据的开放、互联网农业人才的培养,实现互联网和农业领域的融合创新,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而营造良好的环境发展“互联网+农业”。

5.2 加强网络环境建设和完善硬件设备

“互联网+”发展需要网络环境的支撑,政府应根据地域的实际地理环境制订相应的规划和采取相应的措施,建设基本的网络环境,为“互联网+农业”发展提供最基础和至关重要的保障。对于建设好网络环境的区域,应逐步完善基础的硬件设备,涉及到的经费和技术人员方面,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资助,给“互联网+”提供良好的环境,才能使其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5.3 加强新农民人才的培养

加快落实培养“互联网+”新型农民培育的行动,想要发展“互联网+农业”,相关懂得网络又懂农业生产的人才不可或缺。目前,懂得网络的人很多,但是懂得网络又熟练农业生产的人才少之又少。因此,应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同时,加快建设新型农民培育体系,构建借助“互联网+”培训新型农民虚拟网络教学环境,大力培养生产经营型、职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的全面发展型新型农民;积极推动发展智慧农民平台的建设,实现新型农民培育的移动化、智能化[3]。

5.4 健全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

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颁布相应的政策,给予“互联网+农业”发展必要的支持。同时,制定出合理的法律法规,如建立一整套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从农产品生产的源头到期间加工、销售等个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把控,可以有效从源头避免粮食安全问题。通过进一步健全农产品安全法规,让“让互联网+农业”在政策支持下稳步前行。

[1]新华网.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2015-02-01)[2017-12-16].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2/01/c_1114209962.htm.

[2]胡永洲.构建“互联网+农业”智能生产模式的思考[J].唯实(现代管理),2015(6):8-10.

[3]中国农业信息网.“互联网+”对于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深远[EB/OL].(2015-06-16)[2017-12-16].https://www.toutiao.com/a5085826835/.

猜你喜欢
现代农业农产品互联网+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现代农业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