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2018-02-15 09:32连艳
建材与装饰 2018年29期
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园林

连艳

(山西省第二建筑设计院 山西长治 046000)

引言

当代风景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的创新,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作,不仅要善于借鉴世界优秀园林艺术,还应把握中国传统,在此基础上的创新才能做到有特色。还应注意到现在的科学世界是相容相通的,也就是风景园林设计并不是一门孤立的科学。行为学、心理学、美学等有关科学都应结合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继续更快更好发展中国风景园林艺术。

1 现代园林的产生和发展

1.1 现代园林的产生

纵观我国近代园林的发展历史,首次有园林意识来自于鸦片战争时期,随着西方洋务思想的传播,殖民形式的园林开始在中国发展起来,第一座“法国公园”(1908年,又名复兴公园)建立,随后中山公园等结合英法园林风格的建筑开始如雨后春笋在国内城市建立。但是这些都是殖民者私有开放。直到1906年,我国第一座自建的公园在乡绅的资助下实现,主要是建筑类格局,并没有树林、假山、水塘等元素,这也是当时古代最传统的园林建造类型。从此以后,我国出现向大众开放的公共园林。然后改革开放的热潮袭来,国力的提升,园林建造得广泛开展。

1.2 现代园林的发展

1950年以前,中国的城市规划理念还不够完善,在发挥园林功能上存在诸多不足。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国内生产力大幅提升,人们开始逐渐将生产型产品转化为消费型产品;全球各国的园林发展又出现新的特点,更加重视在规划中体现人文观念,我国也出现了人文主义潮流,城市设计规划也逐渐引入这一理念。由于得到罗皮乌斯、唐纳德等知名专家设计理念的冲击,城市园林发生现代化的重大革新。到了60年代,城市化、工业化的巨大发展,人口密集的增多,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关心的重点。70年代,环保专家认为应该从保护生态和大自然的角度出发,建立城市林带网,布局园林景点,通过建立一大批公园、景观林、防护林、自然保护区等绿色景观,来形成天然的森林系统网,重视绿色观念。由此,现代园林更加重视城市生态的规划和设计,越来越多地人加入到城市环境主义运动中。步入到90年代,园林规划设计更有了明确的概念,那就是可持续发展观的思想。

2 现代园林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 忽视植物在园林中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植物材料的完美设计,直接影响到园林的整体形象,而且还关系到自然环境的规划。因此,植物的作用十分显著,植物造景更是关键的一环。我国的园林界共同认识到植物在园林中的作用,希望在设计时引入更多的绿色植物,提升整个园林的质量。然而,植物景观设计的实际情况不容乐观,尤其是植被在建设过程中并没有发挥应有的环保功能。

2.2 偏描述性文字,欠缺对应的科学设计

鉴于植物景观没有得到广泛地重视,在实际的规划蓝图中更缺少具体的科学步骤,过多地描述一种美好性的文字,由此造成现代园林方案中都会有诸如重视绿色植被景观等语言,鲜见详细性的举措。这也就造成植物品种搭配十分单调,没有合理的科学配对比例:树种简单、色彩单调;绿色资源冗杂重复,没有新意;空间没有充分利用,绿色功能受到阻隔等。

2.3 过多追求景观风、崇洋风、奢侈风频

游赏现代园林景点,可以明显看到随处可见浮夸的视觉效果,没有自然美的感觉,到处充斥景观风、崇洋风、奢侈风等现象。9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频繁种植草坪、建立喷泉、雕刻塑像等元素,通过给予赤裸裸的视觉冲击,造成了植物和空间的资源浪费,出现许多景观风。崇洋风主要是完全照搬国外的园林艺术,漠视国内传统文化、本土实际,兴修很多欧美风格的风情街。奢侈风更是不惜花费人力、物力、财力,冒着高风险和代价从其他地方运来名贵树种、花卉等,过分追求奢侈、档次,直接增加建园成本支出。

2.4 目前植物设计存在一些误区

(1)割裂与漠视:完全忽视植物景观和园林设计的密切联系,单纯只是对园林艺术的表面理解,仅为机械地种植绿色,没有设计理念和角度。

(2)简单与僵化:简单地将植物景观认为只是绿树、红花、雕刻、砖头等材料,没有盘活绿色资源的意识。

(3)封闭与自限:完全照搬经典园林设计,没有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环境设计,仅通过单一的植物景观来构建所谓的园林,并没有与时俱进地保持生态节约型园林理念,只是过分强调主观享受。

(4)力有不逮:园林设计类人才紧缺,许多园林艺术家看到植物材料、场地情况、城市区域所限等客观条件,开始采取逃避的态度进行设计。然而城市园林的发展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从居民的适宜生活性、城市的绿化性、生态空间的合理性等方面出发,有选择地学习西方优秀园林设计经验,建设节约型的可持续发展园林。

3 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要点及特征

3.1 风景园林场地特征

在现代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过程当中,需要充分遵循规划设计场地的基本特点,设计方案的制定及后期实施均应当最大限度的控制对该区域内基本地貌及地形特征的影响与破坏,在此过程当中将整个风景园林场地中的自然属性与人工属性予以充分保留,同时配合有效的设计方案,将上述属性充分强化与完善。从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作实践的角度上来说,要求规划设计工作人员预先针对整个设计区域内各项事物的联接情况进行综合观察与调研,以最小干预为基本设计原则,做到风景园林与自然环境的共存。

3.2 风景园林地域延续特征

在现代经济社会的建设发展过程当中,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作人员在对国内外先进文化成果进行吸收的同时,将民族元素充分赋予风景园林实践中。然而上述设计工作的开展均应当以对风景园林所处土壤环境以及社会环境为基础。从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作实践的角度上来说,要求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关键原则:①传统设计原则与现代化的规划设计理论应当充分融于现代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实践中;②传统设计形式下最为出彩的设计规划元素应当在抽象处理的基础之上,创造性的应用于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过程当中,从而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地域延续。

3.3 风景园林植物群落特征

大量的实践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群落的营造能够发挥显著的生态效用。通过营造植物群落的方式,能够达到净化空气,改善区域性气候环境、降低噪音的重要目的。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在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过程当中,植物群落的营造需要充分体现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可观赏性。还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在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过程当中,植物配置的类型应当以乡土树种为主,充分实现乔木、灌木以及草木的充分融合,按照此种方式,实现整个植物群落结构功能完善性、稳定性以及合理性。通过上述规划设计措施的落实,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植物群落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3.4 风景园林水资源特征

从生态性的规划设计研究角度上来说,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需要尽量实现对水资源的充分节约,同时配合对地表水循环系统、人工湿地系统以及雨水收集系统的综合应用,充分体现水资源在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3.5 风景园林废弃材料利用特征

在后工业时代背景下,部分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工作人员基于对上文中所述“最小干预”设计思想的应用,在针对城市既有废弃区域进行综合改造的过程当中,充分还原并遵循了这部分废弃区域的生态景观发展特性。以德国杜伊斯堡市北部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为例,该公园建设区域原为炼炉厂及钢铁厂,在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将该区域内的大量仓库及铁轨轨道均充分保留了下来,并将其作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在构成主题花园方面发挥着极为关键的意义。而原本属于废弃物的各种工业材料及设备均成为了风景园林建筑中的关键材料,得到了再循环利用。

4 结束语

众所周知,我国的城市人口显著增多,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环保建设也存在巨大的缺口,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园林观念亟需得到重视。所以,作为园林建设的一份子,我们要履行责任意识,不断完善专业知识,规划和设计出符合科学和国情的节约型可持续发展园林。

[1]苏桂芳.中小城市园林规划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9).

[2]杨烁,周翠荭.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对历史文脉的传承[J].科技信息,2011(19).

[3]李振军.城市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研究[J]科技风,2012(03).

猜你喜欢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园林
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措施研究
清代园林初探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思考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GIS相关软件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