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石膏性味记载规律的探究

2018-02-13 10:44魏亦威章德林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330004
江西中医药 2018年12期
关键词:性味张仲景医家

★ 魏亦威 章德林(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 330004)

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钙,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清热药之一。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主治温热病气分实热证,胃火牙痛,肺热咳喘证等。但历代对其药性的认识各不相同。有微寒说、寒说、大寒说、微寒与大寒并存说等几种。但毕竟这几种说法历经了无数朝代,横跨了两千多年。当时人类的地理环境、气候温度与现在区别很大,而且这种气候的变化,并不规律。当然在我国古代,医药学家在撰写著作的时候,很大一部分也受到前人观点的影响,这就造就了历代医药学家对石膏性味、功效、用量不尽相同的各种说法。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对石膏性味的记载也是大寒。我们在分析中国古代气候变化和历代医药著作关于石膏记载的同时,寻找出气候、功效、用量对石膏性味说法的影响及其规律,对研究中草药在不同气候情况下的用量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1 秦汉时期

(1)《神农本草经》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古籍。是当时中医理论经验的总和、发展的源头。《神农本草经》中提到,石膏,味辛微寒,主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创[1]。其中治疗中风寒热仅仅是石膏功效的一种。产乳的功效也是历代医家中最早的一次记载,若当时的医家认为石膏性味大寒,又怎么会给刚生下小孩又尚在坐月子中的妇人使用这味药物呢?另外在《神农本草经》成书的秦汉时期,温暖一直伴随着这个时代。自春秋时期,气温一直上升,气候开始变得比东周时期暖和起来了。到战国时代温暖气候依旧继续。当时的齐鲁地区农业种植可以达到一年两熟。而秦朝和前汉时期的气候也是温暖的[2]。所以《神农本草经》是在一个温暖时期背景下写出来的医书。且终其春秋、战国、秦、西汉几代,都没有太过于寒冷的气候。这个时期的平均温度,要比后世高的多得多。在一个温暖的环境中,医家使用石膏并把石膏定义为微寒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这种用药思路符合当时微寒的性味定义。也提示了我们今天在学习、整理中医药学的同时,不能数典忘祖也不能因循守旧。

(2)张仲景撰《伤寒杂病论》于205年。有汉一朝,平均温度相对较高,武帝一朝几乎达到顶峰,但到东汉时代即公元之初,我国天气逐渐变得寒冷。三国时代曹操(155-220年)在铜雀台种橘,只开花而不结果,气候已比前述汉武帝时代寒冷。三国志中也记载了,黄初六年(225年)冬十月,行幸广陵故城,临江观兵,戎卒十余万,族旗数百里。是岁大寒,水道冰,舟不得入江,乃引还[3]。这是我们所知道的第一次有记载的淮河结冰。那时气候已比现在寒冷了。从经方应用看,张仲景用石膏的方剂有19首之多,除了用石膏为主治疗阳明经大热外,“无大热”亦可用石膏治疗,如《伤寒论》第169条:“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4]。《金匮要略·产后病篇》:“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安中益气,竹皮大丸主之”[5]。且张仲景在《伤寒论》中石膏的用量很大,例如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半斤)、白虎汤(一斤)、白虎加人参汤(一斤)、竹叶石膏汤(一斤)。总结出来,就是张仲景不仅在石膏用量上颇大之外,用处之广也为十分罕见。但无论是治疗实热证还是表证、虚证,石膏在方中的功效大多是用来清热的。另外在桂枝二越婢一汤条文中记载无阳的含义,被认为是亡津液。倘若寒多热少则应用附子代替石膏。由此可见,张仲景虽未直接定义石膏的性味,但从其《伤寒论》记载中可以得出石膏性味为寒。张仲景所处时代的气候已经不如西汉那么温暖了,从世纪初即东汉时期开始逐步下降,直至曹丕时代(淮河有记载的第一次结冰时期)。但气候毕竟是一个逐步寒冷的过程,温度不可能一次性变得十分寒冷,况且哪怕是到了淮河结冰的225年,也要比后世明代的小冰河时期要温暖。此时张仲景把石膏定义成寒是有道理的。而张仲景的经方自此影响深远,在这段历史时期,石膏主要以“清热”的功效入药。而《本经》中记载的其他功效并没有得到重视。

2 南朝时期

陶弘景生于456年,卒于536年。所著《本草经集注》大致成书于480-498年。其中提到石膏,味辛,甘,微寒,大寒,无毒。其中不得不提的是,据国内著名本草文献专家尚志钧教授考证,《名医别录》的成书时间要比《本草经集注》晚[6]。同时《名医别录》也是现存医书中最早提出石膏性大寒的医书。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的第二个寒冷期。南朝当时仍然可以在覆舟山附近建立冰房,但如今已经不可能了[2]。而陶弘景著此书的本意是因为《本经》自魏晋以来更复损益,所导致的数目不同、三品糅杂、冷热交替等问题,于是进行整理、作注。《本草经集注》除摘录了《本经》的八个功效以外,还记载了如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等五个除热的功效。笔者认为一方面《神农本草经》的原记载就是性味微寒,另一方面陶弘景所处的南朝时代是一个寒冷的时代,况且两百多年前的张仲景也把石膏定义成寒性,这样一个状况的出现,《本草经集注》中的微寒与大寒并存也就理所当然了。在这个历史时期石膏除热的功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3 唐宋时期

(1)苏敬等撰《新修本草》于659年,此书以《本草经集注》为基础。其中记载石膏微寒、大寒[7]。

(2)孙思邈撰《千金翼方》于682年。其中记载石膏微寒,大寒[8]。此书引录《新修本草》的大部分内容,且其石膏条文与《本草经集注》一致。

(3)许仁则撰《子母秘录》未见传世。唯同代之《外台秘要》有其佚文。其中记载了使用石膏治疗乳汁不下的症状[9]。

(4)王焘撰《外台秘要》于752年。其中记载石膏不可忽其贱而疑其寒[9]。

(5)十一世纪的孙兆曾言︰“四月以后天气热时,宜用白虎。但四方气候不齐,岁中运气不一,亦宜两审。其说甚雅。”

(6)唐慎微撰《经史类证备急本草》于1100年左右,在药物分类等方面大体沿袭了《新修本草》。这两本中医学著作未经考证,均沿袭了《本草经集注》的说法,直接将微寒、大寒的原文照录[10]。

中国气候在第七世纪中期开始变得温暖,有唐一代,气候温差不大。《新修本草》《千金翼方》《证类本草》均沿用了微寒、大寒说。《子母秘录》则沿用了《本经》产乳的说法。《外台秘要》也提出了不应质疑石膏的寒性。用石膏治疗骨蒸劳热久嗽。十一世纪的中国气候开始变得寒冷。孙兆认为如果天气不是很热,那么应审慎使用白虎汤。在这里,气候影响了孙兆应对石膏的应用。在这个历史时期已经有医家注意到了石膏更多的应用。

4 金元时期

(1)李杲生于1180年,卒于1251年。曾在《珍珠囊补遗药性赋》中记载石膏,味辛甘,性大寒。胃弱者,不可用[11]。

(2)张元素生于1131年,卒于1234年。曾言︰“石膏性寒,乃阳明经大寒之药。”

(3)王好古撰《汤液本草》于1238-1248年,至1280年补充若干资料。其中记载石膏气寒,味甘、辛,微寒。大寒[12]。

十二世纪初期,中国的气候加剧转寒。到了十二世纪末,气候有回暖的迹象。但到了十三世纪初期和中期,气候又开始变得寒冷。李杲和张元素都认可石膏大寒说。《汤液本草》则取微寒、大寒说。李杲对石膏解读不仅建立在张仲景治伤寒阳明证上,同时也吸取了《本草经集注》治三焦大热的说法。而张元素则认可非腹有极热,不宜轻用。在这个历史阶段,医家对石膏的记载还是以参照前人为主。

5 明朝时期

(1)陈嘉谟撰《本草蒙筌》,刊于1565年。其中记载石膏味辛、甘,气微寒[13]。

(2)李时珍撰《本草纲目》于1552-1578年。其中记载石膏为寒水石[14]。

(3)李中梓撰《药性解》于1619年,后经钱允治订补,于1622年成书《雷公炮制药性解》。其中记载石膏味辛甘,性寒无毒[15]。

(4)卢之颐撰《本草乘雅半偈》于1647年。其中记载石膏辛,微寒,无毒[16]。

(5)汪昂撰《本草备要》于1694年。其中记载石膏为“足阳明经大寒之药[17]。

而在明朝时期我国的寒冷年数不是均等分布的,而是分组排列。温暖冬季是在1550-1600年和1770-1830年间。寒冷冬季是在1470-l520年,1620-1720年和 1840-1890年间[2]。《本草蒙筌》《本草纲目》均是在温暖时期成书,特别是李时珍。其自23岁随父学医以来直至1578年撰成《本草纲目》的几十年,正是有明一代气候最为温暖的时期。所以在《本草纲目》的记载的中,石膏属于微寒。李时珍总结分析了历代的记载,并根据当时的情况,辨证的判断出石膏的性味,值得我们现代人思考。其中记载了主治伤寒发狂、骨蒸劳热、头风流泪、头疼心烦、水泄等十八种功效。不仅仅限于阳明经大热。《本草乘雅半偈》受其父《本草纲目博议》以及李时珍等诸家药论影响颇深,虽成书于寒冷时期,但依旧取微寒说,按《本经》原文摘录了石膏的性味。

到了17世纪,是中国历史上最寒冷的一个时代。特别以公元1650-1700年为最。例如唐朝以来每年向政府进贡的江西省橘园和柑园,在公元1654年和1676年的两次寒潮中,完全毁灭了。这是小冰河时代最冷的时期,《本草备要》则取大寒说。书中记载了石膏为阳明经大寒之药,兼入三焦,也是沿用了张仲景以及陶弘景的说法。

明代六位医家对石膏的论述各不相同,从李时珍、陈嘉谟的微寒到汪昂的大寒再到李中梓的寒,这与明代最为复杂的气候关系密切。李时珍、陈嘉谟都处于明清较为温暖的时期,而汪昂则处在小冰河时期最为寒冷的那几十年里。明代在1600年和清代在1800年前后,温度达到了顶峰。所以这六位医家的定义有所不同也是符合气候的影响的。在这个历史阶段,除了李时珍以外的医家,均沿用了前人的定义。而李时珍则不仅仅局限于此,记载了许多除热以外的功效,跳出了石膏仅用于除热的禁锢。

6 清及民国时期

(1)陈士铎撰《本草新编》于1636年左右。其中记载石膏石膏,味辛、甘,气大寒[18]。

(2)张璐撰《本草逢源》于1695年。其中记载石膏为辛甘大寒,无毒[19]。

(3)顾靖远撰《顾松园医镜》于1718年。其中记载石膏辛甘淡大寒[20]。

(4)清代冯兆张撰《冯氏锦囊秘录》于1722年。其中记载石膏味辛甘,气大寒,而无毒[21]。

(5)姚球撰《本草经解》于1724年。其中记载石膏气微寒味。选录于《神农本草经》[22]。

(6)黄元御撰《长沙药解》于1753年。其中记载石膏味辛,气寒。书中同样摘录了《神农本草经》的微寒说[23]。

(7)张秉成撰《本草便读》于1887年。其中记载石膏大寒质重。岂质重性寒味甘之品而能发汗者哉[24]。

(8)陈其瑞撰《本草撮要》于1900年。其中记载石膏或因其性太寒,用火,则不甚伤胃。亦名寒水石[25]。

(9)张锡纯(1860-1933年)。《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记载石膏为微寒[26]。

1620-1720年、1840-1890年这两个寒冷时期中所写成的《本草新编》《本草逢源》《顾松园医镜》《本草从新》《本草便读》《本草撮要》以及相隔不远的《冯氏锦囊秘录》均取大寒说。而《本草经解》《长沙药解》均摘录了《本经》的微寒说。

《本草便读》的说法与《疫疹一得》相似,都认为质地沉重便能清泄实火,但其他质地沉重的中药并没有相似的规律。而《本草经解》实质上是对《本经》的注解,选录了117种《本经》中的药物,这才有了石膏微寒的记载。而其他记载石膏大寒的本草书,功效皆以治胃热为主,以张仲景的白虎汤为经典。在石膏药性的辨析上并无新意。

小冰河时期结束以后,这个时代的气候,已逐渐回到历年的总平均温度以上。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所提到,医者多误认为石膏是大寒之性而煅用之,则宣散之性变为收敛[26]。他认为石膏是微寒之品,在他所记载的医案当中,对自己的长子一夜之间用了六两生石膏,其长子病愈后,饮食正常,并无寒中之弊。稚阴稚阳的童子尚且如此,何况是成年人呢?况且张锡纯使用石膏不仅限于阳明热盛之证,清瘟疹之热、清咽喉之热、清头面之热(大头瘟),亦常使用白虎加人参汤治疗气虚发热证。妇人产后,最忌寒凉,但张锡纯认为《本经》中石膏可治产乳,对于产后热盛者,同样也使用石膏。毕竟张锡纯生活在一个中国近代最为动乱的年代,这个时代也影响了张锡纯的用药风格,他力图证明着中医的价值,所以在选择用药上,力图达到立竿见影、药到病除了。然而重用石膏同时也代表着一种态度,就是认为石膏是微寒的,并且在他临证的几十年时间里,重用生石膏治愈的病例数以千计,并没有发现所谓生石膏寒性所带来的遗留问题。

7 小结

秦汉时期,《本经》最先把石膏定义成微寒,张仲景继而发展了石膏清热的应用并且大剂量使用石膏。到了南朝,《本草经集注》在张仲景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石膏清热的应用。唐宋金元时期各医家受《本草经集注》的影响颇为甚远,但也有少数医家提出了石膏在清热范围以外的应用。明清时期石膏性味的几种说法百家争鸣。但如《本草纲目》《医学衷中参西录》等书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开发应用石膏的功效,也提出了许多石膏为微寒的医案与见解。总的来说,石膏历代的记载还是以大寒为主,以清热为主要的应用。但不乏许多传世的经典,提出微寒的见解、开发更多的应用。石膏的性味到底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有如下几点因素说明石膏是微寒之品。其一,《本经》记载其寒凉之力远逊于知母、黄柏等药,其他寒凉药物都是以寒胜热,而石膏的退热机制则是逐热外出。其实质是透表解肌而不是以热胜寒。

其二,影响后世颇为深远的《伤寒杂病论》中记载的石膏用量都在半斤一斤左右,大剂量运用石膏恰恰可以证明石膏微寒的性味。

其三,历代的气候因素也影响了石膏的应用,越是寒冷的时代,石膏的性味就被当时的医家认识为大寒。越是温暖的时代,石膏的性味就被认为是微寒或者是寒。记载石膏性味为微寒的几本本著作例如《医学中中参西录》《神农本草经》所处时代都是温暖的时代。记载石膏性味为寒的几本著作例如《伤寒杂病论》所处时代都是相对来说寒冷的时代。记载石膏性味为大寒的几本著作例如《本草新编》《顾松园医镜》所处时代都是历代最为寒冷的时期。

其四,石膏清热效力和配伍有关。古代医家很早就发现了石膏知母的搭配可以清大热。但我们今天的研究表明单用石膏的退热效果就变得很差[27]。

其五,把石膏定义成大寒的医家,对于石膏的运用仅限于除热。《本草经集注》更是拓宽了除热的范围。古代的医家从各种临床实践中整理出石膏的性味以及功效,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进而形成各家之言。用功效诠释性味是一种很好方法。现代研究表明石膏还有利尿、增加胆汁排泄、提高肌肉和外周神经兴奋性等诸多作用,这就暗合了《本经》腹中坚硬、惊喘等功效。当石膏不仅仅运用在除热领域之内,跳出除热的思维局限性之时,石膏就不再是大寒之品了。

当然因为历代医家各种不同的生活环境、用药态度以及学派之争等因素,所思所想所著也一定会有一些偏差存在。但这种偏差这并不影响我们进行有规律的总结。综上所述,把石膏定义成微寒更吻合临床应用,也对我们探究其他中药药物的性味有所提示:不能仅仅依靠一味药物的一个功效,去定义一味药物的性味,我们应该多辨析、多从中医药的宝库中探寻事实的真相。

猜你喜欢
性味张仲景医家
悬壶济世的张仲景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湖湘男科流派医家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用药规律研究
张仲景:经方善用姜
明清小说中的医家形象研究
方剂药性量化研究现状及展望
经方中芍药的运用
清代著名医家莫枚士之《经方例释》临证用药思路探析
张仲景脾胃理论探析
盗汗病治疗药物性味归经频数分析
“医圣”张仲景临证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