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汤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

2018-02-13 17:25胡泽雨王颖
新中医 2018年10期
关键词:汤加附子汤加减

胡泽雨,王颖

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 杭州 310053

黄土汤同名方剂约有6个,分别用以治疗出血、小儿惊风、赤疹瘙痒、霍乱吐泻等。如《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二》:“黄土汤,治卒吐血及衄血方”,以灶心黄土、甘草、白术、阿胶、干姜、黄芪组成;《外台秘要·卷三》:“又黄土汤,疗鼻衄,去五脏热气结所为,或吐血者方”,以当归、甘草(炙)、芍药、黄芩、川芎、桂心、生地黄、釜月下焦黄土等为主药;《医略十三篇·卷十一》:“黄土汤主治霍乱吐泻”,以净黄土、广藿香、生木香、宣木瓜、陈橘皮、紫厚朴、白扁豆、活水芦根组成。此外,《增补内经拾遗》和《普济方》亦有黄土汤的记载,分别用以治疗小儿急慢惊风及赤疹瘙痒等。本文所言黄土汤,乃古今医家最为常用,方出《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云:“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甘草、干地黄、白术、附子(炮)、阿胶、黄芩各3两,灶心黄土半斤”。因灶心黄土色黄,故方名为黄土汤,而灶心土又被美誉为伏龙肝,故黄土汤又名伏龙肝汤(《三因极—病证方论·卷九》)、伏龙肝散(《脉因症治·卷上》)。方中灶心黄土温中、收敛、止血为君药;白术、附子温阳健脾,助君药以复脾土统血之权,共为臣药;生地黄、阿胶滋阴养血止血,既可补益阴血之不足,又可制约术、附之温燥伤血,是为佐药;而生地黄、阿胶得术、附又可避滋腻呆滞碍脾之弊;苦寒之黄芩,不仅止血,又可佐制温热以免动血,亦为佐药;甘草为使,和药并益气调中。纵观全方,正如清·吴瑭所言“甘苦合用,刚柔互济法”(《温病条辨》),以刚药温阳而寓健脾,以柔药补血而寓止血,寒热并用,标本兼顾,共奏温阳健脾、养血止血之功。

关于黄土汤的应用多立足于血证。晋·王叔和云:“寸口脉芤,吐血,微芤者,衄血......宜服黄土汤......”(《脉经·卷第二》)。明·王肯堂云:“先便而后血,此远血也,由足阳明随经入胃,淫溢而下者也,黄土汤主之”(《证治准绳·第三册》)。清·陈修园:“黄土汤,不独粪后下血方也。凡吐血、衄血、大便血、小便血、妇人血崩及血痢久不止,可以统治之”(《医学三字经·卷一》)。概而言之,黄土汤主要用于治疗脾阳不足,脾不统血诸证,以虚寒性出血为主症。现代亦常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及功能性子宫出血属脾阳不足、脾不统血者。此外,近年来,黄土汤亦较多应用于肿瘤的治疗。肿瘤虽病证繁多,有气滞血瘀、痰湿凝聚、热毒内蕴、正气亏虚等,但正气虚弱往往被视为肿瘤发生的基本病因[1],而黄土汤因其温阳健脾,可通过扶正固本而增强抗邪能力,从而驱邪外出。

1 黄土汤现代临床应用

1.1 治疗消化道出血 黄土汤加减方治疗消化道出血的报道较多。葛传富等[2]以黄土汤治疗上消化道出血29例,治愈15例,显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9.6%。陈妙峰[3]用黄土汤治疗113例中焦虚寒、脾不统血型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效果达到100%。王啸等[4]将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2组基础治疗相同,对照组用泮托拉唑40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静脉点滴,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并用黄土汤加味汤剂服用,通过测定用药前及用药后24、48、72 h空腹胃液pH值以评价疗效,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6%,明显优于对照组80.49%,提示黄土汤加味能促进消化性溃疡愈合,止血效果明显。许思华[5]将70例老年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奥美拉唑14天;之后改用口服奥美拉唑肠溶片14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黄土汤进行治疗,14天后对照组总有效率71.4%,观察组总有效率97.1%,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随访1年发现:观察组出血复发率明显降低,止血效果明显提高。

1.2 治疗结肠炎 黄玉龙等[6]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例,患者3年前开始出现腹痛、腹泻,遇冷加剧,便血每天3~4次,并伴有腹胀嗳气、恶心呕吐、气短乏力症状,相继口服西药和手术治疗均无缓解。中医诊断为便血脾胃阳虚,给予黄土汤治疗,服用7剂则便血、腹痛、腹泻症状已缓解,随后给予附子理中丸汤药送服,3月后调方继用黄土汤加味治疗,患者服用1年已无腹痛、腹泻、便血症状,饮食、休息、大小便均已正常。田颖等[7]将10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辨证分型为脾肾阳虚型、肝盛脾虚型、湿热下注型:脾肾阳虚型以黄土汤加砂仁、肉豆蔻、当归等;肝盛脾虚型以黄土汤去附子、生地黄加薏苡仁、白芍、陈皮等;湿热下注型以黄土汤去附子、生地黄加白头翁、紫花地丁、秦皮等,结果临床治愈81例,显效12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马剑海等[8]以黄土汤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6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5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黄土汤加减口服,对照组采用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SASP)口服,结果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4.2%,而对照组仅为54.5%。

1.3 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指经期未至或已过,然经血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邱荣安[9]用加味黄土汤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13例,治愈率100%。舒士建[10]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先以黄土汤加减2剂止血,后以黄土汤加八珍汤调理后而痊愈。阎祥敏[11]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50例,服用加味黄土汤后,治愈者37例,疗效明显者9例,无明显疗效者1例,子宫肌瘤过大手术摘除3例,有效率达92%。马大正[12]临证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月经淋漓不净,初辨证为血热型出血,并以犀角地黄汤凉血止血,3剂后,患者阴道出血减少、色淡红,舌淡,苔薄白,脉细,故以黄土汤加味温阳健脾止血,4剂后出血已净,效果显著。

1.4 治疗糖尿病性腹泻 对于糖尿病性腹泻用西药效果不明显的患者,方秀梅[13]采用黄土汤加减治疗21例患者,治愈15例,显效2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0%。莫小书[14]在临床研究中,把64例糖尿病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以黄土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以口服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总有效率53.1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5 治疗消化道肿瘤 王美英等[15]治疗30例大肠癌患者,寒证用加味黄土汤,热证用加味槐角地榆汤,治愈4例,显效14例,好转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到90.0%。裴正学[16]在治疗早期大肠癌患者的临床实践中,对于症见面黄、乏力、便血,食欲不振、少腹隐痛,脉象沉细,舌质胖嫩、苔薄白,属肠风虚寒型大肠癌的患者,使用黄土汤加减化裁,疗效满意。王长志等[17]对胃癌属脾胃虚寒型患者(西医诊断为胃癌慢性出血期)采用黄土汤化裁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方中以代赭石取代灶心土为君药,因代赭石兼具止血止呕之功,且灶心土取用不便。王世玉[18]运用黄土汤加味治疗胃癌出血,患者症见面色苍白、神志不清、气短脉微、四肢不温、呕血等,以黄土汤加人参浓煎200 mL,分2次服用,6 h后患者急性病症已去,神志清、呕血止,随后继用原方治疗,疗效显著。王海媚等[19]探讨恶性肿瘤并发出血的中医辨证施治,对脾胃虚寒型给予黄土汤加减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并认为扶正培本法是中医防疗肿瘤出血的最大特色。此外,黄土汤对于癌症术后病人的恢复也有重要作用,卢红治[20]临床治疗食管癌术后,症见食欲不振、呕吐、面黄消瘦等的患者,给予黄土汤加味,疗效良好。庞泮池[21]临床治疗宫颈癌放疗后产生直肠后期反应的患者,症见便血多、色鲜红、里急后重、腰酸乏力、脉细小、舌质淡等,给予黄土汤加减治疗,服药2月则便血止、纳食馨,再以补气养血善其后。和贵璋[22]治疗膀胱癌术后尿血患者,初诊症见:无痛性尿血,膀胱有肿瘤,癌胚抗原等癌症指标高于正常值2倍以上。中医辨证为虚热下移小肠、转移至膀胱,致於结聚而成肿瘤;正气损伤故而乏力困怠、自汗贫血,给予黄土汤加味治疗,另口服养血固本胶囊。1月后复诊,兼见湿阻中焦、热隔上焦症状,以原方合三香汤加减给予治疗。又2月后三诊,肉眼已看不到血尿,饮食有所改善,继用原方加减治疗。再4月余四诊,经化验有关癌症指标在正常范围,患者面色红润、纳食已佳、汗出减少,但仍有身冷、无力、疲乏等症状,继以原方加味收官,巩固已有疗效。

1.6 其他 闫宽厚[23]治疗顽固性呕吐,抓住脾胃虚寒、胃阴损伤之本质,给予黄土汤加减,4剂而愈。对于宫颈癌患者放射性直肠炎,任凤霞等[24]认为针药结合治疗效果良好:一宫颈癌患者接受化疗,6个月后出现便血、每天4~5次,同时小腹坠胀、四肢冰凉、纳食较差,给予针刺配合艾灸治疗,同时口服黄土汤加减,3日后便血明显减少,食欲逐渐正常。5日后便血止、精神佳,食欲好。介焕侠等[25]以黄土汤加和胃降逆之品治疗产后呕吐2例,疗效满意,并认为产后呕吐的病机既有败血上冲,亦有脾胃虚寒。李海新[26]运用黄土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口服加味黄土汤,同时外敷洗必泰口腔溃疡膜;对照组口服维生素B、维生素C,同时外敷洗必泰口腔溃疡膜,疗程1个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9%,1年内复发率为15%;对照组有效率61%,1年内复发率为8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李波等[27]用黄土汤加减治疗非感染性精囊炎,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给予黄土汤加味治疗,对照组33例给予云南白药治疗,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82.8%,对照组总有效率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林武等[28]以黄土汤加减治疗儿童慢性菌痢38例,并根据辨证在黄土汤基础上分别加入益气养血、清热化湿、活血化瘀等中药,每天1剂,服用1月,显效28例(73.7%),有效9例(23.7%),无效1例(2.6%),总有效率97.4%。

2 黄土汤的现代实验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灶心土主要由硅酸、氧化铝、氧化铁组成,另含氧化钠、氧化钾、氧化镁等多种微量元素,灶心土能缩短凝血时间,增加血小板活性,减轻洋地黄酊引起的呕吐[29];并且能有效减轻肿瘤术后消化道反应,对于防治化疗引起的腹泻、厌食、呕吐作用显著[30]。白术内酯是白术的主要成分之一,其药理作用主要有促进胃肠运动、抵抗肿瘤等[31]。附子通过胆碱样、组胺样及抗肾上腺素样作用,兴奋肠管活动,抑制胃排空,有一定的抗溃疡作用[32]。生地黄能抑制胃黏膜损伤而起到快速保护胃黏膜的作用[33]。黄芩可以明显缩短凝血时间,具有止血作用;同时减轻溃疡形成,降低小鼠的溃疡面积[34]。甘草中的甘草酸、甘草次酸能抑制自由基生成及脂质过氧化,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损伤作用;同时,甘草酸和甘草次酸能通过抑制胃酸分泌而具有抗溃疡作用;此外,甘草中所含的生胃酮还能抑制胃蛋白酶活性,促进胃黏液分泌,延长胃黏膜上皮细胞生存时间[35]。

在抗肿瘤方面,自由基清除是当前抗癌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36],而黄土汤中的生地黄、甘草、黄芪、阿胶皆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37]。灶心土、白术、甘草、附子能升高白细胞,抑制纤维增生而保护胃肠黏膜,白术油还有缓和胃肠蠕动的作用[38]。生地黄、阿胶、黄芪能延长细胞生存时间,改善细胞营养,抑制肿瘤细胞生长[39]。附子粗多糖和酸性多糖有抑制肿瘤作用[40],附子还能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抑癌基因的表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抑制胃癌细胞增殖[41]。附子多糖能增强免疫力,有一定的免疫抗肿瘤效应;乌头碱对荷瘤小鼠有免疫损伤作用,且有直接抗肿瘤效应[42]。白术汤剂可显著抑制SGC-7901侧群细胞小鼠成瘤能力,促进胃癌SGC-7901侧群细胞及非侧群细胞凋亡,并抑制其增殖及体内成瘤能力[43]。白术挥发油对肺癌A549和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对肿瘤细胞DNA具有损伤作用,推测因此引起细胞凋亡[44]。阿胶能够提高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应答[45],减轻放化疗对患者的毒副作用,促进肿瘤患者化疗后机体功能的恢复[46]。汉黄芩素可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细胞活力,诱导细胞凋亡,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的生长及侵袭能力[47]。且汉黄芩素在4种黄芩黄酮中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48]。甘草提取物的有效成分甘草甜素(GL)具有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作用[49]。甘草次酸具有良好的抗肝癌活性,抑制肝癌细胞增值[50],还可抑制人胃癌细胞HGC-27增殖,诱导HGC-27的凋亡发生[51]。

3 总结

通过分析和归纳相关文献,可以明确黄土汤不仅能治疗传统意义上的脾不统血所致出血诸症,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糖尿病性腹泻等临床疗效甚好;同时,黄土汤也应用于肿瘤、癌症患者的治疗。关于黄土汤的抗肿瘤作用,目前临床和实验研究都相对较少,作用机制还没有定论。由于肿瘤治疗的过程复杂,尽管黄土汤中单味中药都具有抗肿瘤或抑制癌细胞作用,但中药复方以君臣佐使为配伍规律,其药物组成复杂,有效成分繁多,黄土汤涉及到多种药物多种成分的相互作用,对于肿瘤细胞的诱导或抑制作用目前尚未完全清楚,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因而,应进一步研究黄土汤抗肿瘤作用机制,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和思路。

猜你喜欢
汤加附子汤加减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温胆汤加味治疗失眠的体会
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独特魅力
A Preliminary Study on Legitimacy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Unconventional Treatment Technologi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附子品质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不同姜制附子中6种生物碱含量的比较
归脾汤加减联合体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48例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坐骨神经痛42例
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28例
附子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