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小河道治理中的清淤及淤泥处理技术分析

2018-02-15 09:32罗梅光
建材与装饰 2018年29期
关键词:堆场清淤淤泥

罗梅光

(江门市水电有限公司 广东江门 529000)

中小河道治理中最具体挑战性的就是淤泥淤积问题,通过清淤处理能够提高河道的通航能力,同时兼具开发河道的排洪、灌溉等功能,使得河道朝着先进化、智能化、生态化方向发展,传统的河道清淤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可能带来污染问题,增加了清淤施工难度,对此可以尝试不同的清淤技术,并对淤泥进行科学、妥善地处理,从而确保河道整治工作水平。

1 工程概况

宅梧项目区项目总投资2234.45万元,其中B标段(鹤城项目区)土建工程投资671.76万元;防洪排涝兼改善水环境,河道清淤6.668km,岸坡整治2.973km,加固水陂1座。建设地点为鹤山市鹤城镇。本工程施工包括多个环节,本文将单独围绕河道整治中的清淤及淤泥处理环节展开分析和讨论,分析主要的清淤技术以及淤泥处理技术。

2 中小河道治理中的清淤技术

2.1 抓斗清淤技术

一般用在淤泥层较厚、淤泥范围内障碍物多的中小河道,抓斗挖泥设备可以有效抵御河道中各种障碍物的干扰,工艺基础、操作方便,无需较高的投入,而且清淤过程不受外界气候、土壤或水源等因素影响。所以,适合用在中小河道清淤施工,其不足体现在:遇到软质泥土可能下陷,造成底泥泄漏、产生浮泥,如果浮泥不经处理还会融入水体,污染水源。实践表明,这一清淤技术能够有效清除淤泥30%。

2.2 斗轮式清淤施工

斗轮挖掘机用来挖掘水下淤泥,被挖的淤泥在挖泥船的巨大振动下能够流向输泥管,再经全封闭管道来逐渐传输至卸泥区。这一清淤技术通常更适合于挖掘的淤泥泥层较厚、中小学河道或者水利工程水库等,也是河道整治较为常用的清淤技术,斗轮式清淤施工优势在于能够维持河道运输的正常进行,而且不易受到外部气候因素等的干扰,清淤精度较准确,然而,这一技术也存在不足之处,体现在清淤中可能出现较多的污染物,控制不当可能导致污染物向四外扩散,甚至出现淤塞的问题,清淤如果无法彻底、深入地进行则可能带来水体污染。

2.3 高浓度原位环保清淤技术

清淤施工更加关注生态环保,淤泥的处理与使用也必然要朝着环保方向发展。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高浓度原位环保清淤技术,这一技术下所清除的淤泥,其浓度处于15~20%范围内,其中水体积较大,超出土体体积,所清除的泥浆体积也较大,由于淤泥内部水分较多,必然需要一个大的堆场,对于堆场的过度需求也侧面增加了淤泥处理难度。高浓度原位环保清淤技术则有效解决了堆场空间需求的矛盾。实际的清淤原理体现为:积极控制淤泥清理中的泥浆增容率,主要锁定泥浆传输环节,重点控制这一过程中的泥浆增容率,而且传输中降低其内部含水率,从而让淤泥无需经过深加工就能用来填土还田。目前,高浓度原位环保清淤技术已经在一些中小河道整治工程中得以应用。

2.4 环保清淤技术

环保清淤技术是目前最受推崇的清淤技术之一,其目标是在不污染河道、不污染水源的前提下来确保清除河道内部的淤泥。现阶段重要的环保清淤技术为:绞吸式清淤技术,一般适合于中小型河道,具体就是借助于环保清淤船来清除河道内部淤泥,其中主要借助于环保铰刀头,实行全方位封闭清淤,能够控制对水体的扰动,清除的淤泥可以通过密封的管道来传输,整个过程都是封闭进行,这样就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环保绞吸式清淤船能够有效地控制污染物扩散,从而能带来理想的清淤效果。

3 中小河道整治中的淤泥处理技术

中小河道疏浚过程中必然产生大量的淤泥,淤泥的处理十分重要,具体则需要掌握先进的淤泥处理技术,具体则要根据淤泥性质、处理地点、淤泥的最终用途等来选择对应的处理技术。其中淤泥有污染和非污染之分,处理技术的选择要科学合理。

3.1 污染与非污染污泥的处理

河道整治所产生的污泥的污染程度有所差异,对应的处理方法也不同,通常水利施工中污泥中不存在污染物,或者污染物含量较少,这种无污染污泥应该实施资源化处理,通常无污染污泥来自于工业化程度较低的生态农业区,此类污泥可以还田再利用。相反,靠近工业污染区的河道,其整治产生的污泥内部含有较多污染物,特别是内部氨氮、重金属等会严重污染环境,对此应该选择钝化稳定化处理技术,而且经污染物处理的污泥则要用在距离水源较远的区域再利用。

3.2 钝化处理技术

主要原理为:根据淤泥中各种重金属的活跃程度,来对应加入化学成分,让其中的重金属从非稳定状态转化成稳定状态,以此来控制重金属的活跃度,最终控制污染,化学元素会同重金属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非污染物,这样降低重金属的污染,控制污染物的释放。

3.3 堆场淤泥处理技术

淤泥堆场是河道整治中常见的设施,主要用来处理污泥,借助堆场来采取不同的污泥处理技术。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堆场周转技术。根本目标:持续缩小堆场的规模、体积,减少堆场数目,从而为后期污泥处理创造条件。主体思路为:高效、快速地消化、清空堆场附近的淤泥,为下面吹淤创造条件,以此来多次重复运用堆场,这样就控制了堆场面积,通过小堆场循环重复利用的方式达到环保效果。这一技术尤为适用于空间窄小的区域,具体要结合堆场的体积、周转周期、次数等来设计堆场。也可以同干化技术配合,通过干化淤泥来再利用污泥。

(2)堆场表层处理技术。清淤泥浆内部水分通常达到80%,对应的泥土颗粒则达到20%,堆积的淤泥难以在短时内牢固成型,对此可以启动淤泥堆场原位固化处理技术,对新挖出的淤泥人工加工,在其表层形成硬盖,达到特定的硬度和强度,为小机械设备施工创造条件。实际硬化处理中应该结合淤泥特点、工程需求等来设计硬化强度参数、厚度等,也可以同固化技术相配合来筑造一层固体硬壳。

(3)堆场快速复耕技术。简单说就是淤泥堆场能够及时地恢复耕地种植,其中具体技术包括:泥水快速分离技术、透气真空快速固结技术等。泥水分离技术就是通过向淤泥内部添加促沉淀药,来让固体土壤下沉,和水体飞快分离,再在一侧设置排水透膜,及时排除多余水体,以此来实现疏浚泥浆的复耕利用。这一技术更适合于堆场淤泥较厚、较深的区域。

3.4 淤泥的工业化利用

将河道疏浚出的淤泥进行热化处理,可以用作砖瓦材料,具体的热处理过程为:将淤泥高温加热、烧结,从而变成建材,实际可以根据淤泥的质地、性能等来采取烧结、熔化两大方式来加工制作。

4 结语

中小河道治理过程中清淤是一个关键环节,清淤要达到环保、高效、干净、彻底的效果,就必须选择科学的清淤技术,利用清淤技术来发挥对河道的整治作用,提高河道治理水平,淤泥也要经过科学、妥善地处理来实现无污染处理、还田再利用等来达到理想的治理效果,这样才能确保河道工程整治工作质量。

[1]张锡辉,编著.水环境修复工程学原理与应用[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日]河道整治中心编著.多自然型河流建设的施工方法及要点[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3]李英杰,胡小贞,年跃刚,程三友,沈炳岗,孙长顺.环保疏浚新疏挖工艺[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0(2):13~16.

猜你喜欢
堆场清淤淤泥
莲为何出淤泥而不染
轧花厂棉花堆场防雷接地系统设计
市政道路软基清淤回填施工技术实践与探讨
大地调色板
关于市政排水管道清淤技术的探讨
钢板桩支护在淤泥地层中施工的应用
集装箱码头堆场布置形式比较
牵引式排水管道清淤机器人的研究
集装箱码头堆场作业系数优化策略
WK-G1固化淤泥填筑路基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