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8-02-12 10:00林晟宇
乡村科技 2018年27期
关键词:消防队消防工作消防

林晟宇 颜 南

(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

1 农村消防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大量传统习俗带来诸多火灾隐患

首先,农村各家各户聚集而居,家家户户毗邻而居,房屋建设间距极小,不设置消防通道,也没有相应防火间距,格局不够科学,一旦出现火灾,便会快速向外蔓延,最终造成火烧连营。其次,农村房屋大多会堆放一些木材等材质,其属于易燃物质,加之通风条件有限,很容易造成火灾隐患。同时,无论是柴草放置,还是烟筒的建设,都没有经过设计,不具备防火性能。比如,一些农户使用的是可燃材料,但依然用烟筒,而且不设置烟筒的方向,直接对着上风口,很容易出现烟火倒燃的情况。再次,农村用电很不标准,村民消防意识不强,尽管农村电网业已得到改造,但改造得并不彻底,尤其是各家各户的电气路,大部分农民户内的线路甚至数十年未进行检查、改善,致使线路老化、电线没有包皮、线头乱搭、接触电阻极大,接头比较松散、线路接触不稳定等,加之农民没有多少用电知识,电气线路等受到火灾的威胁极大。另外,随着农村家用电路的增加,农民私自牵拉线路的现象极为严重,加大了电气线路的运行负荷,而大部分农户没有配置空气开关等过负荷保护设施,也就增加了发生火灾的概率。最后,受到农村习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影响,比如,红白喜事都会用到大量烟花爆竹,在清明及祭日的时候会给亲人们扫墓、焚烧纸钱,在农作物成熟季节将无法处理的农作物秸秆进行焚烧,这些原因均容易造成农村地区火灾频发。

1.2 消防基础设施缺乏

大多数农村地区没有配置相应的消防蓄水池,在火灾出现的时候,没有大量的水源,也没有相对专业的灭火设备,村民只能依靠自己的用桶救火,这就导致难以在短时间内有效扑灭火情,火灾就会变得较为严重,甚至波及相近的山区、林区。即便一些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区域,由于政府相对重视经济、轻视民生,不能将基本的消防设备配备置于发展规划之内,导致消防设备比较缺乏,如消防泵、水枪、水带、灭火器等基础消防设施无法配置齐全,加之设备保养不当、不到位,甚至出现损坏或者挪至他处的现象,导致无法满足灭火所需。

1.3 农民自身防火意识淡薄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尽管人们的生活品质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农民防火意识淡薄,很多村民家中会放置很多柴草,有时候做饭不小心,或者小孩子顽皮,或者成年人烟头随处丢弃,这些均有可能引起火灾。村民防火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农村用电不规范。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日常生活电器的使用更加频繁,但部分农民消防安全意识极为淡漠,电线随处牵扯,加之很多线路老化,因此引发的火灾较为多见。二是不少村民违规用气。当前液化气的使用在农村已然比较常见,然而大多数村民缺乏消防知识,一旦出现液化气火灾,不知道如何应对,进而耽误防控时机。三是农民用火不规范。因为被地理环境和生活环境所限制,大多数农民用柴火烧饭,而村民在烧完饭之后不能及时熄灭火源,灶内的火源一旦外流,就有可能酿成火灾;冬季烤火取暖不当,人在离开的时候不能及时掐灭火源,卧床吸烟或吸烟后没有熄灭烟头就乱扔,便会引发火灾。

2 解决农村消防安全问题的对策

2.1 健全农村消防安全工作机制

2.1.1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第一,完善机构设置。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构筑农村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纳入重要日程,特别是乡镇一级党委、政府要建立完善的消防工作组织机构,成立乡镇消防安全委员会,明确消防安全管理人;建立村屯消防工作组,确定防火安全巡视员,做到每级政府都有固定机构进行管理,每个村都有消防安全责任人承担这项工作。第二,加强组织领导。各地政府要切实发挥在城乡多元化消防组织建设工作中的统筹、领导作用,科学研判消防安全形势,理清当地各项建设工作难点,细化任务分工,量化工作指标,以推动落实各类队站日常运行资金、人员、装备为重点,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和保障措施,加快乡镇政府专职消防队建设进程,加强对乡镇政府专职消防队伍的日常管理。各地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出台目标明确、措施得当、步骤清晰的工作方案,确保工作落实到位。第三,强化责任落实。各级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扎实推动社会单位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加快微型消防站建设进程。各级公安机关、消防部门要全面了解辖区多元化消防组织建设情况,加强对城乡多元化消防组织建设的业务培训指导,实时掌握建设进度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向当地政府报告。同时,要不断完善辖区多元化消防组织调度联勤联动体系,常态化开展联合演练,提高队伍技战术水平。

2.1.2 建立健全各项机制。第一,建立健全协调机制。构筑农村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确保真正起作用、管长远,必须建立一整套长期有效的工作机制来提供保障,政府各部门间要加强协作配合,特别是公安、消防、综治、发改、财政、建设、农业和民政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将农村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纳入政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年度财政预算、实施村庄整治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等工作中,形成部门联动、共同推进的农村消防工作格局。公安机关与消防部门、公安机关内部各警种间要协作配合,形成有效的联动工作机制。第二,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经费的投入。要按照《黑龙江省构筑农村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建设标准》,制定完善农村消防安全检查制度、教育制度、奖惩制度和火灾隐患整改制度,包括“七户联防”、大风天禁火、专职和义务消防队的接处警等都要有一系列的制度作为保障。第三,建立健全督导机制。要发挥政府消防安全委员会的作用,推动县(市)、区、乡级政府把构筑“防火墙”工程纳入政府工作考评机制,每年根据考评结果,兑现责任奖惩。公安机关和消防部门主要领导要经常深入基层消防部门、消防组织和村屯督导检查,掌握真实情况,查找薄弱环节,纠正解决问题,促进工作落实。要强化工作问责,对由于工作不到位导致农村发生可防可控的连营火灾事故的,要严格依法查处有关人员的责任。市委、市政府要成立由综治办牵头、公安、消防等部门联合组成的工作组,对各地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跟踪督办,对工作进展有力、措施得当的予以表彰,对工作迟缓而影响全市整体进展的,将追究相关领导和人员责任。各地也要做好工作跟踪督办,确保措施落实到位,不走过场。

2.2 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

2.2.1 全面提升农村消防基础建设水平。各职能部门纷纷出台扶持农村消防建设新措施,建设部门在农村“泥草房”改造过程中,推广使用防火建筑材料;交通部门在“通乡公路”建设过程中,对进村公路进行改扩建,解决了农村消防通道狭小、大型消防车进村难的问题;电力部门结合“农村电网”改造,对农户私拉乱扯的电线进行清理,提高农村预防电气火灾的能力;农业部门以“农村沼气”工程为突破口,将农村柴草堆作为治理重点,从源头上减少火灾隐患;宣传部门依托农村广播、电视等媒体,向农民进行火灾报警、火场逃生等消防常识宣传;教育部门开展“小手拉大手”消防宣传进农村、进校园活动,让学生既懂自我防护又能教育家人。

2.2.2 充分利用公安资源。全面提升农村消防实战能力。依托“一村一警、一警一室、一室多员”农村警务室建设,将农村消防队设立在警务室中,由驻村民警负责村屯消防队日常管理和消防检查,解决了村级消防队管理不到位、消防隐患排查不及时的问题。依托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三调联动”进村屯工作,对火灾隐患产生的矛盾纠纷及时进行化解。依托农村协警建设,将农村协警全部整合到农村消防队当中,解决义务消防队员短缺的问题。依托公安消防部队专业技术优势,对农村消防队员进行大规模轮训,解决灭火救援能力不足的问题。

2.2.3 充分挖掘群众资源。全面提升农村消防队伍活力。创新推出“四自”消防建设工作法,积极号召村民自愿筹款、自主购车、自发建队、自觉参与,以“四自”为导向激发农村消防队伍旺盛生命力。消防车在保证消防灭火的前提下,有权随时到消防加水点无偿加水,进行田地灌溉、村屯绿化等有偿服务,赚取利润后再将资金反哺到农村消防建设中,这样既服务了农业生产,又增强了农村消防实力,实现了供需“双赢”。例如,黑龙江省宁安市大牡丹村集资购买消防车后,不但在家门口建起了消防队,还利用消防车从事春季抗旱、道路养护等生产作业,仅半年时间就收回全部成本,临近村屯听说后也纷纷效仿,以点带面的引领效果凸显。

2.3 加强农村消防监督工作

2.3.1 依法落实在农村消防工作中的组织领导、消防设施建设等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明确提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强化对农村消防工作的引导,编制相应的方案强化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组织构建和敦促执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在农业丰收的季节、主要节假日甚至是火灾频发的季节,政府部门应组织消防传播活动,采用防火救灾的活动,展开消防安全普查。各级政府应依法履行消防工作职责,落实组织领导责任,解决农村消防工作“谁去抓、谁去管”的问题;落实消防设施建设责任,解决农村消防基础设施“谁去建设、谁去管理”的问题。

2.3.2 全面落实各级各类人员的群防群治工作责任。农村消防工作点多、线长、面广,单单依靠公安、消防部门现有警力,难以做到全面覆盖,要明确、落实各级各类基层组织的责任,解决农村日常消防安全“谁去检查、谁去落实”的问题。

2.3.3 严格落实县、乡、村、屯四级消防队伍建设责任。要大力建设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加强乡镇消防车辆、消防手抬机动泵的配备,确保及时有效扑救初起火灾,解决农村火灾扑救“远水不解近渴”的问题。

综上所述,只要把这些责任都落实了,农村消防工作的基础也就真正建立起来了,农村消防工作才能走上正轨。

2.4 深化农村火灾隐患排查治理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保卫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以保障民生、服务民生、发展民生为宗旨,进一步加大火灾隐患治理力度,想尽办法改良乡村消防安全环境,将消防工作的职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努力形成消防安全监管的全时段覆盖,防止失控漏管。同时要贯彻“抓规律、治重点”的工作思路,有针对性地采取监管措施,紧紧盯住重点场所不放松,加强对农村学校、幼儿园、养老院、医院、录像厅、网吧、旅馆、易燃易爆危险品、农产品交易市场和粮食储存场所的消防安全监管,加强农村柴草垛乱堆乱放等与农民日常生活有关隐患的治理,加强农村电气线路、炉灶的改造,落实增加对农村消防处理的惩处力度,惩处违背消防规章的行为。要切实做好大风天火灾预防工作,以风为令,迅速升挂禁火旗,播放防火警报,及时组织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推进包点包片的监督、巡查和照看,监督执行大风天禁火限电等预防方案,坚决防止大风天连营火灾事故发生。

2.5 进一步加强多元化消防组织建设

各县(市)区要以“一乡一镇两车一队”为标准,完成未覆盖专兼职消防队伍的乡镇政府专职消防队建设任务,对已建成乡镇政府专职消防队的营房、车辆、装备、人员进行补充完善,确保达到“有人员、有营房、有车辆、有训练、有执勤”的“五有标准”,即队员总数应不少于10人,其中专职消防队员应不少于5人,设置独立营房,车辆不少于2台,配备必需的随车装备器材及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开展日常训练和执勤工作。在此基础上,按照《乡镇消防队标准》要求,结合地方实际,逐步强化人员、车辆、装备配备等建设,逐步完善与属地农村志愿消防队、公安消防大队联动的消防指挥调度体系,努力实现辖区消防力量的全面覆盖。

猜你喜欢
消防队消防工作消防
现代化城市发展背景下的消防工作社会化研究
《消防界》征稿启事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淬炼铁血丹心 践行使命担当——天津港集团公司企业专职消防队各项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重视消防
漫画说消防
消防也幽默
厦门的“奶奶”消防队
国务院消防工作考核组来我省检查消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