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压电击伤4例应急抢救及护理体会

2018-02-14 19:10鞠黎明
系统医学 2018年19期
关键词:体征创面电流

鞠黎明

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吉林辽源 136200

电击伤是指人体与电源接触后电流进入人体,造成电击局部或全身性的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主要是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重者可导致心跳呼吸停止,甚至死亡[1]。当人体直接接触电源或高压电弧时均可导致电击伤,它的主要病理变化是电流经过组织时转变为热能造成肌肉、神经、血管、骨骼等组织凝固性坏死。坏死的程度和热强度成正比,往往外观组织损伤不大而深部组织损伤严重。电击伤通常有一个或几个入出口,电流通过入出口进出人体时造成的烧伤创面即进口创面和出口创面。电击伤有特殊的并发症,护理中应严密观。该文主要探讨对电击伤患者的护理方法,包括对患者护理评估、护理抢救及创面护理、心理护理等,能有效的帮助电击伤患者康复。高压电击伤如抢救不及时可立即死亡,临床上病例并不多见。该文收集2013年8月该院收治的4例6.6万伏超高压电击伤患者的病历作为研究对象,经采取应急抢救办法及临床护理流程后,对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文收集了2013年8月辽源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例6.6万伏超高压电击伤患者的病历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在32~44岁之间,平均38岁。该4例患者在工作中同时触及6.6万伏高压线,当即昏迷,意识丧失,经现场急救数分钟后苏醒,急诊入院。入院前组织相关医务人员待命,护理方面组成4个护理小组,每组3人,检查急救车,抢救设施等护理备品均备4套。入院时有2例出现躁动伴间歇性抽搐,高声喊叫,2例神智淡漠,嗜睡状态,体温均正常,脉搏109~126次/min,血压均略有升高140~150/85~90 mmHg。4例患者电击伤入口均位于上肢或头部,其中2例位于右上肢,1例为左上肢,1例为颜面部,入口部位均有神经肌肉损伤。4例患者电击伤出口均位于下肢,其中3例左下肢,1例右下肢合并神经损伤,4例患者均存在足趾坏死,为2~8足趾程度不等。烧伤创面均为Ⅲ度,躯干及四肢均存在面积不等的创面。2例患者还存在头皮电烧伤,其中1例合并颅内血肿,1例合并阴茎烧伤。4例患者烧伤面积 2例为 8%,1例为9%,1例为10%。

1.2 急救处理

立即使患者脱离电源。让患者平卧,有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同时静注可拉明、洛贝林、咖啡因等中枢兴奋剂,心内注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异丙肾上腺素三联针。心电图或示波器如为室颤或无脉搏性室速立即予以除颤。有心跳呼吸者,立即给予鼻导管或面罩持续吸氧,保持氧饱和度在95%以上。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立即建立多条静脉通路。

1.3 护理方法

1.3.1 护理评估内容包括 监测生命体征评估严重程度、严格监测入出量评估全身液体量、评估实验室检查结果、对体液滞留的症状及体征的评估、对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程度的评估、对呼吸功能的评估、对全身潜在感染风险的评估、对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评估、应激反应对全身影响的评估、评估皮肤完整性。

1.3.2 护理抢救流程 立即通知医生—准备备品—配和抢救—开放气道—持续吸氧—建立多条静脉通路—监测生命体征—镇静镇痛—留置导尿—清理衣物—积极创面处理—记录生命体征—监测入出量—翻身床卧床休息—缓解精神压力以及整体护理。

对每一位患者进行初步护理评估后,立即通知医生,在医生指导下积极组织抢救。准备各种抢救备品,吸氧装置、呼吸兴奋剂、强心剂、气管切开包、静脉切开包、锁骨下静脉穿刺包、留置导尿包、雾化吸入器、吸痰器、动态心电、生命体征监测仪等[2]。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初步判断呼吸道粘膜有无烧伤迹象。出现呕吐时,使患者头偏向一侧,进行雾化吸入湿化呼吸道[3],必要时通知医生行气管切开术,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使用静脉留置针或静脉切开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在输液前保留血样进行实验室检查,遵医嘱补充血容量,先晶后胶,按比例交替滴入,适当输血浆或新鲜全血,遵医嘱给予镇静镇痛药物[4]。留置导尿,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尿量严格控制输液的速度。清理衣物及创面污物,创面处理(详见1.3.3),遵医嘱给予升压药、碱性药、营养心肌等药物,保护胃黏膜药,甘露醇等。严密观察各项生命体征指标的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注意观察患者呕吐物及尿液颜色和量的变化,液体入出量的计算和记录一定要及时认真、确保准确[5],以便于医生判断病情变化,随时采取治疗措施。患者必须绝对卧床,可定时翻身或住翻身床,及时更换翻身垫,给予烧伤治疗仪持续照射,保持室内温度及湿度,保持空气流通,病房定时紫外线照射消毒。指导患者绝对禁食水,做好口腔、皮肤、会阴、尿管护理,眼睑外翻的做好头面部护理,呼吸道烧伤的做好呼吸道护理,预防肺内感染、泌尿系统感染,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6]。

1.3.3 创面护理 创面表面衣物剪除后,清理创面表面污染物质,清创创面,早期进行焦痂及深筋膜切开减张,减低肌间隙压力,挽救部分受压而未坏死肌肉组织。在配合早期大剂量青霉素及替硝唑抗感染的情况下,外用磺胺嘧啶银制剂,创面间断用敏感抗生素冲洗及湿敷,局部烧伤治疗仪治疗,保持创面干燥,3~6 d扩创切痂术,截除坏死肢体,创面以负压引流装置覆盖后,注意负压吸引管的通畅情况,观察引流量及颜色,并记录。

1.3.4 心理护理 严重的电击伤患者由于身体遭受的巨大打击和创伤,需要经历多次手术,不同程度的丧失部分肢体,往往会表现出恐惧、焦虑、消极厌倦、精神紧张等各类精神心理方面的症状。对此护理人员要给予同情,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用适当的话语向他讲解麻醉方法,解释手术前、手术后的注意事项等,同时与患者的家属多沟通,了解恐惧的原因。对此类患者一定要加强心理护理,给患者提供减轻或消除恐惧的行为,在救治患者时,医护人员应了解患者的思想波动,向患者提供治疗和护理上更多的解释,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治疗信心和安全感,使患者情绪稳定,恢复战胜疾病的勇气,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医护人员完成各项治疗。以及治疗后期使患者恢复重新生活的勇气,并积极主动地进行功能锻炼及肢体训练。

2 结果

经过医生规范的抢救及护士严格实施临床护理流程,耐心细致的护理,4例超高压电击伤患者均抢救及时,完全存活,术后有效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了致残率。患者心理平稳过度,无创伤后心理障碍。

3 讨论

电击伤是指人与电源直接接触后电流进入人体,引起的损伤或功能障碍,甚至死亡,电击伤严重程度与电压高低,电流强度,电流种类,电流途径,接触点及接触时间都密切相关。在人体体表上有电流出入人体时造成的深度烧伤创面,即电击伤的进口创面和出口创面。电击伤伤情及并发症不同于普通的热力烧伤,其护理难度较大。由于电击伤对人体造成伤害很大,经治疗处理后还需要有效、细心的护理。正确、有效的护理方法会帮助电击伤患者康复。该文通过探讨对电击伤患者的护理方法,包括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伤口护理、基础护理及昏迷患者的护理等,能有效的帮助电击伤患者康复。高压电击伤如抢救不及时可立即死亡,临床上病例并不多见。该文收集2013年8月该院收治的4例6.6万伏超高压电击伤患者的病历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经过采取一系列的应急抢救措施,严格按照临床护理流程加强护理,该4例患者最后均存活,有效的控制了感染。超高压电击伤对人体的危害是普通电击伤的数倍[7],超高压电流通过人体这一电导体,电流不仅对机体产生热效应,使肌肉、神经、血管、骨骼等组织细胞发生变性坏死而且沿神经走行传导,对神经功能损伤严重。临床上除表现在电击部位的局部损伤,尚可引起全身性损伤,主要是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严重的可导致心跳呼吸停止,甚至死亡[8]。抢救的规范及流程的制定对临床的治疗和护理均能起到指导作用,电击伤有特殊的并发症,护理中应严密观。总结的对电击伤患者的护理方法,包括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伤口护理、基础护理及昏迷患者的护理等,能有效的帮助电击伤患者康复,规范了高压电击伤患者的治疗护理策略。能够最大限度的减轻患者痛苦,最大限度的降低了致残率[9]。超高压电击伤在临床上并不多见,此4例患者的成功救治为今后在提高护理应急能力、规范危重患者护理流程方面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值得进行临床借鉴应用,避免由于经验不足导致的慌乱而延误救治及护理。

猜你喜欢
体征创面电流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电流“勤劳”的体现
神奇的电流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电与电流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电流变技术在抑制深孔切削颤振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残余创面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