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末香蒜试验示范总结

2018-02-13 01:06
新疆农业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大蒜区域试验

且末县农业技术推广,新疆巴州 841900

1 且末香蒜发展现状

且末香蒜山种植历史悠久,已由先前的房前屋后小面积零散种植转化为大田规模化订单式发展,生育期全程雪水浇灌,少用或不用化肥,基本无病虫害发生,独特的地理区域形成了绿色农副产品的自然优势。受市场经济的驱动影响,当地农牧民发展且末香蒜的积极性持续高涨,种植区域已由山区逐步向农区扩展,试验示范正在进行,产品品质待测定比较。

1.1 产品经济性能

且末香蒜,品种早熟,生育期在115~150 d的(随海拔增高延后)。叶鞘绿色,株型平展,株高45~48 cm,茎高 18~20 cm,8~9 片中等叶片;蒜薹弯而短,深绿色,抽薹率达90%以上;鳞茎扁圆形,外形圆整,横径 4~5 cm,单球重 25~35 g;鳞芽分2层,外层 7~9瓣,内层 0~2瓣,蒜瓣中大;皮薄,外皮白色或略带淡紫竖纹,蒜衣白色或淡紫黄色。主要品质检测大蒜素高,且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 C、钾、纳、镁、铁、钙、锌、硒等营养元素,口感辛辣独特,耐储存运输,深受疆内外广大消费者的推崇和喜爱。

1.2 产业布局规模

且末香蒜2015年种植面积14.67 hm2,2016年种植面积 51.34 hm2,2017年种植面积 74.34 hm2,由此可见,种植区域、种植规模都在逐步扩大。当前主要分布于且末县境内1 100~2 300 m海拔种植区域,主产区为且末县库拉木勒克乡江尕勒萨依村和巴什克其克村,辐射带动山区奥依亚依拉克镇个别行政村和城郊各乡镇零星种植。试验示范表明,海拔2 300 m以上区域存在种植风险。

通过三年香蒜种植试验示范及主要指标值测定分析,且末县发展“二蒜”优势产业的思路正确可行,并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2 试验示范目标任务

在且末县境内农区按照 “积极引进、试验示范、及时总结、适度推广”的方向,积极探索大蒜特色种植的拓展空间与利用价值,全覆盖开展大蒜种植试验示范工作,积极探索不同品种、不同区域的种植利用价值及品质影响成因,充分挖掘优质大蒜的优势种植区域,为且末县今后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示范推广和提质增效提供了科学依据。

3 示范工作方法

3.1 明确目标

由且末县农业局牵头,编制了有机绿洲发展特色农业工作方案,组建了技术攻关小组,建立了专业技术依托,聘请了山东农大资深专家指导,全面落实香蒜种植试验示范工作。2017年异地引进疆内外大蒜(金乡白皮蒜,苍山大蒜,吉木萨尔大蒜等)新品种4个,乡镇全覆盖设立春香蒜种植试验示范56个点、面积5.87 hm2,努力探索高蒜素种植区域和形成原因。

3.2 安全生产

加大绿色农业发展步伐,2017年建立标准化配方肥服务网点3个,化肥零增长示范区5个,建立高原大蒜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38 hm2、有机大蒜示范栽培20 hm2,示范推广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落实增施有机肥、绿色防控病虫害措施,签定监管“诚信农资经营责任书”农资经营户23家,狠抓农业生产投入品市场监管,从源头上杜绝禁用品进入市场和生产环节,努力提升有机绿洲生态农业功能。

3.3 科技支撑

加强部门协作,统一工作方案,统一技术规程,实施包片服务指导,明确目标,量化任务,引进新品种,示范高产高效集成栽培技术,努力推进绿色农业标准化生产,全力在香蒜品种改良、布局优化、规模扩大、科技支撑、品质认证、投入品管控等方面下功夫,示范带动大蒜产业全面提质增效。

3.4 科学分析

及时采样,科学测定,综合分析。采集产前产后土壤样品100个,采集不同产地及不同品种大蒜样品115个,采集主要区域地表和地下灌溉用水样品4个,及时送样委托自治区专业部门完成主要指标测定分析,同时收集了香蒜生育期期间的田间记载和气象资料,并由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和工程学院大蒜专家对已测大蒜素值较高的蒜样再次进行测定验证,全面探索且末县最适种植大蒜品种、高大蒜素区域以及高蒜素形成原因。

4 取得的成效

4.1 品质优势得以论证

2017年委托自治区农科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完成蒜样中大蒜素、蒜氨酸、硒等品质含量测定,及土样中N、P、K、Se、S等元素成分含量值的测定。大蒜素检测最高值达0.457%,平均值为0.309%。随后从各乡镇均挑选2个最高测定值的26个蒜样中,自治区测定最高值为0.457%、平均值为0.376%,交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再次测定验证后,大蒜素最高值达0.927%、平均为0.66%。以山东本地蒜测定值为对照,金乡蒜为0.297%、苍山蒜为0.353%,同时金乡蒜在且末县种植1年后的蒜样测定值为0.42%。测试数据表明,且末蒜品质均高于全国蒜乡,且末县地域盛产高蒜素大蒜的品质优越性得到进一步论证。同时,且末县蒜硒含量值最高可达0.086 mg/kg、平均值为0.02 mg/kg,山东农大葱蒜专家论证,认为且末蒜富硒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4.2 明确适宜种植区域

据连年试验示范种植结果表明,且末县高原香蒜的适宜种植区域在海拔2 300 m高度以下。山区库拉木勒克乡江尕勒萨依村 (海拔1 680 m)、巴什克其克村(海拔1 730 m)为适宜种植区域,奥依亚依拉克镇阿帕村(海拔2 330 m)二次生长较重为次宜种植区域,山区其他乡村均高于该海拔,为不宜或风险种植区域;农区为冬蒜种植适宜区,春蒜种植次宜区(高温导致早衰)。

4.3 初定优势种植区域

通过年度大蒜品质测定结果分析,牧区县库拉木勒克乡,农区河东片区、萨瓦尔墩区等地大蒜素测试值均在0.35%左右,品质优势暂且突显,初步定位为优势种植区域,还需进一步做小面积示范予以确认。

4.4 改进方法增产增效

改进传统种植模式,将播期由4月中旬种植至9月中旬收获,调整到3月底4月初种植至8月中下旬收获,并增加种植密度,将行距由35~40 m2调整到25 m2左右,株距由10~12 m2调整到8~10 m2,所产的蒜头色泽洁白,品相圆正,散瓣、黑瓣蒜明显减少,有效提高了蒜产品的商品性和商品率。同时,倡导大水大肥科学管理,增大了蒜头横径,提高了单球重,有效提高了单产,增产增收成效明显。

4.5 安全生产示范有效

围绕有机绿洲发展战略,加大绿色农业安全生产发展步伐。通过建立40 hm2高原大蒜绿色安全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示范带动落实增施有机肥、绿色防控病虫害措施,蒜产品优良品质得以保证,有效促进农业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多举措提升有机绿洲生态农业功能。

2017年全县大蒜种植规模扩大到74.34 hm2,平均单产达450㎏/666.7m2,总产预计500 t,平均销售单价15元/㎏,单产6 750元/666.7m2,去除成本2 700元左右,纯利润4 050元/666.7m2,总产值75.26万元,总纯利润45.16万元。同期比,面积增加23 hm2,单产提高70㎏/666.7m2,单价提高2元/㎏多,在全国蒜产业经济滑坡的情况下,且末蒜产业社会效益良好,经济效益显著,实现了且末县小气候蒜产业发展增产增收上水平。

猜你喜欢
大蒜区域试验
种植大蒜要注意啥
分割区域
大蒜养生法
种大蒜
防病抑咳话大蒜
CS95
驭胜S330
区域发展篇
C-NCAP 2016年第八号试验发布
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