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教学设计

2018-02-15 01:30芮丽娟
理科考试研究·初中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

芮丽娟

摘 要:三角形是初中数学几何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图形,三角形的教学为四边形及圆的教学提供了示范.而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是三角形中非常重要的线段,在全等和相似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这节课的知识点虽然不多,但对于起始年级的学生来说,却非常重要.其中作图能力和几何语言表达能力是几何教学中需重点培养的能力,该教学设计立足这两点,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问题、教学条件、教学过程、目标检测等方面进行设计.

关键词: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教学设计;作图能力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 .内容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重心的概念及其应用.

2 .内容解析

前期已经学习过线段和线段的中点、角和角平分线、垂线、三角形的边、内角等概念,都是学习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重心等概念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其定义和画法是学习三角形的基础,也是几何作图中辅助线的常用画法.这一课对于学生增长几何知识,运用几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学习三角形全等、相似等后继知识的延续.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 .目标

(1)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和重心的概念,会画这三条特殊线段,能找出三角形的对应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知道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分别交于一点,能确定按角分类的各种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和高所在直线的交点位置.

(2)通过观察,作图探索一个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的有关结论,体会分类的思想,初步感受数学美.能够利用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 .目标解析

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学生会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会画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能正确找出三角形所对应的高、中线、角平分线.

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能够画出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中的高线,体会数学从一般到特殊的研究方法和分类讨论的思想,利用高线、中线、角平分线的定义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三、教学问題简单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前已经学习过垂线、角平分线和中点的概念,也掌握了三角形的两种分类方法,但学生不易想到用分类讨论的思想去研究这三条特殊的线段.也容易把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与垂线、角平分线、中点混为一谈.钝角三角形的高的画法是一大难点.在简单的三角形中画和找高线、中线、角平分线是简单的,但是图形复杂之后学生就容易出错.三种语言的相互转化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

本节课的难点是:钝角三角形高的画法;按角分类的各种三角形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位置;在复杂图形中识别三角形对应的高线、中线、角平分线.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需准备白纸、三角尺、直尺、量角器等.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概念

问题1 任意画一个三角形△ABC,过顶点A和边BC上任一点作线段,哪些线段比较特殊呢?请从边和角的角度考虑,动手画一画.

师生活动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动手画图、思考,然后回答问题,其他学生给予补充或纠正.由于是任意三角形,部分学生可能会画出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这时老师引导学生按照角的分类先以锐角三角形为例进行研究,稍后再研究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情况.教师板书其中三条特殊的线段——高、中线、角平分线的图形语言,引导学生尝试说出其概念和符号语言,教师补充纠正并板书概念及其符号语言.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
新理念 新模式 新方法
新课程标准中关于“数的运算”的教学设计
基于电子白板的《电流和电源》教学设计
以实验为基础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探究如何着眼未来优化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